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投资者的第一本金融学常识书「一本书读懂金融常识书籍」
彭兴韵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本文选自彭兴韵教授所著《金融投资学通识》之前言(未编辑版)。
培根说:“不要爱惜小钱,钱财是有翅膀的,有时它自己会飞去,有时你必须放它去飞,好招引更多的钱财来。”培根道出了理财的真谛:投资理财就是把钱财放出去“飞”一会儿,日后带着本金和回报“飞”回来。
在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固然仍有人视“钱财如粪土”,怡然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更多人则希望,通过金融的打理,改善自己的财务状况。利用金融来规划未来与人生,与道德无关,通过才智让生活更自由,既不是抢劫,也不是偷盗,再合情理不过。
中国已经进入了老百姓投资理财意识觉醒的年代。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老百姓有了更多的结余,日益增多的庞大储蓄资产,需要多样化的资产配置,而不是像以往那样,把钱压在箱底或全部存银行。近些年里,政府也一直在倡导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这里的“财产性收入”,通俗讲,实际上就是通过理财而增加的收入。
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化、金融结构的多元化,股票、基金、银行理财产品、债券甚至五花八门的结构化产品,已进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老百姓对多样化的资产配置,不仅有着迫切的现实需要,也有了实现的条件。
然而,投资理财,尤其是较高风险的投资理财活动,不仅专业性极强,也是对心理、情绪和人性的考验。投资需要专业分析、前瞻性判断和大局观,也需要艰难地克服人性中的诸多弱点,否则,理财就会蜕变成纯粹靠运气的赌博式的投机。因此,尼尔·弗格森在《货币崛起》中就曾指出:“世界金融市场一体化越强……金融知识丰富的人机会越大,金融文盲趋于贫困的风险则更大。”
老百姓投资理财意识的觉醒,同时也对金融投资方面的知识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尽管中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开设了“金融学”这样的热门专业,但以培养“金融专门高级管理人才”为目标的金融与投资学知识体系,充斥着数学模型、概率统计,这种“火箭般”的“科学”,令人望而生畏,它们既高深,又常常与实践脱节,并不太适于普罗大众的阅读和学习。我始终觉得,在国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之际,作为一名研究者,有责任让金融学具有普惠性。
《金融投资学通识》这本书就是直面老百姓的金融与投资通识性读物。
本书有何特色呢?
先讲一个鼠小妹做松饼的绘本故事。有一天,鼠小弟请来了大象、松鼠、兔子、猫等,它们要吃鼠小妹做的松饼,但大象要吃香蕉松饼、松鼠要吃核桃松饼、兔子要吃胡萝卜松饼、猫要吃鱼松饼。开始,鼠小妹很为难,但她灵机一动,说:“我得做点不一样的松饼”,最终,她分别做了香蕉状、核桃状、胡萝卜状和鱼状的松饼,满足了“众口难调”的要求。
金融与投资学也可做出“不一样的松饼”来。针对普罗大众多元化的知识层次、多样化的金融与投资知识需求,我们需要改变学院派教材对知识的表达和呈现方式,但又要涵盖最基本的、经典的金融与投资理论,就像鼠小妹既要满足大象、兔子等等对松饼的不同要求,同时又不改变松饼的实质。因此,在《金融投资学通识》这本书中,我从读者的立场而不是从教师的角度建立叙述风格,让读者对金融与投资知识更有亲和感、场景感和立体感。本书没有采用那些让人如坠五里云雾的公式和数学模型,而是将金融与人们耳熟能详的生动故事、日常生活融合为一体,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你会发现,学习金融与投资,原来不仅可以如此轻松,还可以如此有趣。
我始终秉持的理念是:简单是美!
