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稳定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规模」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傅碧霄 北京报道
8月19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下称《半年报告》),今年上半年,新发行理财产品1.52万只,累计募集资金47.92万亿元。截至6月末,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29.15万亿元,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7.72万亿元,占比超95%。上半年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4172亿元,同比增加34亿元。
产品净值化程度持续提升的同时,银行理财也面临着更大挑战。今年以来,在市场波动之下,银行理财出现破净、回撤,投资者信心受到一定冲击。
对此,在8月20日举办的“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夏季峰会”上,工银理财董事长王海璐、农银理财董事长马曙光、建信理财董事长刘兴华、交银理财总裁金旗等理财公司负责人都强调了投研能力和产品设计的重要性,对养老理财等长期产品看好。
转型之下的挑战
“理财净值化转型后,底层资产的变化都将迅速反映到产品净值上,导致产品净值波动更加敏感。”农银理财董事长马曙光这样说道。
工银理财董事长王海璐也坦言:“今年一季度,在外部市场冲击下,银行理财行业正面迎击了市场超预期调整,遭遇到资管新规发布以来最大幅度的波动,这对于理财公司和投资者来说,都是一次巨大考验。”
马曙光指出,由于历史原因,相较公募基金等资管同业,银行理财资金主要配置于现金与固定收益类资产,权益投资等多资产投资能力缺乏。这一方面导致投资组合获取超额收益难度较大,特别是在低利率振荡的时期,面临资产荒的配置难题;另一方面,在债市单边下行时,也缺乏跨市场的风险对冲能力,难以把握股市、商品、黄金等大类资产轮动的行情。反映在理财产品端,就是固收增强类产品的实际收益并不强,而偏股混合类、权益类具有较高收益弹性的产品也较为缺乏,难以满足更广泛客群的理财需要。
平安理财总经理张东指出,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转型,整体收益率相比以前明显下降。今年以来,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资金超预期充裕,债券利率大幅度下行,信用利差明显缩窄,固收资产的收益率下行,但理财客户的预期回报却没有调低。
低收益环境下,如何维持理财产品收益的竞争力?面对更加不确定性市场,又该如何控制波动?这些都是行业面临的挑战。
加强投研能力
马曙光认为,当前银行理财更加需要专业化、市场化的投资能力。主要应从三方面着力:首先,完善投研支持体系,宏观策略研究要加强大势研判,提升大类资产择时能力,中观行业研究要做深做细,研判行业景气度与当前位置,微观标的与合作机构的研究要加强分级投资库的跟踪维护,规范开展合作机构评价,严把准入关;其次,夯实固定收益投资基本盘,深化信用研究,拓展交易品种,守住投资组合的收益底线;最后,发挥权益投资的收益倍增作用,严格投资纪律,明确不同产品配置权益类资产的风格偏好、标的选择、仓位控制的要求,提高产品收益弹性。
据马曙光介绍,面对今年上半年市场超额预期波动,农银理财提前研判形势,有效控制回撤,破净率和破净数量保持了可比同业最低,已兑付理财产品无一破净。该公司成立以来,新产品所投资资产无一不良。
马曙光表示,农银理财的投研决策机制比较高效。而且,农银理财坚持建设全流程嵌入式风险管理体系,覆盖投前、投中、投后,这对产品的运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于理财公司的投研体系建设,王海璐指出,有些公司在信用风险上做精选策略,进行信用下沉,如果可以做好,这种模式是不错的,但是如果过度下沉,或者组合中高收益的债券比例过高,那么实际上这是把风险向后推延。高收益的信用债短期票息虽高,但未来违约风险、净值波动风险较大,“所以,要做适当的平衡,适度下沉,适度精选,不能为了市场竞争,比拼价格,盲目做信用下沉。”
王海璐还指出:“有些同业委外规模做到几千亿,那实则是让渡了自己的牌照,也放弃了自身的长远发展。”而且,底层资产的风险在委外的过程中能否得到有效管理,在组合中能否进行有效的适配,这些问题也值得关注。所以,资管机构还是要注重自主投研能力的培养。
满足稳健理财需求
面对资产出险、产品破净等挑战,建信理财董事长刘兴华指出,对于非标资产,主要的思路是以时间、空间的转化,在市场整体下统一考虑和统一协调。对于标准化资产,则应该分散配置,降低单一资产对产品净值的影响。“收益率水平在业绩基准上有浮动区间,但也有临界点,不能让投资人出现大面积亏损是管理人应尽的责任。”
“目前银行理财客户依然存在投资惯性,所以,为客户提供绝对收益回报依然是银行理财的一个重要目标。”王海璐这样说道。但是,底层的债券、股票、基金等资产的价格每天都在波动,所以王海璐指出,必须持续提升优质资产的挖掘能力和投资组合的精细化管理能力,来为客户平衡好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
关于优质资产的挖掘,王海璐表示,要进一步发挥银行理财在信用研究领域的资源禀赋,并与母行长期积累的信贷专业能力形成有效协同,为客户挖掘更多的优质信用资产。同时,在低利率“资产荒”的市场环境下,要持续加大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
王海璐透露,工银理财自主发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在业内率先突破2万亿元,到期产品加权平均收益率为4.25%。
银行理财客户的风险偏好普遍较低,交银理财总裁金旗表示,产品设计要强调“低波”,在产品设计阶段,波动就不可设计过高,大部分的基础性产品还是要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对稳健产品的需求。
另外,金旗看好以养老产品作为突出表现的长期线产品,只有期限延长,理财产品才能获得比较高且稳定的收益。
《半年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已经有27只养老理财产品顺利发售,23.1万名投资者累计认购超600亿元。
多家理财子公司积极布局养老理财。招银理财总裁汪涛介绍,2021年以来,招银理财共推出了3只养老产品,覆盖超过8.7万客户,规模合计242亿元。
张东表示,行业要紧扣客户稳健理财需求进行布局。平安理财的产品战略是,着力构建年化3%-8%、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产品线,对每类产品设定了波动和回撤目标,锚定好产品的风险水平,以大概率保证客户的持有体验。在风险锚定之后,平安理财对每类产品在多资产、多策略的扩容空间都在积极做探索。
《半年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253家银行机构和25家理财公司发行理财产品。截至2022年6月底,理财公司存续产品存续规模19.14万亿元,占全市场的比例达65.66%,成为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展望行业发展的未来,刘兴华指出,理财公司的规模不应超过居民存款的50%,理财公司不可能无限发展,整体规模应当以不冲击影响银行的整体流动性为上限。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居民存款为112万亿元,所以,未来理财的规模宜在50万亿元上下,与基金、信托、保险、证券共同做强中国的大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