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股市为什么崩溃「华尔街股票事件」
1982年的一天,马丁·西格尔坐在办公室的窗边。想了许久,他还是打出了那个电话:“布斯基吗?买入本迪克斯的股票。”从此以后,他一步步地滑向了罪恶的深渊。
西格尔是华尔街上炙手可热的大明星。十年前,他从哈佛商学院毕业以后,就到了一家老牌投行,基德尔-皮博迪公司工作。当时兼并收购的业务才刚刚兴起,而且基本上都是恶意并购,在市场上名声很差,公司里基本没人愿意碰,结果这些并购案也都落到了西格尔的头上。
十年锤炼下来,西格尔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并购专家。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慕名而来,想让西格尔来当他们的军师,摆脱恶意并购的威胁。当然,也有不少套利人和他套近乎,明里暗里地想要刺探出些内幕消息。
所谓“套利人”,就是在市场上倒买倒卖赚信息差。最早,他们赚的是不同市场上的利率差价;后来并购开始兴起,他们就去买卖那些已经公布要被并购的公司股票,一旦并购交易真的成功,就能赚上一笔。再后来,他们的胃口越来越大,开始买入那些可能会被并购的公司,谋求更加丰厚的利润。
像西格尔这样的投资银行家,手中捏着众多客户的并购消息和并购策略,被布斯基找上门来,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西格尔呢?也不会把他们都拒之门外,毕竟套利人知道不少小道消息,可以让他发现潜在的客户的机会。交流归交流,职业道德还是要守的。
可是,随着西格尔在行业里的地位越来越高,他的消费也大手大脚了起来。这人要是缺钱,原则可就难守多了。终于,为了维持自己虚荣的生活,面对布斯基不断的诱惑,西格尔还是迈出了走向罪恶的第一步,给他打了那个电话。
在这个电话,西格尔想让布斯基帮个忙。他让布斯基买的这个本迪克斯公司,前不久刚刚宣布要收购另一家公司,而那家公司就找到了西格尔,让他指点指点,怎么才能避免被收购的命运。西格尔给出了一招,叫“反客为主”。
西格尔对收购方放出话来,如果你不取消这次收购,那我的客户就会发起反击,反过来去收购你。可收购方却不相信。为了让对方相信自己的话不是虚张声势,西格尔就联系了布斯基,让他买入收购方的股票,把股价和成交量给推高。
果然,刚挂下电话,本迪克斯的股票就一路上涨,成交量不断放大。市场一看,纷纷猜测,西格尔的威胁可能还真不是唱空城计。被收购的公司可能真的已经开始暗中购买收购方的股票,准备发动反击了。
这一顿操作下来,最终的结果可以说三全其美:客户的公司保住了,布斯基从中赚到了12万美元;西格尔呢,不仅凭此一役名声大噪,也在年底的时候从布斯基那里拿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笔分成。
尝到了甜头以后,西格尔是一发不可收拾,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步入贼巢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在对本迪克斯的收购反击战当中,西格尔和布斯基的合作还算不上多严重的内幕交易。但是,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很快,西格尔的胆子就越来越大,不但又和布斯基一起干了几票,还和其他套利人展开了类似的“合作”。同时,他也以所谓的“顾问”身份,开始指导公司里套利业务部门的交易。
一般,投行部门和交易部门之间,有个“防火墙”,让信息不能共享。否则,公司不就可以一边通过投行业务,从客户那里获得内幕信息,另一边再通过交易部门,用这些内幕信息去获利了吗?
