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摩 推动债券市场开放的原因「推动了对外开放」
摩根大通2月28日公告称,9只符合资格的高流动性中国政府债券从即日起被纳入摩根大通旗舰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系列。相关纳入工作将在10个月内分步完成,在完全纳入后,人民币债券将达到指数10%权重上限。这将推动中国债券市场开放,预计可引入超过200亿美元的指数追踪资金。
与A股被纳入国际指数一样,人民币债券被纳入国际指数可带来被动跟踪资金,也意味着市场开放获得外资的广泛认可。国际市场三大债券指数供应商分别是彭博、富时罗素及摩根大通。去年4月,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率先开始纳入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在20个月内分步完成。中国债券加入该指数,预计将引入1000多亿美元的指数追踪资金。富时罗素去年9月称,中国政府债券市场在满足最高准入级别标准方面继续取得明显进展,中国将继续保持在潜在升级到市场准入水平2的观察名单上,并将在2020年3月进行中期评估后发布更进一步的信息。按富时罗素固定收益国家分类框架将国家的市场准入水平分为0、1、2,纳入其指数的国家债券至少要达到2的水平。有机构分析认为,中国债券“入富”只是时间问题。
央行此前表示,纳入国际主要指数是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的又一重大成果,体现了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地位不断提升,也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有利于增强指数的代表性和吸引力,有利于全球投资者更合理地配置债券资产。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债券“入摩”正逢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金融市场之际。外资鼠年以来对中国债市的投资保持净流入,以及中国债券成功“入摩”,显示外资对中国债券市场的信心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有境外机构分析认为,人民币债券具有较强的抗跌性,而疫情全球化扩散导致外资对资产分散配置的避险需求增加。
一方面,目前引入的境外投资者主要是中长期投资者,秉持价值投资者理念,注重全球资产配置,而对短期的收益波动及汇率波动不是特别敏感。另一方面,在全球低利率的环境下,全球债券“负收益率阵营”不断扩大,日本、德国等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均为负值,中国债券的收益率相比之下具有一定吸引力。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20年1月末,中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约100.4万亿元,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债券市场。央行积极推动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去年以来实施的措施包括:允许外资机构获得银行间债券市场A类主承销牌照、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RQ? FII)投资额度限制等。央行今年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继续扩大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备案入市,丰富境外投资者类型和数量。逐步推动境内结算代理行向托管行转型,为境外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提供多元化服务。
境外机构投资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量持续增加。相关统计显示,2020年1月,境外机构共达成现券交易超5570亿元,较上月增长17.4%;1月份,境外机构净买入量近550亿元,较去年上月增加2.5倍。有市场分析称,当前我国债券市场中的外资占比偏低,随着全球主流市场指数相继纳入人民币债券并逐步提高权重,预计外资将稳步、有序增持境内资产。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此文章为金融投资报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