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和资金阻力最小的方向是哪个「最小阻力原则」
文/沧海一土狗
ps:3300字
引子
最近市场又有一些变化。周一和周二两个交易日,银行板块累计下跌3.56%,与此同时,创业板指反弹2.55%。不少投资者们对稳增长主线的质疑又多了一些。
这种反馈不难理解。
今年以来,万得全a跌得有些深,并且下跌的进程又有一些反直觉,所以,投资者普遍比较悲观。也就是说,投资者刚经历了信仰破灭,很难快速地建立新的信仰。
信仰和上涨的关系很微妙。表面上看,是因为有信仰才上涨,实际上,并不是如此,而是,因为上涨才有了信仰。在一轮大幅度的上涨中,信仰的作用是辅助作用,起主要作用的永远是外力。
在2月12日的文章《A股的流动性都去哪里了?——空间扭曲的视角》里,我们重点讨论了函数凹性的作用。这篇文章,我们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两个问题:
1、一波主线行情是如何诞生的?
2、在什么阶段市场才会形成比较强的信仰?
凹性的影响
那篇文章主要讨论了凹性的影响,在这里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根据詹森不等式,一个凹性系统(市值对流动性的二阶导数大于0),给定系统的流动性总量,其流动性分布得越不均匀,总市值越大;相反,总市值越小。
凹性原理没有涉及到基本面的任何东西,所以,它是个数学游戏,只告诉我们一点:流动性不是市值——流动性分布得越不均匀,总市值越大。
(ps:基本面用以回答流动性分布何以不均匀)
因此,凹性本身可以构成一种特殊的外力——空间扭曲所形成的外力。
在上图中,我们还讨论了另外一种外力——场外流动性。
这个外力包括三个方面:1、机会成本,货基的中枢利率;2、剩余流动性,新增社融情况;3、跨境资本流动,北上资金情况。
但是,我们对另外一种外力的讨论还不够精细,只是简单地给出了一个结论:如果场外流动性好,市场反弹得会更快。
凹性和流动性的合力
下面我们把这个黑匣子打开,来研究一下凹性和流动性这两个外力的合力是如何共同影响市场的。
假设市值对流动性的函数具备凹性,我们可以推导出两种力量:1、一种是流动性分布的力量;2、一种是总量流动性的力量。
前者我们已经讨论过了,后者是一种单调向上的力量。
事实上,它不单一阶导数大于零,二阶导数也大于零。为了画图方便,我们先不考虑它的二阶属性,我们把它画成一条直线。
于是,我们得到了下图,
绿线代表了流动性分布的影响,红线代表了总量流动性增加的影响,蓝线是他们二者的合力。
根据这个图,我们很容易可以把市场分为两大阶段:1、分布力量和总量力量对抗阶段;2、分布力量和总量力量协调阶段。
对于第一个阶段,还可以做一个更加精细的划分,1、分布力量大于总量力量,市场表现为下跌;2、分布力量小于总量力量,市场表现为微涨。
于是,根据理论框架,我们很容易做出一个3阶段划分:
1、凹性主导,市场反直觉下跌;
2、流动性主导,市场弱反弹;
3、协调阶段,市场快速反弹;
通过这个划分,我们很容易判断出,我们现在的市场走到哪里了。现在的市场已经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总量力量盖过了负向的分布力量。
影响分布的外力
在这里,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点,流动性分布的改变并不是自发的,是需要外力推动的。
(ps:凹性的力只是个直接力)
也就是说,流动性分布无法自发地从A状态跃迁到B状态,它有一个必要条件——外力的持续推动。
此外,我们还需要这个外力影响的范围比较广,对系统流动性分布产生较大影响,否则,我们将无法观察到一个显著的宏观现象。
综合影响流动性分布的外力所需要具备的必要特征:1、持续性;2、广泛性,合理的外力来源就呼之欲出了——重要经济指标的时间节奏。
如上图所示,流动性分布从一种非均衡状态切换至另外一种状态必然有一种宏观力量的推动。
重要经济指标的时间节奏起到了这个作用。风格a对应了漫长的衰退期,风格b则对应了漫长的复苏期。
只有某种潜在的、持续的、广泛的不均衡,才会带来流动性分布上广泛的不均衡。
从这个角度来看,就不难搞清楚,对于稳增长我们需要关注什么了:
1、重要经济指标向上的空间;
2、重要经济指标向上的斜率;
3、重要经济指标向上持续的时间;
(ps:并不是去考虑最终状态)
