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信用危机「国家信用危机」
感谢qeubee为本文提供的重要数据支撑!
摘要
永煤事件的蝴蝶效应:担忧传染,卖盘拥挤。永煤引发的效应远不局限在区域内部,整个信用市场都因其震荡。1)卖盘“拥挤”,出券量“暴增”。2)定价逻辑重构已经开启。能够达成交易的产业债,质优以外,成交收益率多高于估值收益率10bp。此外,短期快速下跌引发的担忧并不局限在二级市场,新券发行难度剧增正在上演。
如此大面积的下跌,是赎回引发的吗?的确,产品集中赎回“成就了”历史上多次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共振的局面。并且,永煤违约后,利率债走跌的表现亦符合赎回逻辑。不过,目前尚未观察到负债端系统性收缩。从参与短融与中票二级交易的机构来看,“砸盘”信用债的主力并不是“管理人”基金和证券,而是商业银行。11月10日之后单日净成交量远低于10月平均水平,基金和证券卖出体量相对一般。
短期推演:风险发酵与监管呵护的博弈。如果采用市场化手段消化此次事件,短期内的三个风险点需要关注:1)信用一级与二级的联动,或触发赎回风险。2)市场风险累积,短期会使得发行人滚债越发艰难。3) 金融市场风险恐怕会加速传染到实体。如何解决风险?总量政策“援助”概率不低,防止恐慌情绪扩散。但是,这一次却有所不同。产业债定价逻辑切换并非短期就能完成,各类机构调整内评的过程中,仍有个券面临出库的风险。对应的主体,即便有融资需求,也会被压制。因此,结构性问题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总量宽松,制度上的协同势必要配合.
“危”与“机”并存,切勿过度悲观。融资需求结构性回落与总量宽松相遇,会有新的投资机会。相比利率债的交易机会,更值得关注的是城投债的“核心资产”属性。原因有二,一是产业债可投资产范围缩水,城投债的配置属性将变相提升;二是阶段被波及后,部分城投债的性价比改善(乐观情景下,城投债甚至有可能无法剧烈调整,收益率就被有换仓需求的机构买下来了)。事实证明,波动极大的区间,仍有不少机构低估值在交易城投债。
总体来看,因为偶发事件,产业债一边面临定价体系变更,一边融资需求被压制。这一过程触发的风险因素还在发酵,需要总量宽松对冲的必要性正在上升。期间,值得关注的是城投债“核心资产”属性的提升。即使是在风声鹤唳的本周,二级市场低估值拿城投债的情况仍有不少,“好财政区域 高票息个券 短久期”的组合已经或多或少昭示着未来机构换仓的重点。
那么,是不是接下来“闭眼”tkn城投债就可以了?市场分歧不小,建议逐步进入。现阶段我们能观察到的是,“砸盘”主力来自商业银行,而其多为委托人存在于债市。倘若商业银行将风险排查要求下达至管理人,一致卖出行为对市场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届时,即便城投债有票息保护,也躲不掉市场估值系统性抬升。所以,安全起见,建议分批调仓至城投债,优质财政区域高票息城投债是首选。
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和探索,我国信用债市场尽管在建制上存在些许瑕疵,但其运转正在朝着成熟体系迈进。这离不开投资者与发行人之间共同遵守契约精神,履行条款。倘若这一默契因某些事件被打破,无疑将前期建设付诸东流。缺乏信任和信用的市场等同于“劣币驱逐良币”,信用市场存量规模终将陷入萎缩的宿命。因此,为使得信用市场重新回归“双赢”正轨,短期依靠总量宽松,中长期势必要引入惩罚机制,防止举债人恶意破坏市场纪律,正本清源。
风险提示:监管对冲风险力度偏弱,城投债超预期违约,债基出现赎回
正文
颠覆信用市场认知的历史时刻。连续“爆雷”虽然不是头一回,但像华晨汽车与永城煤电这样的AAA国企主体接踵违约实属罕见。华晨是“老网红”,距离风险几步之遥,在预料之内。20永煤SCP003无法兑付,令人哗然同时,正在撼动现有的产业债研究框架。为何会到颠覆认知的地步?信用债之所以名为“信”,隐含的是发行人秉承契约精神。永煤作为省级国企,却在还本付息前转移核心资产,恶意逃废债的嫌疑不小,而这并不是传统信用框架关注的范畴。事件既出,信用市场真的如此“至暗”吗?短期内会如何演绎?不同的路径下,如何看待接下来的配置?本文尝试在交易结果的基础上,回答以上问题。
