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千亿产业 嘉兴「长兴巨源动力」
近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了《关于浙江省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复核通过企业名单的公示》,全省共新增50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嘉兴有70家企业上榜,位列省内第3位,成为地级市中的一匹黑马。
嘉兴因强邻环伺,曾被戏称“大树底下不长草”。但近年来,嘉兴全力建设长三角核心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为企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环境,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的不断跃升。
在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看来,嘉兴并非如表面那般低调,其工业发展已具备一定竞争力。尤其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下,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之在承接周边城市尤其是上海的产业、资源转移上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城市整体产业发展。
新增70家国家级“小巨人”
“专精特新”嘉兴新势力正加速崛起。
嘉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信息显示,从第一批的2家,到第二批的9家,到第三批的23家,再到今年的70家,截至目前,嘉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累计达104家,居全省第4位,全国第21位。
近日,浙江省经信厅公布了2022年度第一批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嘉兴有32家企业入选。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2家,为培育“小巨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后备军。
对于嘉兴“小巨人”数量跑出的上扬曲线,曾刚认为,“小巨人”数量的加速度增长与近年来嘉兴新兴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
嘉兴市经信局编写的《嘉兴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发展的思考和建议》显示,嘉兴前三批34家“小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基础核心零部件等产业领域。
嘉兴第四批“小巨人”企业中,记者梳理发现,除了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外,也有集成电路、氢能产业领域的企业入选。
上述产业领域正是嘉兴当前建设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的“主攻”方向。近年来,嘉兴通过实施新制造“555”行动,重点打造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集群,加速培育集成电路、氢能源、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促进了相关企业的快速衍生与成长。
例如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嘉兴已培育出恒锋工具、世龙运输等一批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同时还涌现出加西贝拉、津上精密、合众新能源等一批高端装备的链主型企业。在新材料领域,截至2021年底,嘉兴拥有规模以上新材料相关企业600余家,涵盖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等领域。
“嘉兴正处于非常关键的‘追赶期’。”曾刚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嘉兴新制造业的发展还将进入新的加速阶段,为企业迈向“专精特新”带来新契机。
嘉兴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地区生产总值要达到1万亿元。2021年,嘉兴的GDP为6355.28亿元,距离目标差距不小。有机构测算,只有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万亿元,才能支撑起GDP1万亿元的目标。2021年,嘉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33万亿元,但翻开嘉兴的工业版图,仍以化工、纺织、化纤等传统高耗能产业为主,高技术制造业相对较弱,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带动作用不够。
因此,在嘉兴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为制造业制定的发展路线中,“实施‘十百千万’梯度企业培育工程”被摆到重要位置,包括新增一批“隐形冠军”、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在此基础上,嘉兴将加快建设氢能、集成电路等12条标志性产业链,在汽车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形成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个过程中,深入嵌入集群之中的中小微企业,大有可为。
承接上海资源、产业溢出效应
此前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制造业领域,嘉兴还存在产业层次偏低、产业平台偏弱、科研实力偏弱等问题,而专精特新企业大多靠研发、技术驱动。除自身产业基础外,嘉兴如何持续提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和成长的动力?
“嘉兴处于长三角的核心区,与上海、杭州、宁波、苏州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长三角一体化格局下,作为浙江省接轨上海的‘桥头堡’,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嘉兴顺利承接了上海等地的外资和产业溢出。”曾刚表示。
从2017年嘉兴制定《嘉兴市创建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行动计划(2017~2020年)》,到2019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公布,政策的频频加持为嘉兴加强与周边地区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提供了极大便捷。
尤其在产业方面,嘉兴打造了长三角核心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质量外资集聚地。在夯实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一代网络通信、生命健康五个新兴产业。有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底至2021年底的近三年里,嘉兴引进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29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87个、超亿美元产业项目228个。
今年6月,嘉兴推动成立了长三角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促进联盟,希望通过构建长三角地区“专精特新”企业生态群体,推动资源集聚、要素汇集、产业联动。
承接上海产业、资源转移溢出效应,嘉兴实现了自身高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强大动力引擎。
“毫无疑问,随着嘉兴继续承接周边城市的优质产业资源,未来几年嘉兴经济将增长更快。”同时,曾刚还指出,如何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是下一步嘉兴要思考的问题。“如何发挥自身资源禀赋,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如何营造更好的产业环境、营商环境,提高人才等创新资源留存率?”曾刚建议,嘉兴应以G60科创走廊建设为契机,高水平搭建创新发展平台,提高人才的承载力,以吸附高端资源,集聚高端产业,促进高科技成果转化。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