碧桂园面临危机!资金负债率接近90%,背后原因是啥?「政府负债过多怎么样」
来源:一号地产(ID:dichanyihao ) 作者:海哥
一号说:“宇宙第一房企”终于迎来烦恼
碧桂园(2007.HK)的美元债仍在“悬崖峭壁”边缘,本周有多只债券即将付息/到期,而相关债券行情仍在大幅折价,或许与前一阶段穆迪将其评级下调至“垃圾级”有关。
日前,克而瑞地产研究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百强房企销售榜单,碧桂园仍然以2469.9亿元的全口径销售、1847.5亿元的权益销售金额稳居行业销售第一。
其中,6月单月全口径销售额458亿元、权益销售347亿元,较5月份全口径销售378亿元、权益销售281亿元分别环比增长21.2%、23.5%。
这一环比增速相比百强房企6月份61%的环比平均增速,还是落后了不少。
碧桂园今年上半年的全口径销售额同比下滑42.1%、权益销售额同比下滑38.6%,这一降幅在行业内仍然比较大。
销售不畅的同时,碧桂园的各种“隐忧”也接踵而至。
美元债价格腰斩,境内债频频跌停6月份以来,碧桂园的多只美元债就出现频频下跌。
7月1日,由碧桂园发行的COGARD 4.2 02/06/26报价52.956,下跌1.659%,收益率24.737%;COGARD 5.625 12/15/26报价47.638,下跌2.182%,收益率26.268%。
据专注于中资美元债资讯报道和数据分析的久期财经的数据显示,目前碧桂园存续的多只美元债,价格已经跌至40-55美元区间;
相较发行价格,碧桂园的美元债市场价格目前已基本处于腰斩状态。
这与龙湖集团、万科集团等稳健型房企目前的美元债价格相比,普遍要少两三成。可见境外资本市场对碧桂园还是存在一定的看空情绪。
并且在6月22日,碧桂园被穆迪评级下调,将其高级无抵押评级从Baa3下调至Ba1,评级展望从审查中调整为负面。甚至有不少媒体以“碧桂园被穆迪降为垃圾级”为题进行报道。
境内债方面,今年3月份以来,碧桂园也是多次上演“跌停”。
3月11日,“21碧地04”当天暴跌超20%被临时停牌,收盘跌幅为27.1%;6月10日,“21碧地03”盘中因跌幅超过20%又被临时停牌,最终报收于74.57元,跌幅为20.67%。
截至6月30日收盘,21碧地01报价54.65,21碧地02报价53.1,21碧地03报价77.8,19碧地02报价69,20碧地01报价79.49,20碧地02报价80.98,20碧地03报价65。
私募债券也频频折价成交。如7月1日,16碧园05上交所固收平台显示最新成交价58.200元,较前一交易日中债估值88.7925元,偏离-34.45%等等。
由此可见,碧桂园在境内外债券市场,都面临看空压力,从债券不断下跌的价格就可见一斑。
公开融资同比骤减130亿元,偿债压力剧增资本没有无缘无故的看空,碧桂园今年上半年的公开融资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
公开数据显示,碧桂园在今年1月份发行了39亿港元的可转换债券;5月18日,碧桂园作为3家代表民营房企之一,公告完成发行2022年第一期公司债券,不过发行规模仅有5亿元;
境外发债方面,去年7月中旬至今已经有近1年没有发行境外债了。
去年同期,碧桂园的公开融资就相当多。据碧桂园2021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其2021年上半年新增优先票据发行109.7亿元,新增公司债发行64.76亿元,合计公开融资174.5亿元。
今年上半年的公开融资,碧桂园同比减少了130多亿元,即使与疫情严重的2020年上半年相比,也减少了120亿元。
权益销售大幅下滑近4成,公开融资又骤降130多亿,大幅减少近75%,这给碧桂园的偿债能力带来了巨大挑战。
碧桂园2021年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公司的有息负债为3374.34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约790亿元;
同期,不受限制的现金1470亿元,覆盖短期负债绰绰有余。但在碧桂园截至2021年底的2851.22亿元的贸易应付账款中,就有2809亿元的账龄将于今年内到期。
这些到期应付款虽然没有利息成本,但如果造成支付逾期会引发项目停工或造成供应商司法纠纷。
因此,碧桂园的到期债务和应付款压力很大,碧桂园手中的不受限现金还远远不够,缺口超过2100亿元;如果算一下,就算把今年上半年的全部权益销售金额拿来偿付,仍然存在300亿的缺口。
显然,碧桂园的现金流是存在极大的风险敞口的。
表外债更是潜在隐患碧桂园呈现在上市公司表内的债务风险敞口已经很大了,更大的隐患还在于较为庞大的表外负债规模。
前段时间,碧桂园提前要约回购了7月份到期的美元债,据要约回购结果显示,6.83亿美元的债务余额共回购4.11亿美元。
对此,碧桂园方面在对外宣传中表示,该笔美元债偿还之后,今年年内无到期美元债。
但企业预警通的数据显示,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方必胜有限公司(香港公司)在今年10月1日还有一笔5.75亿泰铢的优先票据到期。显然,这也是碧桂园体系内的境外债务。
此外,碧桂园还通过信托融资等隐藏了大量的表外债务。
有媒体报道称,2021年10月12日,兴化市长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碧桂园100%持股)通过陆家嘴信托发行了“尊元99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发行规模为2亿元,期限为18个月。
该信托的融资主体兴化市长硕房地产并不在碧桂园2021年年报的“主要附属公司”中。
去年11月份由华澳信托发行的“臻鑫372号(碧桂园蕲春)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融资6亿元,碧桂园100%持股的融资主体“蕲春县碧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也不在年报的附属公司名单中。
还有2021年2月份,上海信托发行的“万成债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资5亿元,碧桂园100%持股的融资主体“徐州万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不在年报附属公司名单;4月份,中国金谷信托发行的“博睿18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资10亿元,其融资主体“西安碧学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也不在年报附属公司名单。
再如,中信信托在2020年、2021年为碧桂园发行的多笔信托融资,其融资主体项目公司也同样未在年报附属公司中体现。比如2020年6月发行、2021年6月份到期的“中信·碧桂园宿迁融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资5.85亿元,融资主体“宿迁市新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21年10月份,“中信·碧桂园濮阳融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存续期限18个月,其融资主体濮阳市濮盈置业有限公司,也没有在碧桂园年报附属公司名单中等等;
还有中信去年发行的“碧桂园江苏融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苏韵5号融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多家开展信托融资的项目公司,并未列入碧桂园的主要附属公司名单。
这种通过将融资负债的项目出表的方式,来降低财报中的负债率,仅仅是美化了财务报表,债务本身并没有消失,反而为企业的稳健经营增加了风险隐患。
其实,碧桂园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也呈现了其面临现金流紧张的风险,那就是拿地数据。据克而瑞地产研究的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碧桂园新增土地价值和新增货值都已双双跌出前20。
新增土地货值仅为154.1亿元,位列行业第26位;新增拿地金额也只有79.8亿元,位列行业第21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