【永煤事件的蝴蝶效应:担忧传染,卖盘拥挤】
相关债券被“拖下水”,河南地区债券流动性“遇冷”。因带有交叉保护条款,倘若宽限期内无法足额偿付,20永煤SCP003违约将触发永煤其他公募债(同样设有交叉保护条款)交叉违约。
祸不单行,母公司豫能化消极应对,或被连带“遭殃”。[1]一方面,永煤存续券中,18永煤MTN001、19永煤01和19永煤03均由母公司豫能化提供担保;另一方面,豫能化存量公募债亦设置交叉保护,这意味着“合并范围内子公司未能清偿到期应付的其他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企业债或境外债券的本金或利息”时,宽限期结束后无法兑付,母公司难逃交叉违约。
短时间内,永煤及豫能化相关债券抛盘涌现,折价幅度令人咋舌。18永煤MTN001(0.2247Y)于11月12日的成交净价仅4.0598元,20豫能化CP001(0.3562Y)步其后尘,以11.4589元在CFETS交割。期间,永州邻居“躺枪”。平煤多只存量券走跌可以理解,但略显意外的是汝州一只城投债“18汝州01”遭遇折价抛售。可见,市场对永煤事件的理解,远不仅限于调降产业类国企债内评这么简单,一旦区域整体偿债意愿备受质疑,城投债难以幸免。
概览事件前后的河南地区债券bid与ofr比值,下半周骤然回落,远低于信用债总体水平,说明的亦是区域债券流动性接近“丧失”。实际上,永煤引发的效应远不局限在区域内部,整个信用市场都因其震荡。
卖盘“拥挤”,出券量“暴增”。11月12日累计ofr量(剔除单一机构重复报价)较上一日增加近八千条,但bid报价反而在减少,尤其体现在产业债,信用债流动性压力可见一般。卖盘如此汹涌并非偶然,原因有二:其一,永煤事件对内评框架的挑战,导致出库券陡增;其二,估值保护有限,投资者顾虑调整影响收益考核,提前止损。事实上,10月至11月初,信用债增持活跃,使得估值收益率下行,以至于不少高等级中短久期个券利差防御能力不足。
定价逻辑重构已经开启。卖盘拥挤的环境中,能够达成交易的个券至少是可以获得买方认可的品种,但从交易结果来看,定价重估已然开启。一方面,成交收益率高于估值收益率的交易行为几乎成为主流,产业债高估值成交占比高达50%,创近期新高。另一方面,通常情况下,成交收益率围绕估值收益率5bp左右变动,但预期重创下,产业债高于估值10bp以上成交更为普遍。
其次,从各行业产业债净价变化来看,周期类品种面临的压力更甚,诸如化工、机械设备、钢铁、煤炭和有色等行业净价平均跌幅均偏大。
如此大面积的下跌,是赎回引发的吗?的确,产品集中赎回“成就了”历史上多次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共振的局面,例如:2016年“铁物资事件”一度击穿“央企信仰”,同年年底的“萝卜章事件”掀起流动性踩踏,再到2019年的“包商银行事件”。并且,永煤违约后,利率债走跌的表现亦符合赎回逻辑,即:委托人赎回→管理人减仓→流动性好的中短利率债率先被折价抛售→长端利率债→高等级信用债→低等级信用债……。下跌与抛售的相互作用,往往会加剧上一过程。
这一次又是赎回引发的普跌吗?目前看来并不是。从参与短融与中票二级交易的机构来看,“砸盘”信用债的主力并不是“管理人”基金和证券,而是商业银行。11月10日之后单日净成交量远低于10月平均水平,基金和证券卖出体量相对一般。考虑到信用债流动性一般,从赎回到成功出券有一段距离,可能尚未反映到交易数据当中。不过,从上述数据来看,现阶段仍需要慎言赎回引发信用债大面积下跌。
信用现券的“惨烈”正在向信用利差投射。高等级短久期品种利差反应更为敏感,走阔幅度多在6bp以上,这也是以上交易特征引领的结果。
