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分业务 节税「节税避税108招」
合法节税的秘诀就两个字——分拆。
从国际大环境来看,各国的税收政策大相径庭,差异主要表现为税率差异、税基差异、纳税对象差异、纳税人差异、税收征管上的差异和税收优惠差异等。但是,在避税的思路上,逃不掉以下四种分拆方法。
一、高收入者向低收入者分拆
第一种方法是由高收入者向低收入者分拆。比如,你以后结婚了,太太收入很少,那么你可以跟她合并报税,以分享她的免税额。
二、从高税率类别向低税率类别分拆
第二类是从高税率类别向低税率类别分拆。富人通过企业节税的方法也是这个思路。利得税的税率低于个人薪俸税,因此把收入多放入企业账户,用费用抵消利润,降低应缴的利得税额,从而降低征收税率较高的工资收入。
也有很多国家对员工的工资收入与福利收入制定了不同的税率。比如在中国内地,每月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是在税前扣除的,只要不超过一定比例,就可以免税。因此,可以跟公司商量降低收入,补充在五险一金中(注意不能超过限额,否则超额部分也要征税)。还有一些公司提供员工住宿、专车、旅游津贴等福利,这些可以免税或只需缴纳较低税率。对于员工来说,只是改变了收入的形式,实际享受到的收入效用并没有减少,而税收负担却减轻了。
再比如投资某些免税或低税率的投资工具,如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教育储蓄、保险收益等,所得利息就可以免税。
三、从高税率地区向低税率地区分拆
比较复杂的是将收入从高税率地区向低税率地区分拆。2013 年和 2014年,英国的星巴克在正常缴纳的税金基础上,额外缴纳了1 000万英镑(折合成人民币约9 600万元)的税款。之前,英国星巴克声称亏损,因此应缴税额为零。同时,英国星巴克向低税率的瑞士星巴克支付了大笔购买咖啡豆的费用,向荷兰星巴克支付了巨额的知识产权使用费。英国人对此表示强烈的愤慨。为挽回声誉,英国星巴克才被迫高额补税。
很多人去开曼群岛、百慕大等免税区开离岸公司,就不用交税。根据美国经济研究所 2017 年 9 月公布的数据,全球约有 10%的GDP藏在离岸银行。著名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也认为,估计全球约有10万亿美元藏于离岸公司,相当于日本、英国和法国的GDP总和。
有些中国内地的公司,在香港开设关联公司负责采购原材料,并高于市场价卖给内地公司,或者低价收购内地公司的产品,高价卖给海外。这样内地公司的利润就被做低了,香港关联公司的利润就很高。因为香港的税率要比内地的税率低很多。这样的安排,对公司整体来讲,总的盈利不变,但税务负担得以合法降低。这种方式就是‘转移定价’,即在关联公司之间,通过对货物、服务或知识产权费进行非市场化的定价,把高税率地区子公司的利润转移到低税率地区子公司中,以大大降低应缴税款。这种转移定价的行为尽管不违法,但却不符合商业道德。
四、从一个课税年度向另一个课税年度分拆
从一个课税年度向另一个课税年度分拆的方法,也有人称为‘均衡法’或‘削平收入法’。对于企业来说,尽可能地在亏损的时候出售资产,这样出售资产所赚得的利润可由亏损抵消,从而少缴税。在赚钱的时候购入资产或提前支付下一年度不得不支付的消费,从而降低利润。
对于个人来讲,如果收入起伏太大,由于采用累进税率,突然大幅增加收入,可能踏入下一个税率等级,必须缴纳更高的额度。如若能平均摊分,适用平均税率,则实际缴税额相对会较低。因此,如果公司集中发放业绩奖、季度奖、过节费等奖金或福利,则可能会大幅增加纳税负担。
总之,尽管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税务要求不同,但朝着这四个方向走总没错儿。只要分拆后能够减轻税务负担,就值得去做税务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