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根据投资目标不同可以将基金分为「基金按投资品种分为」
基金投资的基础知识第3课:基金的定义、分类、适用人群(下)
前面上、中,我们说了基金的一些基础概念、公募基金的江湖,本节下集继续说私募基金的大家庭。
三、私募基金的分类
前面讲了很多公募产品,接下来讲私募产品,会更加复杂些。这里面,重复的部分就不讲了,重点讲私募差异化、独有的一些产品。
1、保险(寿险、年金险、健康险、意外险)
●寿险:对人的生命进行保障,如果被保人身故,保险公司直接赔付保额。
●年金险: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一次或按期交纳保险费,保险人以被保险人生存为条件,按年、半年、季或月给付保险金,直至被保险人死亡或保险合同期满。这里面的终身年金保险,亦称“养老年金保险”,或“养老金保险”。
●健康险:1)重疾险,主要是防大病,买了重疾险,如果罹患癌症、急性心梗等大病,达到理赔条件,重疾险可以直接赔付一笔钱,用于疾病治疗、术后康复、弥补疾病导致的收入损失等。2)还有医疗险,可以对我们的看病住院费用进行报销,类似于医保,但一般比医保报销的更多、也更全,可以大大降低我们的医疗费用压力。
●意外险:防范意外事件给人造成的伤害,例如车祸、溺水、烧伤烫伤、摔伤骨折、猫狗抓伤等。意外险的赔付有这样四个关键词“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和“非疾病”这四大要素。
另外,由于看到了海外保险产品兼具家庭财富管理与风险管理的功能,近些年有众多国内投资者还热衷于进行海外保险投资,如香港保险。但也一定要通过正规机构、正规渠道投保。
2、类固收(私募债、非标、不动产基金等)
●券商资管的小集合产品,或者说“限额特定资产管理计划”,是证券公司集合理财计划产品,采用套利、量化、定增、FOF等策略,也常常有非常不错的固收类产品。
●私募债:债券策略主要以债券为投资对象,以绝对收益为目标。这块标债产品,前面公募基金部分已经说了很细,底层资产的原理是一样的,这里不重复了,私募债只是在发行对象、发行流程、投资门槛、信息披露、投资限制等上面有些不同。
广义的私募债包括PPN、ABN和中小企业私募债,其中PPN(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和ABN(信托型资产支持票据),是在银行间市场面向特定的机构投资人发行的,发行主体本身的规模也比较大;而中小企业私募债是面向交易所市场中的合格投资者的,既包括机构投资者也包括合格的个人投资者,而发行人大多是比较难在公开市场募集到资金的中小企业。我们通常所说的私募债,多指的是中小企业私募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的期限3-5年为主,也有1-3年或着5年以上的私募债。
●非标产品,即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
该类产品早期的底层资产,主要是地产和城投(政信项目)两大类别。金融运作逻辑简单清晰,实际上是某项目或者某公司的借款,类似对银行借款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相比于其他高深复杂的标准化金融产品更简单易懂。但随着中央严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房住不炒、资管新规落地,以及金融去杠杆、刚性兑付的打破,非标产品违约也大量出现,近些年产品正在逐渐减少。
近几年还出现了,比如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股权 与另类项目、机构信贷(包括一些没有上市的实力强的交易对手的信贷)等。消费金融主要是小额分散资产包;供应链金融的产品主要是期限匹配的短周期产品,往往是一年以内的供应链应付款对应一年以内的产品档期;股权 与另类项目是一些长期限的夹层、并购开发、混合投资基金,期限稍微长一点;机构信贷,会挑选一些财务实力较强的交易对手、一些没有上市但优秀公司的借贷项目。
目前,头部地产、行政级别高的城投、头部消金等依然是可以关注的非标固收资产。
●不动产基金,前面公募基金部分提到过“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即公募REITs基金,主要投资的是经营权、不动产产权,收益都来自于未来较为固定的现金流;
私募部分,不动产私募基金属于集体投资工具,并且以房地产为投资目标物,而且它的特性亦近乎于投资房地产,投资人更能够收到租金与增值所带来的现金流及回报(这种收益型不动产基金和REITs原理一致)。更重要的是投资人无需实质持有不动产,在赎回期可以随时取回现金,因而流动性远较不动产优胜。
另外,房地产与其他资产市场相关性低,尤其在经济下行阶段,可以起到资产配置作用,能更好的应对市场的波动。
3、对冲基金(CTA、市场中性等)
通过对冲手段可以剥离或降低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β收益),获取α收益,使得投资组合无论在市场上涨或下跌时均有机会获取正收益,因此对冲基金往往追求绝对收益而非相对收益。
