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债券违约企业数量「债券违约与估计暴跌的关系」
由于A股上市公司代表了中国最优秀的企业,这些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体企业盈利和现金流水平的恶化,这会影响偿债能力。
已经有评级机构对于企业偿债能力做出反应。年初至今,国内评级机构中诚信国际已经将债券发行人主体评级下调33次,这一数据在去年全年仅为17次。如今,2016年才只过了1/3。
企业信用状况的恶化势必给当前的债券市场蒙上一层阴影。2016年中国已经发生多起信用违约事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5只债券违约,其中仅有8只完成兑付,其余17只依然悬而未决。这其中著名的违约案例包括山水水泥、南京雨润、东北特钢等。东北特钢连续4只债券违约,本息合计近35亿元,2016年还将有16亿元债券到期。自2014年“超日债”违约事件以来,中国债券市场出现较大规模违约,今年是头一次。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没有像以前一样进行大规模救助。从市场的角度看,值得肯定。去除政府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让定价回归市场,利率正确反馈市场供求,这也是近些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强调的价格改革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这反映在市场上,就是债券投资人的投资风险。
有风险意味着可能的损失。投资人要求必要的回报来弥补其风险承担。4月以来,中国债券市场的信用利差呈现扩大趋势。从兴业固收行业信用利差指数来看,2016年初至今,各行业信用利差急剧上升。以机械设备行业为例,到4月末,这一指数上升超过30%。
虽然目前的数据还不能说明未来违约的债券到底会有多少,信用利差会继续攀升到多高的水平,但投资者已经对此保持警惕,以防踩雷。
在一级市场方面,多家投行人士表示,券商已然抬高项目门槛,要求主体评级在AA级以上;部分券商甚至拒绝接受民企项目,因为担心其违约风险过高。
二级市场方面,大成景荣保本混合基金拟任基金经理黄万青表示,随着刚兑预期的逐渐打破,信用利差会进一步扩大。他还表示,二季度建仓策略将倾向于保持较低的久期和杠杆,直至收益率和信用利差接近合理水平再加大配置力度。
近期公布的官方以及财 新4月PMI指数,都反映了中国经济在经历一季度的天量信贷刺激后,经济数据开始趋于冷静。投资者对于债券市彻是应该保持一定的谨慎和冷静。尤其是当前债券市场存在大量杠杆的背景下,中泰证券此前的报告认为,中国债券市场的杠杆大约在1.56倍。在信用风险加速暴露的时候,杠杆会加速债券价格下跌速度。
数据统计显示,到今年末,在岸市场债券有3.7万亿元到期。受制于目前的大背景,未来债券市场违约压力不容小觑。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剖析了中国企业的债务问题。
1.中国今年一季度的新增人民币信贷投放达到4.61万亿元,超过了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的最高水平,此前的高点是2009年第一季度的4.59万亿元。
其中1.5万亿流向了房地产,占比约30%,这1.5万亿中又有67%为个人购房贷款。
2.不同于传统的国企/民企的分类,Natixis将中国企业债务分为新部门和旧部门,新部门包括航空、消费、医疗健康、可再生能源、旅游等等,旧部门包括化工、能源、基建、材料金属、房地产等。
金融危机以来,尽管中国企业整体杠杆率缓慢攀升,但旧部门的债务负担明显要高于整体水平,相对于新部门,杠杆率差距尤为巨大。
3.另一方面,企业的利润增速近两年来快速放缓,以EbitDA(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为标准,旧部门的利润增速下滑地更剧烈,增速只有新部门的三分之一,这令旧部门更加难以偿还债务。
4.利润恶化导致企业偿付能力被削弱,现金流无法覆盖利息开支的企业数量从2010年的约8%提高到18%,同样旧部门的情况要比新部门更严重。这意味着很多企业只能借款度日。
5.Natixis还提到,房地产企业的债务压力尤为沉重,利润不能覆盖利息开支的企业数量超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