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有国债期权吗「控制国债规模的必要性」
市场对长端利率风险管理需求持续回升,推动了海外国债期权交易的进一步活跃。海外国债期权产品发挥了重要的避险功能,但我国的国债期权市场依然空白。虽然国内交易所国债期货和银行间市场利率衍生品正在飞速发展,但目前已有的债券对冲工具所能发挥的作用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满足投资者更多元、更精细的风险管理需求。因此,有必要加快推动国内国债期权合约上市,进一步健全我国债券市场的风险管理体系。
国债期权已经成为海外金融市场重要对冲工具
海外金融市场的主流期货品种一般都有配套的期权产品,二者相辅相成,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风险管理需求。在利率衍生品方面,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海外场内利率期权市场已经较为成熟,市场规模超过了场内利率期货,占据了全球场内利率衍生品市场的大半江山,是非常重要的利率风险对冲工具。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截至2021年9月,全球场内利率期权名义未平仓金额为45.35万亿美元,占场内利率衍生品规模的57.35%。在场内利率期权中,短期品种是主流,截至2021年9月,名义未平仓金额为44.77万亿美元,占利率期权规模的98.7%,其标的资产是一年以下期限的利率期货,标志产品是CME集团的欧洲美元期权。国债期权则属于长期利率期权,是指挂钩交易所的国债期货合约,规定买方有权在未来某一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入或卖出国债期货标的的场内标准化产品。目前较为活跃的国债期权品种是CME集团的10年期美国国债期权和5年期美国国债期权,其对应的国债期货合约也是全球范围内最为活跃的利率期货品种。
在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持续复苏、通胀明显攀升的背景下,多国央行都开始放缓扩表,甚至直接步入加息通道,导致利率波动明显,对利率风险管理需求的回升推动了利率期权交易,特别是长期品种的进一步活跃。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场内利率期权日均交易量名义金额为1.2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0.44%,其中长期利率期权日均交易量名义金额为1110亿美元,同比增长82%。长期利率期权交易活跃度增速明显超出场内利率期权整体增速。
与海外国债期权市场日渐壮大相比,我国国债期权市场一片空白。随着国内债券市场的发展,利率风险管理需求将更加多元化,完善场内债券对冲工具的产品体系、上市国债期权的必要性逐渐凸显。
第一,上市国债期权可以弥补现有产品不足之处,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利率衍生品市场功能。目前,国内债券市场对冲工具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交易所市场的中金所国债期货,另一类是银行间市场的利率互换、利率期权、债券远期、债券借贷等。交易所的债券期货和银行间的利率互换、债券远期等不含期权的衍生品只能管理资产价格绝对水平的单一方向变动风险,而无法像期权工具一样管理多种方向的资产价格变动风险。由于在给定行权价的情况下,期权价值反映了时间、远期利率以及标的资产波动率的信息,故期权除了可以管理价格单一方向变动的风险外,还可以管理资产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虽然国内银行间市场已经推出挂钩LPR利率和利率互换的期权品种,但更多是用来对冲中短期利率的波动风险,市场依然缺乏对冲长期利率波动风险的工具。因此,有必要推出国债期权,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管理债券价格中长期的波动风险。
第二,国债期权具有一些独特优势,可以丰富投资者的交易策略,更好地满足其多元化、精细化管理利率风险的需求。不同于期货工具只有唯一的市场价格,期权合约通常是按照执行价格间距,在基准价格的上下各安排若干个执行价格的合约,这样就使得投资者可以在若干个明确的价格区间内,更精细地管理利率波动风险。例如CME集团的国债期权合约,就是在平值期权上下各挂出30—100个合约,供市场选择。此外,投资者还可以通过对行权价、到期日、买权或卖权、看跌或看涨等要素进行灵活安排和组合,来构建丰富的交易策略。更可以利用期权工具盈亏非线性的特征,将最大亏损控制在期权费水平,使策略做到亏损有限。这些都是期权工具灵活性的体现。国债期权上市后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个性化、定制化策略的选择,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而这些都是期货、互换等线性结构工具无法实现的。
第三,上市国债期权是完善交易所利率衍生产品体系的重要一环,有助于改善债券市场的定价效率,并为场外利率衍生品提供定价参考。综观国际金融市场,期权和期货产品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衍生工具,二者功能无法相互代替,而是相互配合、相互联动,通过套利套保等交易行为促进彼此的流动性,并进一步提高债券市场的定价效率。此外,国债期权属于场内工具,其公开竞价和集中清算的交易机制使得市场参与意愿更高,价格形成也更准确、更透明,能够为场外期权类利率衍生品定价提供更权威的参考。由此可见,若能填补国内国债期权的空白,则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债券市场的风险管理体系,提升债券市场避险工具的定价和使用效率,更好地发挥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
综上所述,加快推动国内国债期权上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维护我国债券市场的长远发展。(作者单位:建信期货)
本文源自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