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不仅是企业「什么企业可以出售碳排放权」
中国的一些能源相关企业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商业周期,这个周期表明,刺激计划以银行贷款的形式帮助经济是多么困难。
在冠状病毒大流行高峰期,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季度收缩了6.8%。在支持经济增长的诸多措施中,有关部门反复强调,银行需要向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发放更多贷款,而不是向国有巨头发放贷款。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加大了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力度,这最终将使中国在全球炙手可热的技术领域占据优势。但冠状病毒让银行和投资者对投资这种未经验证的技术更加谨慎,历史表明,任何想要参与这一增长机遇的民营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的近一半。在废物转化能源、太阳能和风能或氢燃料电池等具体技术方面,美国和欧洲的科学家普遍认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这有助于降低成本。
目前还不清楚哪种技术最终会获得广泛使用所需的规模。但中国正在尽可能多地尝试。政府希望非化石燃料在未来10年内至少占能源总量的五分之一,并计划通过减少能源进口来提高国家安全。
中国欧盟商会(EUCCC)能源工作组全国主席吉多·贾科尼(Guido D. Giacconi)几周前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是世界上最高的,但由于缺乏规划,而且总体能源体系十分僵化,因此在全国能源框架中没有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准则。”
中国在冠状病毒后,基础设施刺激计划已经更新,包括能源转移和储存项目。能源转型不再仅仅是脱碳和气候变化的首要任务,这是中国实现长期经济、政治和技术领导目标的一种方式。
平衡宽松政策和限制风险
对于想要参与这一增长的中国民营企业来说,进入一个合适的行业并不是成功保证。这是由于复杂的利益网络和不发达的风险管理系统,以及资本的转移。
首先是现金流的问题。
与国有企业相比,私营企业在再融资成本方面确实有这个劣势。尤其是在公用事业领域,资本支出相当高,杠杆也相当高。这实际上取决于企业如何从银行获得资金,以及如何结算来自对手方的应收账款。
中国的银行更喜欢向风险较小的国有企业放贷,它们需要自己赚取利润。对银行而言,拥有创新潜力、但技术基本上未经验证的民营企业风险太大,其中最大的是国有银行。中国主要的能源公司都是国有的。
招商证券研究与发展中心环境与公共事业首席分析师朱春阳表示,监管不健全导致许多公司借贷和扩张过快,直到中国当局三年前开始收紧对杠杆的限制。
中国《证券时报》上周指出,122只A股的股价低于人民币2元,低于每股9.47元的平均水平。其中几家是能源相关企业,比如神武集团的子公司,神武集团开发提高煤炭使用效率的技术,从工厂产生的废物转化为能源和氢气。万得资讯的数据显示,这两家子公司在2017年的顶峰时期,市值合计约为人民币610亿元(合87亿美元)。过去几周,该公司的估值在人民币10亿元以下。
总部位于北京的神武研究院院长助理兼科研主任阮丽明表示,资金短缺已迫使神武的许多项目暂停,银行说我们不符合贷款条件。该公司预计,如果能拿到5亿至10亿元人民币,那么至少有四个项目可以进行,允许新订单进入。
目前,这家拥有20多年历史的公司正试图生存下去,在全国范围内裁员,并与潜在投资者进行谈判,包括与政府有关的投资者。
这并不是说这些公司没有技术。他说:“问题是,你能找到一个好的财务模式,使这个项目能够持续、易于管理。实际上,很多环保公司在处理公私合作项目时,财务模式都失败了。有了适当的激励,国有企业集团可以很有创新性,因为它们不需要担心短期的财务约束。
国有企业更容易扩大规模
国有企业的存在是民营环境技术公司可能面临的另一个挑战。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惠誉国际评级(Fitch Ratings)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在公司债券发行中所占的比例今年第一季度上升至91%,而私营企业在公司债券发行中所占的比例从上一季度的11%降至9%。
冠状病毒让投资者变得更加谨慎,因此他们更倾向于持有国有企业的股票。去年,她表示,许多民营企业希望从国有实体的身份中获益,并让国有投资者控制企业,即便他们只持有少数股权。
对许多这类企业来说,未来的道路依然艰难。
对于一家民营环保科技公司而言,获得省级能源集团投资,帮助该公司在9月份获得了标普全球评级机构的“正面”展望。但在今年5月,标准普尔将其对如今的镇能锦江环境的展望下调至“稳定”,原因是“现金生成能力减弱,债务融资的垃圾发电(WTE)产品的杠杆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