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类机构最爱 债券通融「债券评级机构」
作者:愉小编 来源:愉见财经
距中国人民银行及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发布“债券通”公告已过去一个月。《证券时报》今天又爆出一个大料,称“债券通”将在7月3日正式开通,届时会在香港举行开通仪式。
目前央行上海总部已接受110家左右的境外投资者关于通过“债券通”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备案,其中,有20余家为此前已直接投资过境内银行间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其余80多家以基金等产品户为主。
将视角换去在港中资券商,他们会如何预期“债券通”对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哪类机构会更愿意借助这一通道投资境内债券市场?工银国际董事长丛林在接受“愉见财经”专访时分析,由于当前境内债券一般比欧美等地债券的收益率高,这可作为国际投资者提升收益和分散投资的良好选择。
丛林观察指出,2016年初,中央人民银行把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开放进一步扩大至境外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但境外投资者需要委托境内结算代理人,开户和备案的时间也较长。
由此丛林预期,“债券通”的安排提供更为直接、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渠道给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债券市场,因此,“债券通”对境外机构有一定吸引力,特别是对中小型机构而言。
在港中资持牌机构们也把已开通的“沪港通”、“深港通”,及行将启程的“债券通”视为战略机遇,以期抢占市场蓝海,扩大业务规模。以工银国际为例,丛林称,在“沪港通”、“深港通”业务基础上,再加“债券通”,对他们而言也可以进一步完善产品线、满足客户投资需求。
这些中资持牌机构本来就有母集团资源可依托,其长板在于背靠境内资源、架起两地桥梁。“在连接境内和境外投资者、服务境内及境外企业等方面深挖业务机会,在企业与个人跨境投融资业务领域,将单一的政策红利转化为多元化的业务发展机会。”丛林称。
值得一提的一项背景是,早年,香港主要功能是为境内企业融资、提供资金以及帮助海外投资者进入境内市场;时至今日,拥有内地背景的香港上市公司市值占香港市场股份总市值已超四成。
从丛林的观察来看,伴随着内地企业和投资人的崛起,在一级发行市场上,中资持牌机构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百花齐放,市场地位快速提升,直接挑战欧美持牌机构的话语权。
话题回到“债券通”。近日,央行公布《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管理暂行办法》,《暂行办法》规定,境外投资者可使用自有人民币或外汇投资内地债市。
《暂行办法》适用于“北向通”。“北向通”即指香港及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境外投资者经由香港与内地基础设施机构之间在交易、托管、结算等方面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投资于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而“南向通”(境内投资者经由“债券通”投资于香港债券市场)有关办法则另行制定。
从境内机构观点来看,大家预期短期内“债券通”规模可能较小,但债市中长期来看将受积极影响。
东方金诚评级副总监程春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受监管因素以及市场客观因素的影响,短期内“债券通”规模可能较小。一是监管层在加速“债券通”进程的同时,或有意识在开通前期主动控制“债券通”交易规模;一是相当一部分境外投资者对境内发行人及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了解相对有限,因此,持观望态度的可能性较大。
光大保德信基金认为,短期来看境外机构目前持有中国内地债券的占比偏小,其进入对内地债市影响偏中性,内地债市短期仍以当前基本面主导。长期来看,“债券通”开通之后,境外机构投资者会给中国内地债券市场带来新的增量资金,也有助于中国内地债市跟国际债券市场接轨。
广发基金观点认为,“债券通”的构建将促进人民币债券市场交易、结算等制度的不断完善,为更多海外投资者提供便利和友好的制度环境。从中长期来看,“债券通”对于丰富债市投资者结构、吸引境外资本流入等将会产生积极影响。
鹏扬基金专户投资部总经理分析,“债券通”主要会影响内地债券市场的供求关系。当前经济基本面逐渐利好债市,名义经济增速逐步回落,库存周期进入主动去库存的阶段,金融去杠杆制约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广义信贷增速回落,“债券通”趁着这一时机推行,助力下半年债券市场的基本面支持。债券通带来的债市流动性好转同样有利于内地利率水平的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