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债券和房地产之间的关系「房企发债」
面对债券,房地产商们的情绪,颇为复杂。
复杂到有些暧昧,复杂到有点不透明。
在房地产领域,债券曾经是个好东西,因为它能帮你融到钱开发新项目,但是债券现在也可能是一个麻烦,因为它到期了总是要还的。
融到的钱总有成本,当融资的通路越来越窄,当市场赚钱的可能越来越低,债券有时候就成为了烫手的山芋头。
六条跟房地产债券有关的消息这两天关于房地产的消息多了些,特别是那些地产大腕们的消息。
表面的从容,并不能掩去内心的慌乱。过去的一年时间,房地产企业们都在撇清跟那些已经爆雷企业的相似之处。不幸的是,爆雷企业的阵容还是在逐步地扩大。
有一则消息是融创的,融创计划对一笔回售债券展期。对于一家颇具实力的房企而言,这似乎有点不大正常。
融创中国在3月24日有一则消息:本金40亿元的“20融创01”可回售债券计划展期,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将为这笔债券提供无限连带责任担保。
关键问题还在于展期。披露的初步方案显示:融创推迟还款的期限是希望延长到两年,除此之外,首二十日先支付利息,然后每季分期偿还本金。
不但展期需要两年,而且本金的偿还方式也不大令债权人满意。
这笔40亿元的人民币债券,原定4月1日要赎回。
这一消息传出后也引起了诸多的猜测。
不管怎么样,40亿元的人民币债券,已经让融创感到了准时偿还的难度。
商业汇票,理财产品,房子交付,等等,都不如债券让房地产商焦虑,因为这是很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情。
再来看看另几家高调买进自家债券的房企。
3月19日,新城控股公告称,部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以市场化方式在二级市场购买新城控股发行的公司债券,购买总规模不超过2000万元,购买时间为2022年3月21日至2022年6月20日。
3月21日,旭辉控股公告,公司董事陈东彪及杨欣拟购买总规模不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的本公司债券,购买时间在2021年度业绩公告之后。
3月23日,深交所披露,碧桂园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将按照交易场所交易规则,以市场化方式在二级市场购买碧桂园地产公司债券,购买总规模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含此前已公告的人民币2000万元),以维护公司债券价格的稳定。
这应是一次护盘行动,碧桂园方面应当是认为公司债券被低估了,于是有的高管出手护盘的举动。
一般认为购买自家债券有利于市场增强信心。一方面卖楼更踏实,另一方面再融资也有可能。
从4月到7月,是房地产债券密集到期的时间,这应当是一个艰难的时间段,不知又会有哪一家房地产企业被逼承认扛不住。
在债务面前焦头烂额的恒大,3月22日召开了一场投资者会议,有一个重要的表态:7月底前出台重组方案,尽最大努力保交楼。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公开:境外直接债务折合227亿美元。
前者应当没有新信息,重要的在于又一次表态。后者是一次较为明晰的公开。
富力地产在偿还债券方面也有新的动态。
最新的消息显示,富力地产拟在4月7日到期日支付发行规模为19.5亿元的“16富力04”全部利息,本金则分期兑付,展期为一年。
虽然政策不断放松,但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回暖还需要时间,一方面是部分房地产企业债务影响深重,第二方面是购房者购买力不如前些年。
楼市与股市这两个跷跷板,从近段时间看都没有翘起来。大家反而对增加收入的期待很高,毕竟这两年多的疫情持续,收入受影响的人应当有一些。
两条跟楼市有关的消息今天看到两条消息,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条消息是,全国人口增长最好的城市是哪一个?答案是成都。2021年,成都以24.5万人的人口增量,排在全国主要城市之首。在这个大背景和大基础之下,有一个结论:成都是全国楼市回暖最明显的城市之一。不仅一手房而且二手房,都可以叫做回暖。
不过像成都这样,原先价格水平比较低,而且又对人口有吸引力的城市,放在全国并不多。
一条消息是,3月23日,哈尔滨市宣布废止2018年出台的限售政策。限售的威力明显比限购弱了很多,但是这条消息没想到有那么大的轰动效应。哈尔滨的这一举措算是拔得了头筹:2022年,首个解除限售令的城市。
其实老百姓口袋里有钱,以及开发商有开发的热情,这才是楼市真正回暖的开始。
从目前看,离回暖还是有一段距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