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债指数指标「中债综合指数说明什么」
中债价格指标体系已发展成为完整反映
人民币债券市场价格和风险状况的市场基准指标体系
为促进市场透明度与流动性的提高,满足市场成员债券投资管理的需要,借助中立地位与资源优势,自1999年中央结算公司开始编制和发布中国第一条人民币国债收益率曲线。16年来在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和市场各方参与者的支持下,通过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完整反映人民币债券市场价格和风险状况的中债价格指标体系,包括以国债收益率曲线为基准形成的覆盖各类信用等级债券的中债收益率曲线族、根据曲线生成的每只债券的当日估值、对估值加工生成的各类指数和债券风险价值(VaR)。此外,又利用主营业务优势创新延伸服务,针对每个债券账户中的债券组合,为投资机构按统一方法计算并定向提供个性化的持仓指数、VaR等指标数据,为提高机构内部实施风险计量和业绩考核等投资管理行为的有效性,创造了便利。同时,依据市场价格抽取了信用债隐含评级,为市场信用风险的评估计量提供参考。
中债价格指标体系从多个层面
发挥着金融市场配套基础设施的作用
中债价格指标体系广泛应用于宏观经济管理、市场监管、债券投资管理等诸多方面,在境内外宏观和实务层面的多个领域发挥了积极有效的配套支持作用。
(一)宏观层面
利率市场化方面:作为利率市场化的先头兵,债券市场反映出来的收益率曲线已逐渐发挥金融市场利率基准作用。截至2015年12月初,共计有168只永续中票、7只优先股以及2只证券公司永续次级债自发采用中债银行间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定价基准;有1只中票自发采用中债银行间固定利率政策性金融债曲线(国开行)为定价基准的中期票据。同时,部分银行采用中债曲线作为存贷款基准利率。
人民币国际化方面:随着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经过评估和对比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决定中债3个月国债收益率进入特别提款权(SDR)利率篮子,将其作为人民币短期债务工具代表性利率,以计算SDR货币篮子加权平均利率。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方面:2014年11月起,财政部官方网站每日公开发布由中央结算公司编制提供的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在促进我国国债价格透明度和境内外影响力的提高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两只以中债指数为标的的RQFII-ETF分别在香港、纽约挂牌上市,一只以中债指数为标的的ETN产品在韩国交易所上市,一只欧洲UCITS基金使用中债指数作为业绩基准,中债指数的国际化应用为境外投资者投资在岸债券市场拓宽了渠道;为境外机构提供中债价格指标数据服务,已有超过50家境外银行、基金、托管行等签约用户获取中债价格指标,用于净值核算、交易参考和会计计量,共计为全球137家央行/货币当局、IMF等9家国际金融组织及18家主权基金免费开放了在彭博终端查询中债信息产品数据的权限。
(二)微观层面
中债价格指标体系在交易定价、风险评估和公允价值计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09年开始,财政部在国债和代理地方政府债券招标发行中,逐渐采用了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发行招标的投标参考基准。2014年地方政府债自主发行以来,均采用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发行招标的投标参考基准。在监管部门提出要求之前,一些管控意识较强的金融机构就主动采用了中债价格指标来管理债券投资,主要用于内部定价分析、风险监控、会计计量和业绩评价等领域。之后,在审慎评估和多方面听取意见的基础上,银监会推荐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中债收益率曲线作为市场风险管理的计量参考基准,以中债估值作为债券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证监会推荐基金公司采用中债估值作为基金持有债券资产净值计算的基准;保监会推荐保险机构采用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保险准备金计量基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选取中债估值作为计算国债保证金价值的基准之一。截至2015年底,以中债指数为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占比为75.37%,较2014年底上升5个百分点。目前中债价格指标体系用户已超过800家,从签约用户情况分析,约有95%的存量债券持有者使用中债价格指标体系。
围绕中债价格指标体系
建设所做的工作
在长达17年的探索中,中央结算公司培育了一支熟悉市场且富有专业经验的团队;自主开发了成套用于数据采集、分析和加工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并不断嵌入了经验判断功能,于2011年获得央行主持评选的银行科技发展奖二等奖;组建了内外部20多个数据发布渠道,包括彭博、路透、万得等境内外知名信息商;建立了完整有效的编制维护和质量检验流程;更重要的是形成尽心尽责、敬畏市场、独立判断、勇于担当的编制文化。近年来,随着市场认可度的提高,与同类产品相比,中债数据始终保持着最高透明度,包括公式、参数、算法、当日编制维护说明及质量检验情况等。自2005年起,中央结算公司发起组建了具有广泛代表性和专业权威性的专家指导委员会,由来自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发改委、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统计局等部门以及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和科研院校的30多位专家组成。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听取年度编制工作情况汇报并给予评价和指导,在方向和方法上为中债价格指标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者系中债估值中心金融工程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