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和授信「银行授信与用信」
信用风险一旦爆雷,就如同核弹一般,是一个1-0的选择。它不像股票一样,即使价格下跌还有卖出机会,对于债券而言,一旦违约,基本就没有流动性,或者损失率基本在30%以上,这样就很难通过交易吃到信用风险的这盘大餐。相信随着市场越来越成熟,未来交易信用利差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
今天我作为商业银行信贷审批的老兵,将从银行的角度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信用风险的管理与识别:三个原则管理资产,四个模型认识客户,十二个角度看风险。
一.三个原则管理资产
在面对地雷阵的时候,我们的首要原则就是分散队形;而如果我们想跑赢大势的话,方法就是组合优化;最后要保持组合的持续更新,不断地优胜劣汰。
分散队形:对于银行而言,相对于公募基金和券商,其优势在于体量大,因此可以实现资产的高度分散。在某商业银行年报中摘录的数据中,其前十大客户总贷款之和仅占其全部贷款额的2.4%,也就是说其分散程度是非常高的,这也反应了不同机构对资产管理的不同风格。
组合优化:首先对全行资产有一个风险偏好,一般国有大行采取相对保守的风险偏好,每年会对各个行业出台行业政策,在政策指导下,通过审核审批,对单个客户进行审批把关。比如,在信贷总量增长的同时,通过行业结构优化,在前几年对钢铁行业的贷款余额和占比都保持压降,就会对整个资产组合的资产质量有明显贡献。
持续更新:策略调整—筛查检测—考核保证。对于银行而言,会给确定一个风险标注,要把哪些客户放在淘汰的篮子里,通过强制的末位淘汰,去更新优化资产组合,这也是银行相对于其他机构的优势所在,因为一旦出现信用利差扩大,流动性就会剧烈缩减,其他机构的淘汰机会可能就比较少,而银行的产品期限结构是比较灵活的,比如对一个客户的授信,可能给其3-5个亿流动资金贷款的额度,但肯定不是一笔放出,如果存续期管理好的话,会根据其需求多次放款,并在不断的期限更新中优化结构。
二.四个模型认识客户
对银行的客户梳理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公园、公路、供销、工厂。
公园:没有现金流,不挣钱。例如一些公益性的项目,最后还是要靠政策的财政资金,这个一是要看地方政府财力,更重要的是要看合规性。
公路:其现金流特征是先期投入大量的固定资产支出形成固定资产,之后通过固定资产折旧不断地回收现金流,在漫长的经营周期中还债。
这类客户也很典型,比如机场、港口,这类客户主要分析的因素在于主营业务收入,比如收了多少通行费。有的银行在其公路行业的行业指引中就提到,总债务/通行费的倍数这一指标。在判断一个公路或类似的项目时,也是按全年的通行费收入,按照合理的增长率,判断在20-30年内是否能收回现在存量所有债务的本息。当然这也是建立在一定条件之上的,要么其债务都是长期负债,要么虽然资产错配,但没有出现流动性风险。历史上也是有一些负面例子存在的。
供销:这类企业类似“搬砖头”,这边买那边卖。
这类客户事实上不太适合发债券,因为其需求全部都是短期的,可以通过贸易融资方式来解决短期现金流问题,但通过发债的方式,就会造成债务期限比经营资金周转的周期要长。这样就造成资金沉淀,但是资本都是逐利的,所以这种主要是看它的资金用途,是否老老实实做批发,是否真正用于主业,而不是金融之类的。以前些年出过风险的长三角钢贸行业为例,我发现每一家钢贸商背后都是一家烂尾楼。没有企业是真正通过卖钢筋水泥挣钱的,因为融资成本很高,所以这个钱的投入只有房地产、高利贷两个投向,而高利贷最后也会流入房地产,所以产生“烂尾楼”。
工厂:最经典的产业债客户,可以用杜邦分析,用最经典的模型和指标去分析。
对这种企业的融资,从银行的角度分析有两类,第一:流动资金支持,主要在于支持其在经营中的变动成本支出,要与其应收应付、预收预付、存货等科目对应对应;第二,最初投入的固定资产贷款,这部分与折旧和利润对应。
在对工厂类客户分析现金流时,经常会用到EBIDA工具,这里容易被忽略的点:它的资本支出。在分析时,看似它的EBIDA很好,但需要关注其未来的资本支出。
三.十二个角度看风险
抬头看天时:关注经济周期、宏观环境影响。如在前期去杠杆的大环境下,银行也要考虑到
低头看地势:对于银行有很多分支机构,需要突出各分支机构在当地的优势。其他行业也是一样,如对于水泥行业是有区域半径的,而对于电器、手机等行业,需要在全国竞争;
追根看人脉:特别对民营企业,一定了解实际控制人,是什么行事风格、怎么发家的、如何管理团队等等。
