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抵抗风险的能力「风险承担能力」
商业银行的本质也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一般来说,盈利模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瑞士银行这种极个别的奇葩,以匿名与安全为名头,依靠负利率,也就是收保管费盈利。
其他银行一般来说,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就是利差。也就是低息找钱,高息放贷。特别是我国的商业银行更是如此。除了地位超然,不参与商业经营的央行,还有农发行、国开行两家政策性银行,其他银行都是要靠着存贷息差过活。
所以你的钱存银行里所赚的利息,并不是赚银行的钱。而是银行借你的钱,拿去赚更多的钱,而利息就是银行支付的成本。
目前银行找钱的渠道主要有四个,存款吸收、同行拆借、发行债券、央行借款。其中成本最低,占比最高的就是存款吸收。
由于银行的背景、规模、实力,各不相同,里面就存在一连串的矛盾。
首先是国有大行不缺储户,也不缺优质的贷款企业。而一些后起之秀为了扩大规模,只有用更高的利息吸储,更为宽松的信贷政策放款。
于是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情景。在乡村地区信贷回落的同时,工农中建等国有大行出于成本与效益的角度考虑,大量裁撤了乡镇地区的分支机构,甚至从某些县城开始了战略收缩。而一些民营银行却在不计成本地去这些地方做下沉市场。
以某城商行与某大行的2021年年报数据对比,该大行2021年负债中储蓄占比85%,而城商行为65%。并且存款利率上,大行成本低于城商行接近1个点。
因为吸储利率较高,同时在各方面摊薄成本上不比大行。所以在盈利上,需要更高的收益,才能平衡。于是可以看到,在收入端的放贷与投资上,城商行也均高于大行1个余点。
还是以前提过过很多次的那句话,利率就是风险最好的对价。更高利率的贷款,必然对应的就是更为宽松的审核,以及不那么优质的客户。
这样的背景下,引出了第二个矛盾。
客户的储蓄利息不是理财,是必须刚兑的,但银行放出去的贷款,却是可能出现坏账无法收回本金的。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坏账率攀升,同时出现挤兑的情况,很可能就是最后一批取款的储户承担所有的代价。
在已经爆出的海发行、包行等等金融大案中。就有控股股东,把银行当成自融平台,甚至钱袋子的案例。
当然银行有一套严密的风控制度。我们在引入《巴塞尔协定》后,还陆续增加了一系列的监管细则。可以说,其中的每一条,都是用巨大的代价换来的。所以这种把银行玩出超越P2P新高度的极个别的极端案例,只会是少数。
但金融机构,除了被恶意掏空的情况外。还可能会因为过于集中放贷于某个行业,而行业出现衰退,拖累整个银行的情况。
就比如现在的房地产。
许老板曾在以感恩为主题的年会上,谈到过恒大的发家史。他说早年的恒大没有一分钱,依靠贷款500万支付土地定金,施工方垫资,开发了第一个楼盘,赚得了第一桶金。
在某本奇书里,记载了某头号房企老板,反复给员工宣扬一件事。说的是当年没钱,借了某银行5000万,30%年利率的砍头息。最后年末赚了6000万,还本付息后,还剩1000万,自己和银行双赢。(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留言,下次详细讲解那个阶段房企高周转高杠杆之下的疯狂举措)
这两个老板,对员工宣讲当初自己的辉煌案例,无疑是想激励他们,也要像自己一样够狠。要敢冲敢打,不要怕借钱,利息高。
在过去房地产高歌猛进时,这种路子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而对于银行来说,借钱给傻子都能赚钱的行业,也是非常正确的。哪怕对方的条件,不是那么符合标准。
以至于前些年有个段子:
你去申请经营贷,银行会对你的财务状况、企业情况事无巨细的核实。当你被银行看出来,你想借钱去炒房。那么银行反而会十分放心地批准贷款。
在这种路径依赖之下,大量的信贷资金,流向了房地产,涉房贷款比例越来越高。最终,在行业出现停滞的时候,就会火速传导到整个金融体系。
所以说去年以恒大暴雷为代表的事件,被大众认为是行业由盛转衰的黑天鹅事件。但实际上,房地产是一个典型的灰犀牛,只是现在他开始朝你奔跑过来了而已。
目前房地产对于金融体系存在的两个大雷,一个是涉房贷款比例,一个是地方债务。
首先是涉房贷款问题。
