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债基金为什么跌「短债基金为什么不能全部取出」
一边是短期理财基金面临整改大限,资管规模明显回落,另一边却是短债基金火得一塌糊涂,资管规模连上新高峰。两类基金仅数字之差,为何差异如此之大?投资者又该如何选择两类基金产品?
尽管在2017年下半年以来,短期理财基金规模出现爆发式增长,规模从2000亿元左右增至6000亿元以上,但2018年三季度增速已经出现明显下滑。据好买基金依据2018年基金年报统计,截至2018年底,中银基金、广发基金、汇添富基金等25家公募公司的短期理财基金规模合计5739.85亿元,其中,博时基金、兴银基金、海富通、华安基金等4家基金已经将麾下短期理财基金“清零”。目前这类基金持有规模最大的3家公司分别为广发基金(750亿元)、中银基金(约680亿元)、汇添富基金(680亿元)。
相比较来说,短债基金在2018年一路顺风顺水。从新发基金情况看,2019年新成立的短债基金“吸金”已达100亿元,成为2019年最火的基金品类之一。从存量基金看,截至2018年末,嘉实超短债、平安短债及广发安泽短债等基金规模已跃升至100亿元以上。嘉实超短债基金2018年底存量规模达到250.95亿元,进入2018年单只公募基金(除去货币及短期理财)规模前十;平安短债基金也以167.36亿元规模进入30强,广发安泽短债基金四季度末规模115.93亿元,名列2018年单只公募基金前50强。
为什么会出现冰火两重天的情况?有产品自身的因素。短期理财基金与传统货币基金一样,均属于国内货币基金的两个品类之一。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龚丽蔚认为,传统货币基金流动性强,基本可以做到T 0、T 1到账,而短期理财产品则流动性相对较差,产品存续期内一般不可以赎回并且申购门槛较高。
在投资标的上,2012年下半年开始才陆续发行的短期理财基金,在进入市场的前2年里,投资标的集中在现金类资产,2012年和2013年持仓占比均超过70%,债券类资产的投资比例仅20%左右。2014至2017年间,现金和债券类资产的占比不分伯仲,投资占比均在40%以上。2018年,货币政策实质性宽松,资金利率下行,加上监管对投资范围和比例的限定,债券资产投资比重明显增加。截至2018年9月末,短期理财资金投资债券资产比重达到72.82%,现金类资产投资占比大幅降至27.89%。
而短债基金属于债券类基金,投资标的主要集中于债券资产。近年来由于债市走强,债券配置比例上升,截至2018年9月末,短债基金资产配置中债券占资产总值比重达到91.51%。从具体投资情况来看,短融券配置比例最高,达到45.11%;其次为同业存单,占比18.03%;中期票据居第三,占比为12.21%;金融债和企业占比分别为6.68%和5.12%,其余资产配置比例则均在5%以下。
从定义可以看出,两者虽然名字很像,但投资标的、申赎风格、工具性特点有很大差别,收益情况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另一大因素来自监管影响。继2017年12月份基金业协会和基金评价机构取消货币基金规模排名后,2018年12月基金业协会召开基金评价业务座谈会上,提出基金评价机构应淡化对公司管理规模的关注,不再公布包含短期理财基金规模和排名数据,基金管理公司也应不再通过各类渠道宣传短期理财债券基金的排名及收益率,延续了此前监管层货币基金控规模的思路。.
针对短期理财基金,监管部门已下发《关于规范理财债券基金业务的通知》,要求短期理财债基整改分为固定组合类理财债券基金和短期理财债券基金两种,每半年需至少下降20%。
龚丽蔚表示,之所以短债基金规模暴增,一方面是由部分短期理财及基金转型而来。短期理财基金受到监管影响,相关产品将加速转型。未来短期理财基金预计将向短债基金分流或退出,最终将逐步淡出金融市场。
2018年12月底,兴银基金上报的兴银双月理财债券基金变更注册已经获得证监会批复,这是业内首只获批的短期理财基金转型为债券基金案例。随着整改大限到来,未来更多的转型案例将会诞生。
另一方面,从业绩看,短债基金业远好于短期理财基金,也是“吸金”手段。Wind资讯显示,2018年全市场短债基金平均年化回报5.11%,短期理财基金平均收益仅为4.7%左右,货币基金平均年化回报为3.57%。金牛理财网分析师宫曼琳表示,综合来看,短债基金受益于债市走牛业绩优势明显,这是其规模和发行持续向好的重要原因。投资者在选择短期理财基金时要注意其转型期限和整改方式,尽量避免在其压缩规模过程中大规模申购,带来难赎回等不利结果。而选择短期债基则要更多考虑债市本身和资金面等影响。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