●市场中性策略,是股票多空的极端形式,通过同时持有同样市值/贝塔敞口的多头和空头组合,把市场风险对冲掉,股市上涨时选出比指数赚钱多的股票、股票下跌时选出比指数亏得少的股票,这样就可以不受大盘涨跌的影响,赚的是持仓中多头部分相对空头部分的超额收益,多头部分通常是量化选股。
●CTA策略即管理期货,以股指、商品期货、国债期货合约作为交易标的,通过量化模型捕捉价格动量的趋势性,简单来讲就是跟从趋势投资“追涨杀跌”,通过快速止损实现“亏小赢大”的局面。该策略比较喜欢波动大的市场环境,在市场出现明显的向上或者向下趋势的时候,有机会获得不错的收益,而且绝大多数CTA基金采取量化交易的方式。
●宏观策略是一种对冲基金策略 ,主要依赖基金经理对宏观经济的研究和判断,哪里有机会就投哪里,操作上多空结合,股票、利率、大宗商品、金融衍生品都可以投资。通过对各大类资产的多空轮动进行配置,穿越各类经济周期,攻守兼备,平滑波动风险。越来越多机构倾向于通过多策略、跨周期、全天候、优选大类资产等来进行配置。
●股票多空仓,主要是对同一市场、同一行业中选择两个近似股票,一般是做多看好的股票,同时做空看坏的股票,赚的是两者差价扩大的钱,实质上是对选股能力的放大。由于国内融券成本高、融券标的数量有限,所谓的股票多空策略大多做空的是股指期货。所以,股票多空策略基金还不多。
另外,还有事件驱动策略,就是利用对重大事件相关信息的分析优势进行的套利,包括定向增发、并购重组、参与新股、热点题材与特殊事件。这里不细说了。
4、股票基金(指增、量化多头、主动股多)
●量化指数增强:
量化指数增强基金,管理人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通过量化的方法,争取在指数系统性收益(Beta)的基础上创造超额收益(Alpha)。简单来说,指数上涨时,量化指增产品争取比指数涨得多,指数下跌时,指增产品争取比指数跌得少。具体策略有:量价策略、基本面策略、机器学习策略等。
●量化多头:
由指增产品衍生而来。它的特点是,与指数增强策略相比,不再有对标某个宽基指数的限制,不考虑基准的行业、风格等因素,通过放开对标指数的约束,可以更加灵活和全面地捕捉市场机会,选出更加接近真实阿尔法收益的个股组合,以获取预期更大的波动、更高的收益。
●主动股多:是基金经理通过对公司基本面和股价趋势的主观判断分析,投资于盈利增长更好、价值被低估的股票,从而获取收益的策略。它比较依赖基金经理以及投研团队自身的学术背景、认知能力、投资经验,交易频率通常比较低,追求在享有Beta收益的基础上获取更多的中长周期Alpha收益。股票多头是最主流的策略,约有八成以上的私募基金采用该策略。
其他策略:
●多策略:通常会将多种不同策略组合起来使用,这样可以避免单一策略在特定市场的局限性。由于不同策略之间的相关性较低,组合起来使用可以更好的降低组合整体的波动,从而获得更好的风险调整后收益。比如多策略FOF。
●私募FOF/MOM:
私募FOF(Fund of Funds),是基金中基金,即用母基金的钱投资于若干子基金。比如好买建立了两大类产品线:
一是策略优选FOF,从股、债,到CTA、中性等,建立了完整的各策略优选FOF,希望长期能使优选组合的业绩,位于同类三分之一附近;
二是目标FOF,从积极、平衡到稳健,构建不同的目标收益,通过跨资产(大类配置FOF)、跨策略(多策略FOF)、跨公私募、跨主观量化,集团队之力,希望在控制目标风险的前提下,依靠多元资产及策略的配置,实现目标收益。
另外,私募MOM(Manager of Manager),即管理人中管理人,是将资金分成若干份进行投资,把“管钱”变成了“管人”,将母基金的资金分成若干资产,分别交给不同的优秀基金管理人进行投顾管理,更多的是以选择基金管理人为主。
5、股权基金(母基金、天使、VC、PE、跟投基金、不动产基金)
私募股权基金(Private Equity),是指以非公开的方式向少数机构投资者或者个人募集资金,主要向未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最终通过被投企业上市、并购、股权转让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退出而获利的一类投资基金。
具体又包括:母基金、天使、VC、PE、跟投基金、不动产基金。股权已经成为资产配置中重要的一部分,往往给资产组合带来长期的更高超额收益;股权还可以穿越经济周期,二级市场较小影响一级市场资产价格,拥有比股票更低的波动性。不足就是,股权的投资周期比较长、投资门槛比较高一些。
另外,这里有个概念,GP类似于基金的管理层(比如黑石、凯雷),主要负责基金的具体运营,比如项目的投资和退出;LP类似于股东,是基金的主要出资方,比如大学捐赠基金、养老基金等这些投资人。
6、海外基金(类固收、股票、对冲、地产)
海外固收:海外高收益债、资产证券化、海外信贷、投资级债券、中资美元债等;
海外股票:港股、美股、欧洲股市、亚太股市等
海外对冲基金;
海外地产。
以上可以通过公募的QDII基金,或者私募基金去参与。
7、家族信托
家族信托非资管产品,而属于一种法律关系,高净值客户作为委托人与受托人签署信托合同建立信托法律关系,通常情况下还会委托第三方财务顾问负责为家族信托财产提供投资建议。除了家族信托委托人与受益人属于家庭内部成员外,负责持有信托财产的受托人、为信托财产提供投资建议的财务顾问、为复杂信托架构提供法律意见的其他专业人士(律师、税务师)均属于家族信托落地过程中涉及的外部服务主体。
