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业绩预期「中银国际证券ipo进展」
该公司经纪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逾半壁江山,投行业务却经营惨淡,2018年上半年甚至出现亏损
《投资时报》研究员 周与琴
“寒门状元死亡事件”当然是假的,但那些昔日衣冠楚楚年入百万的券商金领人士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煎熬,却并非虚构。
自2015年牛市终结以来,中国券商的盈利空间便一再被压缩。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仅2018年上半年,证券行业131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5.72亿元,同比下降11.92%,实现净利润328.61亿元,同比下降40.53%。
没有余粮的“地主家”自然不能再故作大方。1月25日,市值近970亿元的广发证券(000776.SZ)公告将通过降薪减支手段增厚近2亿元全年净利润。
不过,对于耐寒能力较弱且还未上市的中小型券商,这类手法其实于事无补。通过IPO补充资本金才是其当务之急。2018年12月14日,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银国际证券)赶着券商上市潮的末班车递交招股书,计划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本次发行前该公司总股本为25亿股,计划发行的股票数量不超过发行后总股份的25%。
然而分析中银国际证券的业务结构之后《投资时报》研究员发现,该公司经纪业务贡献了超过五成的营收,但投行业务却交出惨淡答卷。此外,该公司还存在数位独立董事在关联方任职的情况。
无实际控制人
中银国际证券的前身,为中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系由中银国际控股、中石油、国开投、通用技术、红塔集团、上海国资共六家企业共同出资,于2002年1月在上海设立。彼时,中银国际控股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9%。而中银国际控股又为中国银行在香港成立的全资子公司。
2017年12月29日,中银国际证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18年6月30日,该公司共设有8家分公司,102家证券营业部,2家一级控股子公司和5家二级控股子公司,资产规模合计998.76亿元。
据悉,在经历数次股权转让、增资扩股后,目前中银国际控股的持股比例已下降至37.14%,但仍为中银国际证券第一大股东。值得注意的是,中银国际证券在招股书中称其并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该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还包括中国石油集团资本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金融发展投资基金、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600362.SH),持股比例分别为15.92%、10.53%、9.09%和5.26%。
另有几宗事件不得不提,该公司股东凯瑞富海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凯瑞富海)以及上海祥众投资合伙企业(下称上海祥众)所持股份为质押状态。其中,凯瑞富海于2015年以7亿元将该公司4.99%股权对应的收益权转让给交银国际信托。而这4.99%的股份又在2018年先后被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及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冻结,冻结期限均为三年,最晚的解禁期限为2021年10月11日。此外,上海祥众也在2015年以5亿元作价将其持有的4.1%股权质押给了平安信托。
主营业务“瘸腿”
与一众同行近似,中银国际证券的业务结构具有明显“靠天吃饭”特征,特别是经纪业务始终占有较高权重。
2015年至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中银国际证券营业收入分别为49.48亿元、28.30亿元、30.68亿元和13.5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0.77亿元、10.66亿元、10.69亿元和5.20亿元。
可以看出,该公司业绩受资本市场影响波动明显。2015年其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91.91%和113.75%,次年又分别下降42.79%和48.68%。稍堪欣慰的是,2018年上半年该公司上述两项指标虽然分别同比下降1.14%和7.55%,但仍优于业内平均水平。
中银国际证券的收入主要来自经纪业务。据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该公司经纪业务收入分别为31.75亿元、14.89亿元、14.12亿元和7.15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64.17%、52.59%、46.03%和52.78%。
相比之下,该公司投资收益却出现明显下滑,报告期内分别为10.33亿元、5.71亿元、5.27亿元和1.3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0.89%、20.19%、17.19%和9.63%。
在竞争最为激烈的投行业务领域,中银国际证券较业界强者差距明显,报告期内该项收入分别为3.09亿元、6.07亿元、4.42亿元和3972.08万元,仅占公司营业收入的6.24%、21.46%、14.40%和2.93%。
招股书显示,2017年该公司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4.32亿元,同比下降26.36%。2018年上半年,这一数字为4284.25万元,同比下降70.28%;而投行业务营业利润甚至为负值,即亏损6278.95万元。
中银国际证券的投行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股票、债券等证券的承销和保荐以及财务顾问。其招股书中表示,2017年及2018上半年,公司债券发行监管趋严,定增新规出台,IPO否决率上升,新三板市场冷淡,导致其投行业务营业收入出现下降。
Wind数据显示,2018年初至今,中银国际证券承销的首发项目仅有两单,一单为青岛港(601298.SH)IPO项目,是与中信证券(600030.SH)和瑞银证券一起作为联席主承销商;另一单为通化金马(000766.SZ)并购重组项目,但该项目未能通过监管审核。中国证监会去年12月给出的审核意见是:本次交易业绩补偿承诺的可实现性及标的资产未来盈利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地方政府债项目成为该公司的主要发力点,承销家数达到424家,在业内排名第五。
独董在关联方任职
中银国际证券的管理层变动较为频繁。
从2015年至招股书签署日,该公司共离任了9位董事、4位监事,而高级管理人员离任4位。其中,该公司副执行总裁熊文龙在2018年11月9日宣布离任。
2018年7月31日,中银国际证券还曾发布公告,原董事长高迎欣因工作变动已于5月底离职,由林景臻接任。后者与中国银行有极深的渊源——自2004年便在中国银行任职,2015年5月至2018年1月还曾担任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及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副总裁,2018年3月起任中国银行副行长。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9月11日中银国际证券2018年第六次股东大会上,陆肖马、丁伟、管涛被选举为独立董事,而这三位独董均在该公司关联方任职。其中,陆肖马在关联公司阳光城集团以及河南赛领资本担任独立董事、丁伟在招银网络科技(深圳)以及招银云创(深圳)担任董事长,管涛则在凯石基金、五矿资本、上海银行(601229.SH)、中国民生银行金融控股担任独立董事。
根据《证券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监管办法》规定,在证券公司或其关联方任职的人员及其近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人员,不得担任证券公司独立董事。
本文源自投资时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