短期快速下跌引发的担忧并不局限在二级市场,新券发行难度剧增正在上演。过快过急的下跌,会扰乱投资者对后市的预期,除非票面利率飙升,否则拿券表现多是力不从心。首先,从发行结果来看,实际发行与计划发行存在缺口(还没募集满,就发出来)的产业债占比逼近80%,创下8月以来高点。其次,取消发行债券规模占发行规模同样创下新高,这是发行人忌惮融资失败所致。
【短期推演:风险发酵与监管呵护的博弈】
如果采用市场化手段消化此次事件,短期内的三个风险点需要关注:
第一,信用一级与二级的联动,或触发赎回风险。信用现券交投与新债融资并非割裂,两者定价存在相互依存关系。二级高于估值收益率成交幅度越大,估值收益率上行速度越快,信用利差主动走阔力度递增。对于拥有存量券的发行人,新债定价挂靠二级估值收益率,票面利率主动调升才能顺利融资。而存量券估值过程中,会考虑票面上行影响。随后,估值收益率与票面利率互相推动。对于委托人而言,如果产生上述预期,直接赎回产品,可能是更为理性的选择,毕竟年末考核收益的时点将到来。由此,“杀估值”的现象将逐步提现。
第二,市场风险累积,短期会使得发行人滚债越发艰难。比较特殊的是,2020年11月和12月信用债到期规模将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其中,产业债到期占比高达67%。可与此前不同的是,认知框架被颠覆,偿债意愿无法量化,如何给产业新券定价是难题。投资者的顾虑会急剧收窄产业主体滚债渠道。倘若考虑到赎回的影响,举债无门的尴尬境况,恐怕会提前实现。
第三,金融市场风险恐怕会加速传染到实体。2018年这一轮牛市以来,信用长债难以获得投资者认可,导致融资期限大幅缩短,这也就意味着发行人负债结构多数偏短期化。倘若产业主体多数短债到期难续,现金流吃紧将破坏正常的生产和经营,尤其是在靠近年关,需要集中开支的时间段。
如何解决风险?总量政策“援助”概率不低,防止恐慌情绪扩散。回顾历次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交织前后,央行都会加大资金投放,意在两点:一是安抚市场情绪,降低流动性风险;二是舒缓负债端压力,以防市场超调,触发实体融资收紧。
但是,这一次却有所不同。产业债定价逻辑切换并非短期就能完成,各类机构调整内评的过程中,仍有个券面临出库的风险。对应的主体,即便有融资需求,也会被压制。因此,结构性问题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总量宽松,制度上的协同势必要配合,正如山西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14日发布《致山西省属企业债权人的一封信》,强调保障债券安全性。但是,“这一招”对河南地区是否奏效,有待观察。
【“危”与“机”并存,切勿过度悲观】
融资需求结构性回落与总量宽松相遇,会有新的投资机会。城投债的“核心资产”属性将越发明显,原因有二,一是产业债可投资产范围缩水,城投债的配置属性将变相提升;二是阶段被波及后,部分城投债的性价比改善(乐观情景下,城投债甚至有可能无法剧烈调整,收益率就被有换仓需求的机构买下来了)。
事实证明,波动极大的区间,仍有不少机构在低估值交易城投债,并呈现以下特征:1)隐含评级在AA及AA(2)的高票息城投债成为众多机构低估值成交的主力,2)交易重点区域集中在财政更为稳健的广东、安徽和浙江等地,3)交易期限上分化较大,弱资质城投债行权前剩余期限多控制在1.5年左右。
总体来看,因为偶发事件,产业债一边面临定价体系变更,一边融资需求被压制。这一过程触发的风险因素还在发酵,需要总量宽松对冲的必要性正在上升。期间,值得关注的是城投债“核心资产”属性的提升。即使是在风声鹤唳的本周,二级市场低估值拿城投债的情况仍有不少,“好财政区域 高票息个券 短久期”的组合已经或多或少昭示着未来机构换仓的重点。
那么,是不是接下来“闭眼”tkn城投债就可以了?市场分歧不小,建议逐步进入。现阶段我们能观察到的是,“砸盘”主力来自商业银行,而其多为委托人存在于债市。倘若商业银行将风险排查要求下达至管理人,一致卖出行为对市场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极端情况下,当剁仓和市场下跌产生循环,赎回的风险还是会增加。届时,即便城投债有票息保护,也躲不掉市场估值系统性抬升。所以,安全起见,建议分批调仓至城投债,优质财政区域高票息城投债是首选。