不同的服务机构围绕一位高净值客户需求构成“N 1”服务模式,家族信托架构规划师则可统筹协调不同服务机构,理解高净值客户家族信托规划需求后与不同的专业机构沟通服务方案落地。
具有相对独立的“家族信托架构规划师”团队,团队成员可更全面了解高净值客户的家庭状况、家庭成员关系等背景信息,从法律、税务等专业视角为客户利益着想单独设计方案。该层面的服务团队,在服务客户时的出发点并非协助客户进行资产管理,而是解决客户的具体需求。以好买为例,好买·臻承家族办公室为专门聘请了律师团队背景,兼具境内外家族信托服务落地经验的团队,为高净值客户持续提供增值服务,帮助高净值人群做好“资产规划”和“财富传承”。
四、公、私募基金的差异:
公募基金采取公开发售的形式,比如电视、互联网等,向广大社会公众募集资金;私募基金采取非公开的方式,向少数特定对象募集资金。
公募基金投资门槛很低,10元甚至1元都可以参与投资,适合广大中小投资者。私募基金投资门槛很高,只有合格投资者能够参与投资,并且,私募基金管理人发行的产品,最低投资金额在100万元以上,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计划遵从合格投资者的规定。
这里补充一个关于合格投资者的知识点:
2018年的资管新规明确规定了,合格投资者需要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2)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3)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同时,还规定了,合格投资者投资于单只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30万元,投资于单只混合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40万元,投资于单只权益类产品、单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
之所以设定这么高的门槛,也是为了保护普通投资者。私募产品风险较高,需要有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能力才可以投资。
除了募集方式、募集对象、起投金额不同之外,公募和私募在运作上,也有一些区别。
1.费率、业绩要求不同。公募基金一般只收取固定管理费,而私募基金多采用浮动管理费方式,除了固定管理费外,还会提取投资者收益的一定比例作为管理人的业绩报酬。对公募基金来说,业绩仅仅是排名时的荣誉,而对私募基金来说,业绩则是报酬的基础,只有帮客户赚到钱了,基金管理人才有更多钱拿。这也决定了公募大多追求的是相对收益,目标是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私募追求的是绝对收益,因此对风控的要求更高。近年来,也有部分公募开始尝试浮动管理费的方式。
2.投资限制不同。公募基金在投资品种、投资比例、投资与基金类型的匹配上有严格的限制,而私募基金的投资限制完全由协议约定,一般都很宽松。比如,公募有“双十”限制,要求一只基金持同一股票不得超过基金资产的10%,一个基金公司旗下所有基金持同一股票不得超过该股票市值的10%,私募就没有这样的限制,投资灵活度高。
3.信息披露要求不同。公募基金的相关信息需要公开披露,而私募基金的相关信息只需向投资者披露,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常规信息,比如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净值、定期报告、重大事项等,公募和私募都需要披露,但监管部门对公募基金的信息披露内容和格式都有明确且严格的要求。此外,公募每日更新净值,私募通常每周/双周/月才公布一次净值。
4.持有人数量不同。公募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得少于200人(发起式基金不受这个限制),而私募基金的份额持有人数量则不得超过200人。
5.开放日设置不同。公募基金通常每个交易日都开放申购、赎回业务,封闭式基金、定期开放式基金和持有期基金例外。私募基金则只能在定期开放日才能申购、赎回,这和公募里面的定开基金相似。
小结,在这一节课程中,您学习了如下知识点:
●保险包含了寿险、年金险、健康险(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类固收包含券商小集合、私募债、非标、不动产基金;对冲基金包含管理期货CTA、市场中性策略、宏观对冲策略、多空仓策略等。
●量化指增、量化多头、主动股多是证券股票私募的主要形式。
●私募FOF是“基金中基金”;MOM是“管理人中管理人”。
●私募股权包含母基金、天使、VC、PE、跟投基金、不动产基金;海外基金包含海外债/股票/对冲基金/地产等资产;家族信托是属于一种法律关系,帮助高净值人群做好“资产规划”和“财富传承”。
●公募、私募基金在募集方式、募集对象、投资限制、信息披露、费率、流动性等方面有较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