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资失败后果「失败的教训是什么意思」
2018年以前发行的名称中带有“沪港深”的基金共76只(A、C算一只)。2018年业绩中有57只跑输比较基准,占比75%。最惨的几只亏损接近或超过30%。他们是宝盈医疗健康沪港深亏损33%,嘉实沪港深精选亏损30.51%,富国天源沪港深亏损29.54%,广发沪港深新机遇亏损27.76%,汇添富沪港深新价值亏损27.32%,安信工业4.0沪深深亏损29%等。分析下来,主要有两大原因:
其一、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港股比重低)
1、低配港股
一半以上上的沪港深类基金港股的比重少于30%,而18年恰好又是相比A股表现较好的一年。全年恒生指数下跌13.61%,但考虑到港币相对人民币升值5.21%,实际的损失在8个百分点左右。华夏恒生ETF全年下跌8.53%。
沪港深基金的主要逻辑应该在什么地方?我想应该还是在精选个股。优选港股市场中和A股市场中具有独特价值的股票,甚至也不在于独特,就是在两个市场中选择性价比高的个股。而不在于A股看好,看多A股,港股好,多配港股。因为如果这条逻辑是成立的话,只要用股指期货来表达观点就够了,能赚很多钱。比如,去年做多恒指,做空沪深300。两者之间快速切换,不过是拿钱基民的钱在赌。投资者处于相处很不利的地方,赌对了自己赢,赌错了投资者输,分别对应2017年和2018年。
2、低配债券类资产
低配债券类资产,高配股票型资产。沪港深基金从投资上像股票型基金,而看他的契约,却大部分是平衡混合类基金,比较基准中债券类指数收益占比不少是在30%-40%的比重,也有在50%左右。2018年港股、A股双双熊市,低配固定收益的品种,下场当然很惨,而且2018年债又是牛市。低配债最严重的几只如下(以最近一期季报作为比较):
教训一:便宜不是充分条件。
便宜是对抗下跌最好的良药。但不是最买入最充分的条件。2018年错估了港股均值回复的能力。港股虽然便宜,但便宜这么多年,不管是投资者构成,还是交易规则,“冰动三尺非一日之寒”,内地资金也不能这么块的扭转。对港股的预期,仍然是要以历史均值回复作为期望,更为合理。
教训二:工具不能帮你赚钱,风口也是一样。
沪港深基金在2017年大量发行,成为一个“风口”。风口往往也是钱袋子的“豁口”。这些年的风口基金不在少数,什么国企改、工业互联、人工智能等等,失败的居多,成功的很少。事前看都是希望,买入后都很绝望。这里也有深层次原因,风口扎堆,往往是市场情绪过热,买入即是高点。行为金融学就说了,人对未来的预测能力很有限,往往涨时预测涨,跌时预测跌。
教训三:厨房里有蟑螂不会只有一只。
公募基金作为工具,没错。也要找一个合格的产品,不好的基金就是假冒伪劣。但是金融市场作为一个久期很长的产品,也能像看实物一样一目了然。肯定不能从业绩看,业绩只能事后看。可以从一些细节来看问题,拿沪港深基金来看,看看他们的比较基准或许说明了一些什么。一些沪港深基金,比较基准里就没有港股指数,名不符实,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