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和探索,我国信用债市场尽管在建制上存在些许瑕疵,但其运转正在朝着成熟体系迈进。这离不开投资者与发行人之间共同遵守契约精神,履行条款。倘若这一默契因某些事件被打破,无疑将前期建设付诸东流。缺乏信任和信用的市场等同于“劣币驱逐良币”,信用市场存量规模终将陷入萎缩的宿命。因此,为使得信用市场重新回归“双赢”正轨,短期依靠总量宽松,中长期势必要引入惩罚机制,防止举债人恶意破坏市场纪律,正本清源。
注:[1]截至11月13日,永煤公告称,2020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20永煤SCP003”现已于当日将兑付利息3238.52万元支付至应收固定收益产品付息兑付资金户,债券本金正在筹措中。宽限期内能否兑付本金尚未可知,母子公司触发交叉违约的可能性依旧较大。
信用·周论
【20201102】十月之末,债市“惊而不险”
【20201019】新债认购会持续升温吗?
【20201011】4季度,要票息还是持仓流动性?
【20200928】城投债跌出配置价值
【20200921】交易的“不安”:从票息到流动性
【20200907】负债端不稳定的预期正在发酵
【20200830】“捡漏”的机会又来了?
【20200824】抢新债,趁现在 :一级配置窗口将短暂开启
【20200817】警惕一级市场融资功能“丧失”
【20200810】吃票息得靠“早鸟策略”
【20200727】都想赚票息,谁能给机会?
【20200719】看股做债,不尴尬吗?
【20200712】“控票面”变成“好心办坏事”
【20200628】赎回尚未“由点及面”
【20200614】发行人的“6月劫”
【20200607】融资开始有点难了——套利矫枉过正的“副作用”
【20200531】6月:要想融资,提高票面
【20200524】AA城投债:高估值成交笔数创新高
【20200517】化险为夷,交易信仰
【20200505】5月,发债要做好择时
【20200427】利率做平易,信用做平难
【20200420】票面利率过低的隐忧
【20200413】新债蓄势待发,抢到就是赚到
【20200406】4月,绝佳的发债时点
【20200329】“借钱→打新”向“借钱→寻券”转变?【20200322】相比一级的“蚊子肉”,二级找抛盘“不香”吗?
【20200315】票面太低的后遗症:认购降温,二级“寻宝”
【20200308】一级“买不下手”,二级寻不到好券?
【20200301】城投债“太贵”,开抢地产债?
【20200223】AA城投也有春季躁动?
【20200216】战“疫”思AA城投?
【20200209】节后首周成绩单:疫情如何牵引信用市场?
【20200203】疫情成意外催化剂:买利率,拉久期?
【20200120】一级融资创历史新高意味着什么?
【20200113】为何又见一级“抢券”?
【20200106】降准的“红包”来,迟来的信用“嗨”?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证券股份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招商证券网站(http://www.cmschina.com/yf.html)所载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招商证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涉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招商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