放眼看行业:需要关注整个行业的发展。如钢铁行业,凡是国家发展到顶峰,钢铁行业一定会到顶峰收缩,因为它是很传统的有天花板的;还有其他强烈依赖政府补贴的,如光伏行业,也是有很高风险的;
深入看模式:关注企业的盈利模式。举例:有一家上市公司是内河港口,下面有一家物流企业,做钢贸业务。但是其一不认识上家,二不认识下家,只在中间提供3个月账期。它以国企背景、上市公司去融便宜的钱并放出去,这种盈利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其实,非金融企业去做金融企业的业务都是很容易倒掉的;
严审看合规:黑天鹅事件特别容易出现在合法合规问题上,如长春长生;
细查看报表:报表中的问题永远是在报表之外出现的,一定要结合非财务因素,去观察其经营特征,并结合报表做判断。有两个经验:
(1)反常必妖:横向比同业,纵向比历年。像某公司某年的评级机构、审计机构突然变化,都是很值得关注的事情。
横向比同业:像之前有家钢铁企业,其他企业均在亏损,只有它在盈利,原因是其前一年投了300万的板材,但并不体现在固定资产中,其利息全都资本化,资产也不计折旧,体现出假的盈利。
纵向比历年:有一家企业,近几年每年的销售收入都大幅增长,但这家企业没什么变化。通过调查,该企业在企业外又新建了两个非常大的项目,完全在银行的视野之外,而很多账目是通过该企业走。另一个例子,有一家老国有企业,其集团公司报表有500亿资产,只有80亿营收,说明老国企有很多资产是虚假资产、僵尸资产,如医院幼儿园,或者很多历史资产已经被消耗掉,其资产只是挂在那里却并不存在。有一家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出风险前3000亿资产,2000亿负债,会计师查完帐只剩1500资产,评估师再核查,只有750亿。对这种客户,剔除贸易收入,真正的主营业务收入和总资产一比,实际上就很有问题。
(2)表内真假表外看;
精算看需求;
慎评看担保:对于担保需要警惕。
(1) 股权质押是虚幻的风险外化
对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而言,债务人的还款来源分为两类:第一偿债来源是生产经营的现金流,第二偿债来源就是担保。但是担保之所以有风险缓释的作用就是其偿债能力要与第一偿债能力分离开来,如果两类还款能力是同进同退的,其实担保就没有什么作用了。如同股权质押,很多大股东下面没什么其他资产,其股权在不出风险是好资产,出了风险是坏资产,这样就起不到股权质押的作用,而如果股票不是大股东质押的,而是小股东质押的,风险则可能被外化。
(2)银行不是当铺
银行不是只看抵质押物来放款,关键还是要看现金流。
权衡看回报;
突袭看现场;
跟踪看结算:银行比债券投资人好的一点还在于其结算优势,银行知晓其资金往来情况,每天走多少量,是否跟经营匹配。所以对于银行而言,未来不经过本行进行结算的,可能更不倾向于放款。
四.其他内容
接下来想分享的是当前紧信用形式下突出的风险特征及其逻辑链条:
用途失控—>期限错配—>流动性危机—>融资崩盘
用途失控:当前出风险的企业有很明显的特征,第一就是用途失控,在中国当前的融资环境下,如果不是用在规定的用途上都是耍流氓。如前些天炒得很火的租赁中介爆仓问题,中介沉淀客户的钱本应该给房东,但是却被拿着去找新的客户去开拓业务了,借鸡生蛋,在中国的经营模式中非常常见,但这个往往是崩盘的起点。
期限错配:用途失控马上进入到期限错配这一环,企业借的长钱一般不会用于短用。很多时候是借的短钱,去做长用。大量的生产型企业,有大额固定资产投入,却没有固定资产贷款,全是短期融资,可以判定其出现期限错配。这种期限错配,在目前的收杠杆紧信用环境下,一定会出现流动性问题,大到央企比如“中钢”,做这种期限错配也会出问题。
流动性危机:非金融企业若将主要的盈利点放在期限错配上,在目前的经济形势和紧信用环境下,大概率会出现流动性危机。
融资崩盘: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如果融资的渠道太多元,则容易崩盘。有些风险客户,有七八十个债权人在里面,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就容易出问题。如果融资链条比较稳定,且债券期限结构合理,经营上有一点问题,也可能可以度过流动性危机。如果企业从银行、信托一直借到P2P,那有点小事就肯定会崩。
最终是常识和人性
刚入行觉得更重要的是做好数据分析,现在认为更重要的是常识和人性。有些项目从财务测算上是没有明显硬伤,但从人性的角度去看这种行为是不太可能的,这个时候要换位思考,站在债务人的角度考虑一下,而不是站在分析师的角度考虑。
来源:固收汇
作者:李强(某大型银行授信部资深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