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风险及对策「理财销售风险」
近期,多地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针对平台的“理财计划”类产品发布风险提示,并要求相关平台开展自审自查。
7月19日,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下发《加强业务合规性的风险提示函》,其中要求P2P网贷平台不得向投资者提供“理财计划”类违规产品。
北京市互金协会表示“由于理财类产品存在期限和规模错配等违规的可能,经过前期排查,发现个别平台依然运营此类违规产品。协会要求所有北京地区的P2P网络借贷平台立即下线‘理财计划’类产品,并提示投资者,自行承担此类产品产生的后果。”
7月23日,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联合浙江互联网金融联合会与安徽省互联网金融协会共同组织召开长三角行业协会及会员单位联席会议,要求网贷平台尽快下架不合规产品,并表示“理财计划”类产品易引发流动性风险。
其实关于平台“理财计划”类产品的整顿由来已久。
早在去年4月,北京市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在披露当时北京地区网贷行业整改最新动态时就强调,网贷平台上的集合标必须要禁止。而“理财计划”就是最常见的一种集合标表现形式。同年12月,监管部门下发《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明确“以活期、定期理财产品的形式对接债权转让标的,由于可能造成资金和资产的期限错配,应当认定为违规。”
“理财计划”的产品模式和收益
所谓“理财计划”其实是一种自动投标的工具,即通过系统为用户自动完成投标和债券转让。其主要的模式流程为投资人先选择心仪的期限理财产品进行投资并将决策权授予平台,由平台代为决策,平台后台系统根据投资人的授权在锁定期内自动循环匹配平台的散标或已有的债权转让标,以投资人的名义自动签订借款协议或债权转让受让协议,锁定期届满时,系统根据投资人的授权自动进行债权转让,转让成功后自动退出。
不过部分平台在锁定期到期后,需投资人手动退出,若投资人未进行手动退出则默认为续投,这种情况下的续投后可随时退出。
在这种模式下,平台一般会设定两种收益处理方式,一种为利息返还,即将每期收益留存在平台账户,投资人可自行支配,另一种为利息复投,即收益将继续由平台系统提供自动投标服务,进行复投。
多家平台仍存在“理财计划”产品
就在多地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要求平台下架“理财计划”类产品后,网贷天眼在查询北京地区的相关平台后发现,截至目前,仍有多家平台存在“理财计划”类产品。
“理财计划”产品一般分为定期理财产品和活期理财产品,借款期限多样,但利率比同期散标偏低。但目前已经很少有平台发布活期理财产品。
根据网贷天眼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北京地区,已有包括人人贷、爱钱进、搜易贷、有利网等在内的14家平台均存在“理财计划”类产品。这14家平台均以定期理财计划产品为主,年化利率在5.2%至11%之间,借款期限较为多样和灵活,多为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能够满足不同流动性偏好的投资人。
此外,还有包括人人贷、银湖网、向上金服等平台具有长期的“理财计划”类产品,期限分为18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年化收益率从9.5%到11.64%不等。
下线“理财计划”类产品的影响
在当前国内经济下行,网贷行业流动性趋紧的背景之下,“理财计划”类产品的风险也在逐渐凸显。
“鉴于政策要求以及目前整个行业存在的流动性风险,有些平台开始主动对理财计划类产品进行调整,但实际上不少平台依然在推售相关产品”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一些平台甚至辩解自己的平台并不存在理财计划,而是提供一些自动投标服务。”
但也有一些平台,在当前整个流动性不乐观、资金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已经准备开始打散“理财计划”类产品,直接匹配底层借款项目的期限。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对于投资者来说,打散标的会使投资人的资金计划被打乱,影响投资的灵活性和时效性。但对于平台而言,不仅是为了合规,也能减少垫付压力,甚至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场自救,在慢慢释放风险的同时,避免局面的彻底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