西格尔干的正是这样的事情。虽然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他,心里感到有些不安,但更多的却是激动和兴奋:他给公司创造了巨大的利润,再也没有人怀疑他的能力和价值。1985年,在创下又一次前所未有的高业绩后,西格尔正式跳槽,去了当时如日中天的德崇证券。
说到这个德崇证券,在八十年代的美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只要德崇跺跺脚,整个华尔街都要抖三抖。靠的是什么呢?垃圾债券。所谓的垃圾债券,就是那些评级不高、风险更大的债券,很少有投资者愿意买,而像高盛、摩根这样的大投行也不屑于去做。
如果说基德尔-皮博迪公司曾经就靠西格尔一个人撑着,那么德崇证券也有一个顶梁柱,那就是迈克尔·米尔肯。米尔肯毕业于沃顿商学院,高材生中的高材生,可他不走寻常路,不进大投行,也不做热门的业务,一心一意专注于垃圾债券。
米尔肯发现,其实很多发行垃圾债券的公司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差,只是投资者们心怀偏见,没人愿意买这些债券,债券的价格才会那么低;要是能改变投资者的观念,把流动性搞起来,垃圾债券也能成摇钱树。
于是米尔肯就到处拜访客户,劝他们投资一点垃圾债券,买多了什么3A级的债券,买些3C级的垃圾债也算是分散风险不是?就这样,几乎就靠着他一己之力,整个垃圾债券的市场慢慢活跃起来,估值水平也上了一个台阶;而他所在的德崇证券,自然就跟着赚得盆满钵满。
到1977年,德崇证券已经成了垃圾债券实质上的交易市场,不管你是想要买卖,还是想要发债,都得到这儿来。米尔肯更是行业里面的无冕之王,一个人就控制了25%的市场份额,可以说是一呼百应。几十亿美元的资金,一夜之间就能给你募集完毕。
手里有着这么大的市场能量,怎么才能把利润最大化呢?德崇证券把目光投向了并购领域。于是,它开始利用自己募集资金的优势,帮客户去并购别的公司。垃圾债券一入场,本来就已经热火朝天的并购市场更加疯狂了。
就在德崇宣布做并购业务以后,短短几个星期,市场上就发生了好几起并购案,背后无一例外,都有来自德崇公司的资金支持。后来,行业内人都把德崇的年会称为“捕食者的大会”,意思是只要大会一开,参会的人这么一勾兑,肯定就会有新的公司要遭殃。
三、狼狈为奸
金融圈,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无非就这么几个公司,数得上来的人物也就这么几个,怎么着都能碰到。不可避免地,与西格尔最早合作的那个套利人布斯基,遇见了米尔肯,两人开始搭上关系了。
之前西格尔和布斯基的合作,更多还是西格尔为布斯基提供一些并购案的内幕信息,再由布斯基操作股票,让西格尔的并购策略能够奏效,然后两个人再分股票交易的利润。可等到米尔肯和布斯基合作的时候,他们俩已经不满足于赚一笔股票买卖的价差,而是追求“一鱼多吃”、一举多得。
比如在马克萨姆集团并购太平洋木材的时候,米尔肯把相关的内幕信息告诉布斯基,让他提前囤积太平洋木材的股票,推高股价。这么一来,马克萨姆集团如果想要继续并购,要付出的成本就更大了。但是钱不够没关系,德崇证券帮你。
就这样,一起并购做下来,两个人光股票上的净收益就超过了100万美元,而德崇也获得了2000多万的融资费,当然了,其中也少不了米尔肯的高额提成。
除此之外,米尔肯还利用自己在垃圾债券市场上的地位,利用客户们对他的信任,通过操纵债券价格来为自己牟取利润,为此,甚至不惜牺牲客户的利益。
根据统计,1986年,米尔肯光从德崇公司就光明正大地赚到了5.5亿美元的收入,而从其他合伙公司里拿到的灰色收入,还有和套利人们合作得到的分成,更是难以估量。
四、大鱼落网
1985年5月,一封不起眼的举报信被送到了美林公司的合规部,举报说美林公司在拉美的办事处有两个经纪人在进行内幕交易。
“内幕交易”,这四个字让合规人员一下子警觉起来。他们马上查询了这两个经纪人的证券账户,只粗粗地一翻,就发现了四五起可疑的股票交易记录,都是正好卡在股价突然拉升之前买入的。再一看银行账户,在收款人一栏他们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坎贝尔。这个坎贝尔也是美林的经纪人,只不过人在纽约。