在贷款集中度考核的要求下,银行对于银行的涉房贷款比例有了限制。考核按照银行的性质、规模分为了四档。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 2021 年末,53 家样本上市银行中,共 14 家房地产贷款占比超限超限。其中13家个人贷款比例超限,23家对房企贷款比例超限。其中第三档的城商行是涉房贷款超限的重灾区。
在公布的53家银行财报中,对房企贷款一共还有8万亿余额,个人住房贷款35万亿余额。从规模上来看,个人住房贷款是远高于房企贷款的。但其中的风险,却不是一个量级。
首先是违约的代价,房企老板违约和普通人违约对于银行的伤害就不同。
在都有还款意愿的情况下,个人欠银行百十万,可以去打工,一年几万的慢慢还。哪怕房价腰斩,房子被法拍,银行至少也能收回70%贷款(也就是100万的房子,银行贷款70万,房价腰斩,银行也能收回50万)。
而举手投足就以亿为单位的房企老板,哪怕人人都是罗老师附体,想要还完债务也是非常困难的。况且因为早些年的高杠杆,高周转,真实状况难以估计。并且大宗资产在行业衰落时期,能够卖出的价格也是惨不忍睹。
其次违约主体,房企老板和普通人所承担的代价也不相同。
普通人一旦被纳入征信黑名单,工作生活都会受到极大影响,躺平后将寸步难行。
而作为曾经有这么多资金过手的房企老板,只用其中一点现金流溢出,基本就吃穿不用愁了。哪怕进入失信名单,不能坐飞机高铁,去开亲戚朋友的奔驰宝马,对于日常生活也不会受太大影响。
所以现在涉房贷款的情况变化十分明显,房企或是主动或是被动地缩表出清,绝大多数银行对房企贷款比例都有所下降。而个人住房贷款,还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其核心就是让房企的债务向居民端转移,从而分散消化掉金融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部分,不包含大量也被房地产捆绑的城投贷款。
大多数城投企业的唯一甲方就是政府,所有的基础建设最终建成后都会卖给地方政府。也就是维持城投经营性现金流的保障就是地方财政,而地方财政的主要收入除了税收与转移支付以外,最大的来源就是卖地。
由于地方政府不允许发债的限制,在既没钱又要搞建设的现实困难面前。就只有依靠城投公司充当投融资平台,向金融机构借债了。
而城投企业,能够抵押的标的物,除了银行没法处置的道路大楼等城市基建,最有价值的就是或是通过招拍挂,或是直接划拨,也就是变相注资进去的土地资产。
现在问题来了,房地产市场下行。政府财政收入骤降,没有钱支付给城投。城投没收到钱,就没办法还银行的贷款。而城投抵押给银行的土地价值也会贬值。当城投实在扛不住,出现破产。作为银行被迫接手抵押标的物土地,肯定是不想自己下场当开发商的。最终只有骨折价转让,这样银行的资产就会出现折损。
我之前的一篇文章里,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城投拿地的动机(详情见:土地市场温度骤降!城投大规模拿地,意味着什么?)。里面举了一个城投公司的例子。其中城投公司100多亿的资产中,98%以上为应收款与土地。在40多亿的应收款当中,绝大部分应该就是地方政府的应付款。其他60多亿的资产均为闲置多年的土地,抵押率达到80%以上。这样的城投公司出现问题,其中的金融债权想要兑付,就是非常困难的。
在很多人看来,银行都是高大上的,存在哪里都一样。但实际上由于各个银行的成立背景不同,投融资能力不一样,且呈现出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因此不同性质的银行,其抗风险能力是不一样的。
一般考察银行实力的有三大指标。
第一是资本充足率,也就是银行自有资金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代表了银行的杠杆率。我国规定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也就是银行有多少资本金,就决定了能够吸储的上限。
第二是拨备覆盖率,也就是自有资金与坏账的比例,代表了银行对于风险的抗压能力。我国一般要求拨备覆盖率需要达到150%。
第三就是不良率,指不良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例,代表了银行经营的风控能力。我国的监管要求是不良率不能大于5%。
每个银行的这三个指标各不相同,甚至有部分银行的一些指标,达不到监管的下限。目前经济下行,尤其是房地产行业萎靡的情况下,银行也会面临着系统性的风险。所以说,大家在储蓄的时候,一定不能光盯着利率,而应当综合考虑风险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