总体来说,写给普罗大众的这本金融与投资通识通俗读物,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有趣。
大学里的金融与投资学教材,复杂的数学模型让许多学生读起来“乏味”,正是那一堆又一堆的公式,让许多人觉得金融投资学“太难了”,浇灭了他们学习金融与投资的兴趣。本书则通过人们所熟知的故事,聊天式地简释了金融投资学里的原理与概念,读起来不仅有趣,而且在“故事”的重新解读中领悟到那些原本“高深”的金融与投资知识。
比如,正统金融与投资学里的“尾部风险”,一般读者听起来就会摸不着头脑。本书用曹操兵败赤壁的故事来解释这样一个金融统计学上的概念。通俗地说,人们认为不太可能发生的事,偏偏发生了,而且还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就是“尾部风险”。
为什么曹操兵败赤壁是一个尾部风险?当时,庞统给曹操献了连环计,将曹军停泊在长江上的战船钩连在一起。对此,程昱曾提醒曹操,将战船钩连在一起,一旦周瑜用火攻,问题就大了。可曹操认为,周瑜用火攻,必借助东南风,可在隆冬季节,北半球刮的是西北风,不会有东南风。在曹操的眼里,隆冬季节刮东南风,是不可能发生的,周瑜火攻并不占据“天时”。因此,他并没有听从劝告,直接将隆冬季节刮东南风的可能排除在决策之外。结果,曹操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终究发生了,隆冬季节的东南风,让曹操兵溃于赤壁。后来人们常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本意却道出了金融与投资的一个重要风险:尾部风险。
再比如,书中用守株待兔的故事说明了启发式决策的危险性,用小儿辩日的故事说明了人们面对同样的信息总会有不同的判断和结论,用刘备借荆州来简释信息不对称及其后果,等等。总之,从金融的视角重新解读历史与寓言故事,又从历史与寓言故事中解释金融与投资的原理,让金融与投资学鲜活起来。
第二,有料。
《金融投资学通识》这本书内容饱满,素材丰富多样,对金融与投资知识的阐释是立体的、全方位的。不仅有历史视角,通过金融简史洞悉金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不同金融机构、市场与金融工具的产生中理解它们对老百姓的投资理财有哪些不同的功用;而且还从一个个具体的、简单的现实生活事例中逐渐引出原本是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将读者带入现实丰富的金融与投资活动的场景中。为什么许多人会在投资理财中上当受骗?为什么上了一定年纪的人买不到健康或重疾险?为什么保险公司对上一年没有出现双方事故的车主在续保时会优惠?在投资理财中有没有被他人带过节奏?有没有因过度自信而出现控制幻觉?有没有在赚钱时对自己的“高超能力”窃喜,亏钱时哀叹“财运不好”之类的“归因偏差”?利率上升的时候,债券价格会下跌、债券基金的收益会很不好?决定股票价格长期趋势最基本的因素是什么?如此种种的理财问题,不一而足,在本书中都有深入浅出的解答,而且都有现实的案例或故事的佐证,可谓“干货”不少。
第三,有用。
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
人们学习任何知识,总是要来指导实践的,正所谓“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更何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金融投资学不是躺在故纸堆里的玄学,而是实实在在的致用之学,学习金融投资学,无非最终要为投资理财服务,而不是在与朋友们聊天时,夸夸其谈这个模型、那套理论,显得高深玄虚。有用的金融投资通识,不仅要帮助读者掌握和理解基本概念,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厘清投资理财的思路、建立一套体系化的分析框架。
是故,本书更强调,读者在掌握与理解金融投资一般性原理的基础上,更应该能够灵活地应用于投资理财的实战之中,进而,实践性与应用性所占有的地位,在本书中就远甚于理论介绍。
金融与投资的基本原理,或许可以在一本不太厚的教科书中就可以得以完整地介绍,但金融与投资的实践则是变化多端。虽然投资理财的实践变化无穷,这一时期与别一时期环境各异,但好在“万变不离其宗”,这里的“变”,就是指人们面对的理财工具、内外环境的各异,“宗”无非就是“收益、风险、流动性”等金融与投资的内核。当然,我们期望的“有用”,并非简单的操作指南,而是围绕“收益、风险”等方面的分析精华。立足于此,对学院派从数学模型中推导出来的金融投资理论,本书只做了非常简单的介绍,而对投资大师们在实践中悟出和总结的经验(或说是从实践中总结的“理论”)则着墨更多。比如,对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与价值投资原理、费雪的价值投资理念的发展等都做了较详细的介绍,这些对老百姓来说更具有启发性。它不仅仅是投资分析的技巧与艺术,更给了我们一架望远镜和显微镜——在宏观上,透过金融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经济与社会发展;在微观上,通过金融可更通透地看穿人性和心理,更理性地规划金融和投资。
在这里,我想借用金庸《笑傲江湖》中风清扬的一段话,来说明金融投资原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令狐冲在华山绝顶面壁,风清扬传授他“独孤九剑”时说:“学他的剑法,要旨在一个‘悟’字,决不在死记硬背。等到通晓了这九剑的剑意,则无所施而不可,便是将全部变化尽数忘记,也不相干,临敌之际,更是忘记得越干净彻底,越不受原来剑法的拘束。”“招数是死的,发招之人却是活的。死招数破得再妙,遇上了活招数,免不了束手束脚,只有任人屠戮。”风清扬继续说:“活学活使,只是第一步。要做到出手无招,那才真是踏入了高手境界。”这即是说,在实际的江湖对决中,需要化有形于无形,临敌应变,而不是按照“剑诀”花式表演,否则,那就万难制胜了。但须知,关键在于,能够把剑术忘掉的前提,是先要学会、背诵剑诀。金融投资又何尝不是如此?在能够独立做出任何金融投资决策之前,都得需要理解金融与投资的“剑诀”。
现在,就让我们开启一段有趣、轻松的金融投资通识之旅吧!
↓ 可点击下方图片进入购书链接
《金融投资学通识》
作者:彭兴韵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设立于2005年,原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实验室”。这是中国第一个兼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国家级金融智库。2015年6月,在吸收社科院若干其他新型智库型研究机构的基础上,更名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2015年11月,被中国政府批准为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之一。
本公众号独家文章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如若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文章标题文字和内文文字(包含文末责任编辑)禁止二改!否则一经发现,将追究相关责任,谢谢理解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