这就奇怪了,一个在拉美的经纪人为什么要给纽约的经纪人开支票呢?合规人员又调出了坎贝尔的账户信息。他们发现,在几项可疑的股票交易中,坎贝尔的买卖记录和被举报的这两个经纪人是高度一致的,而且在时间上总是更早一天。
根据这个线索判断,坎贝尔很有可能有内幕信息的渠道,然后又把这个内幕信息透露给了拉美的这两个经纪人。
于是,合规人员又把坎贝尔的客户都找出来,对他们的交易记录一一进行排查。结果发现,坎贝尔是跟着一个来自瑞士罗伊银行的客户做这些交易的。而且,这个客户每次的交易数量都高达几万股,大举买入、大肆卖出,那叫一个快准狠。
合规人员们意识到,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而情况也越来越复杂了。毕竟,合规部只管得了公司内部的员工,可一涉及到客户,而且还是外国客户,那就只能由政府来接手了。
当时证监会执法处的负责人刚上任不久,对市场上内幕交易盛行的现象非常忧虑,也把打击内幕交易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美林公司反映上来的这起案件,成功地引起了他的注意。
经过调查,这一系列账户背后,隐藏着的是叫丹尼斯·莱文的人,是德崇证券的一个投资业务员。1986年5月,莱文落网了,并把自己和布斯基之间的协定,交代得一清二楚。
而布斯基被逮捕以后,他果断地和政府签了认罪协议,干脆利落地就把西格尔和米尔肯给卖了。西格尔很快也选择了低头认罪。可是,最难啃的米尔肯却是油盐不进、软硬不吃。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不像其他人,可以通过把别人供出来,换取宽大处理。毕竟,已经没有比他自己更大的鱼了,他只能背水一战。
于是,米尔肯高价聘请了最优秀的律师和公关团队,把布斯基说成了一条疯狗,逮着谁就咬,而自己呢?一个不可多得的金融天才,他一手构建了垃圾债券市场,为中小企业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却无端地被牵连,成了受害者。
除此之外,媒体也到处煽风点火,试图转移人们的视线。原来,自打德崇证券和米尔肯被调查以后,市场就开始下跌。那些有被收购传闻的公司股票,还有垃圾债券的价格都来了个大跳水,不少投资者损失惨重。这个时候突然有消息说,那个被逮了的布斯基,竟然在消息公布之前已经清仓了,更气人的是,这个举动还得到了政府的批准。
于是,舆论的矛头指向了政府:你口口声声说什么打击内幕交易,结果呢?你让布斯基清仓了,这不就是最大的内幕交易吗?而且,调查来调查去,市场是跌了又跌,没完没了。这股市还开不开?这交易还做不做?这么多投资者的利益,又由谁来保障呢?
更糟糕的是,政府在调查西格尔供认的其中一起违法交易的时候,出错了,导致打官司时调查没做完,证据链还不全,只能紧急撤案。这一撤案,闹的是满城风雨。人们开始怀疑政府的办事能力,政府内部也对证监会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调查工作一度陷入了中断。
调查人员们心里很绝望,他们想,大概米尔肯就会这样逍遥法外了吧。但好就好在,时间是最好的战斗武器。政府能耗,米尔肯能耗,可是作为一家大金融机构,德崇证券耗不起。
在长期的拉锯战当中,德崇不仅承担了巨额的律师费和公关费,日常的运营也遇到了困难。最终,德崇内部达成了共识:认罪吧,再耗下去,公司就没了。于是,德崇同意接受政府提出的6项罪名,并缴纳6.5亿美元的罚款。
而德崇一认罪,米尔肯没了靠山和底气,也就不再负隅顽抗。最终经过五年多的漫长调查,1990年11月,米尔肯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6亿美元。
到这里,这起金融犯罪大案的核心人物终于全部落网,可他们联手掀起的并购狂潮,以及案件调查引起的波澜,却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自从布斯基认罪、德崇证券被调查以后,股市就一路下跌,光是1987年10月19日一天就跌去了22.6%,被称为“黑色星期一”。
作者|Tracy
编辑|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