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获债券市场高评级究竟值不值得投资「阿里巴巴市值」
双十一之后的11月13日,阿里巴巴宣布在海外发行发行高级无抵押债券,以偿还2013年的一笔80亿美元的海外银团贷款。14日下午,标准普尔和惠誉给予阿里巴巴债券的信用评级为“A ”,穆迪为“A1”,三者等级相同。是当前评级最高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当然也有不少声音对阿里的评级有不同意见,评级机构究竟如何为阿里打分的呢?
虽然双十一之前阿里内部对外界一直表达“不比数据”,但双十一对阿里的意义却远大于简单数据。成交量对于双十一已经不再如过去那般重要。全天移动端消费比例大于40%代表未来用户的消费模式,市场也基本认可了阿里过去两年来在移动端的布局,而菜鸟物流的布局,使得今年双十一物流未出现过往大量拥堵事件,也代表了阿里整个电商生态的逐渐成熟。有双十一良好的综合数据,阿里发行债券以及三大评级机构的优质评级,也就是顺其自然的事了。这也是阿里在双十一刚刚结束就宣布债券融资的最主要原因了。
除双十一原因之外,阿里此次高评级还有两大因素即大数据和蚂蚁金服。
过往我们讨论大数据总是片面提出某平台数据之多,诸如搜索数据、社交数据、浏览数据等等,但铁哥还是要强调,单一属性平台的数据是很难称之为大数据的。或许单个平台拥有海量用户,每个用户都在源源不断创造数据,但单一属性平台数据往往是单维度的,很那甚至是不能有效反应单个用户的真实的信息。只有充分具备多维度数据,用户的信息才是最精准的。
因此我们再回头看阿里,阿里多年以来积累了中国最大的电商购物数据,而同时又有新浪微博的社交数据,优酷的视频浏览数据,高德的导航数据,UC浏览器的移动端数据的支持。也即形成以用户购物数据为核心的,其他综合数据为辅的多维度数据,这是真正的大数据。
我们过往所谓的精准营销其实都是半精准状态,基本是基于搜索以及浏览习惯所得。该数据分析结果只能在某个角度反映用户对某产品是否有兴趣,而对于是否有购买力或者购买冲动则无能为力。这也是当前所谓精准营销转化率过低的主要原因,即有兴趣不等于能购买。
而阿里大数据基本以及获得单个用户多维度数据,不仅可判断用户兴趣点所在,更可根据过往购买历史判断用户购买力。接下来以购买力为核心的精准营销或许才是主流。
与此同时,大数据也将会在接下来的C2B模式中发挥重要功能,其核心还是多维度数据。用户的喜好以及购买力为厂家的定制个性化服务提供主要参考功能。
而与此同时蚂蚁金服也将会在金融领域为阿里业务保驾护航。
其一,支付宝的线下布局加速阿里整个O2O进程
支付宝已经与多家线下便利店达成合作,消费者线下购物可通过手机支付宝直接买单。支付宝也由此担当了阿里O2O布局的先锋军角色,即加速阿里的线下布局。接下来阿里会以支付宝为推进器,将线下本地服务商家归纳其阵营中,以淘点点作为线下服务分发系统,以此来不断完善自己的电商规模。
O2O模式的本地生活服务经过团购网站多年的经营比拼,用户习惯以及规模基本已经形成。而阿里以流量以及支付便捷直接切入,相信会有人紧张的。
其二,余额宝的保驾护航
支付宝作为最大的在线支付系统,如果仅仅作为支付工具是有风险,现实的用户不可能过分依赖工具化产品,只要市场出现更便捷工具,就会有用户出走的风险。而余额宝则将这种风险降至最低。
作为理财工具的余额宝不仅有较高的收益率,还颠覆过去传统理财方式不透明的问题,更重要是余额宝不再仅仅是一款支付软件,还是用户的理财工具。在理财以及工具的双重保障之下,支付宝的用户出走可能性极大降低。接下来才会继续在支付、数据等多方面继续为阿里提供必需的动力。
阿里此次获得三大评级机构的高评级,一方面得益短期的双十一的良好数据,另一方面自然也是着眼在阿里长远发展。
此次债券融资阿里表面目的是希望用远低于银团贷款的债券融资,有效降低该集团的财务成本,提高其资金使用效率,平衡其本身的财务结构。但更深意义上讲,阿里也已经逐步开始摆脱传统的融资渠道,以优质现金流以及债券市场的高评级,将自身资本需求完全在自己可控范围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