以社零为例,2021年社零的单月同比在1.7%,如果今年全年我们要完成接近7%的社零增速(以适配全年5% 的GDP实际增速),那么,必然意味着一波漫长的向上复苏。
理论照进现实
现在,我们已经从理论上搞清楚以下两个东西:
1、流动性分布和流动性总量如何共同影响市场;
2、经济指标的时间结构如何影响流动性分布;
下面我们就可以对照现实了:
如上图所示,
1、由于凹性的存在,在指数的底部,市场会消耗巨大的流动性——股市的流动性陷阱,虽然有大量的抄底资金进入,但市场涨不起来;
2、如果市场没有什么主线——缺乏结构分布外力,系统需要不断地堆流动性,直到堆到逃逸速度——形成全面牛市,也有可能堆不到;
3、如果市场有主线,结构分布也会贡献外力,这会加速系统市值的增长,增加系统越过逃逸速度的可能性——形成结构牛市;
4、也就是说,在早期阶段,系统需要仰仗外力越过逃逸速度,要么是靠总量流动性的增加,要么是靠流动性分布向不均衡偏离。
5、当系统越过逃逸速度,财富效应就开始起作用,少量的流动性增加就会带来大量的市值增长;
6、这个阶段市场有很强的正反馈效应,流动性上涨带来了更多的股价上涨,股价上涨又带来了更多的流动性;
7、系统不再那么依赖于基本面所制造的分布失衡,只要基本面方面不再出现重大的风格转向事件就好。
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从理论上搞清楚一开始的两个问题:
1、一波主线行情是如何诞生的?
行情的早期需要两股外力的持续作用,1、总量流动性不断增加;2、有偏的基本面时间节奏持续扩大流动性分布失衡,直到两股外力把市场推过逃逸速度。在这个点市场才开始有了信仰。
2、在什么阶段市场才会形成比较强的信仰?
股价上涨才会创造信仰,初始的上涨需要借助外力,直到市场越过逃逸速度,稳固的信仰诞生了。
当下的现实
那么,为什么近期价值板块表现较差呢?这是因为最近可转债市场出了一点问题,带动固收 和二级债基的负债出现扰动。
这种负债端的扰动制造了股票、可转债和债券市场的联动,由于上述两类基金大多会配一些银行股,所以,会对该板块制造流动性压力。
不难发现,根据短时间市场走势来判断稳增长主线是否得到市场认可,完全是一个错误的思路。我们最起码需要控制好其他变量影响。
不少人会抱怨,为什么跌了那么多之后,现在全球风险偏好缓和了,我们今天(ps:2月16日全a上涨0.59%)才涨这点儿?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问题的答案也很有趣。
现在的市场处于一个流动性分布较为均衡的状态。
这个状态有一个好处,十分有韧性,碰到利空跌不动,譬如,这次可转债市场所带来的冲击没有造成巨大影响;对称的,他也有一个坏处,太稳了,需要更多的流动性才能推升一点点股价——流动性陷阱状态。为了摆脱这个状态,市场需要借助更多的外力——总量和结构方面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当下对稳经济的悲观不值一提,悲观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这是因为逻辑从来都是反的,股价得先涨了,我们才会逐渐乐观,才有了信仰。
这个阶段上涨所依靠的并不是人们的乐观情绪,而是两股外力:1、总量流动性;2、经济基本面和政策面变化所带来的分布偏离。
所以,大家想什么,说什么也真的不是那么重要,毕竟市场离预期自我实现的位置还远。
那么,什么是资金阻力最小的方向呢?能借到尽可能多外力的方向。现在稳增长就属于这个方向。
其他方向能借到力吗?可以借到总量方面的力量,但无法借到结构方面的力量,所以,它们不是阻力最小的方向。
有关总量力量和结构力量的分析,让我想起了物理学上的一个有趣操作——引力弹弓。(引力弹弓就是利用行星的重力场来给太空探测船加速,将它甩向下一个目标,也就是把行星当作“引力助推器”。)
下图是其示意图,
凹性所带来的下跌,并不是那么一无是处,而是让市场可以换一个方向更快的上涨。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ps:数据来自wind,图片来自网络
End
本号唯一的知识星球号
定位:升级认知框架的思维实验室
星球的主体是一系列具备一致性的模型
星主每天会通过增量讯息和市场反馈检验模型
这个检验过程就是每日的股市和债市复盘
因此,这一系列模型也是动态升级的
此外,星球里还有对重要的现象或事件的点评
以及一些跟公众号内容不同的随笔
欢迎加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