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熙的发家史「民国时孔祥熙简介」
孔祥熙
提起孔祥熙,用现代流行词来概括:超级土豪。在那个时代他有着“中国头号富翁”之称,他的私人财产究竟有多少,至今仍是一个谜。
一个能积聚庞大财富的人,首先可以肯定一点,其人本身必是精明强干的,其次也离不开身后强大的关系网。孔祥熙靠着这两样法宝崛起,但也因此而没落。他的一生兴衰沉浮,都与政治脱不开关系。
在商业中建立自己的版图孔祥熙靠着政治上位成为首富,这是事实,但在他未踏入政坛前,其背后也是有靠山的,这座靠山便是教会。教会在他的人生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也让他在其中获利颇丰,其商人的精明也初步展现了出来。
19世纪末20世纪初,山西的太谷县有着“中国的华尔街”之称,票号林立,商贾成群。作为孔圣人的第七十五代世孙,孔祥熙就出生在一个票号之家,其父在太谷经营着义盛源和三晋源,其母庞氏也是儒商家庭的大家闺秀,孔家祖上也曾在票号业上也曾做得风生水起。
不过孔祥熙没有赶上票号业发达的时候,由于近代银行的兴起,当他出生时票号已开始走下坡路。一个人的人生虽说不是由童年决定的,但至少童年对个人的成长影响很大。孔祥熙出生在一个商业氛围浓厚的大家庭中,再加上孔圣人后代的光环,所以,在孔祥熙身上呈现出一种儒商气质。
但是,相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在孔祥熙身上留下深刻烙印的则是西方文化。在他9岁那年因为一场病与基督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之后他不仅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而且还加入了由教会创办的学校“华美公学”,全面而系统地接受了来知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那时的封建社会已是摇摇欲坠,但凡受到西方文化思潮影响的年轻人,都向往重新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孔祥熙也不例外。在政治上,孔祥熙一直以孙中山先生为指导,“华美公学”毕业后,他在太谷成立了文友会,并遥尊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为总会,也揭开了他与孙中山先生之间的缘份。
1894年,在基督教会的帮助下,孔祥熙又进入潞河学院学习。如果说进入华美公学读书是受到了外国传教士的影响,那么进入潞河学院读书,则是孔氏父子的有意选择,他们把外国教会当成避风港,等待来日的扬帆起航。
孔祥熙年轻旧照
在经历了义和团运动的动荡和八国联军的侵华之后,孔祥熙在潞河学院也要毕业了,之后他选择了赴美留学,而且还不用自己出钱。
孔祥熙所处的清朝末年,青年知识分子都把留洋作为最理想的出路和崇尚的一种时髦。不管你在国外学术水平如何,出去镀金回来,立马被刮目相看。当时的留学有官费、自费和公派留学三类。
对于孔祥熙来说,不论哪类他都有着一般人无法比拟的条件。起初他想争取官费留学,于是去找了李鸿章。在处理“山西教案”时,孔祥熙与李鸿章有过一面之缘,而且当时的孔祥熙给李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李鸿章不仅接见了他,而且他们还聊了很久,临走时,李鸿章还送了他一包银子,以资学费,并致电驻美公使,请其对孔多方关照。但孔本身又是教会的宠儿,平时成绩平平的他,在毕业考试时却一举夺魁,拿到了学校公派留学的资格。
孔祥熙太谷旧影
在美国期间,他与孙中山先生有过一次见面。受孙中山先生的启发和影响,在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太谷创办起了“铭贤学校”,当然在背后资助他的依然少不了基督教的势力。
“铭贤学校”对于孔祥熙很重要,通过创办这所学校,他不仅获得了美国欧柏林大学的资助,甚至得到了某些政界人物的信赖和支持,同美国建立了直接的、紧密的联系,进而也提升了他在当地的社会地位。
因为这所学校的存在,他开始在旧中国的政坛上崭露头角,并引起了军阀、政客们的重视。他同太谷商会、警察局以及许多头面人物都混得很熟,甚至在他后来上任南京国民政府的要职后,“铭贤”依旧备受青睐。
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办学校,他培植起了一批自己的亲信,为他日后控制南京国民政府的部分权力,打下了基础。
辛亥革命爆发后,孔祥熙于1912年9月再次见到了孙中山先生,二度会晤,二人建立起了更为密切的关系。之后,他开始组建“中美同盟会”,在与外国传教士的接触中,他发现了有利可图的商机。
传教士告诉他,一位英国商人要在山西倾销煤油,于是孔祥熙便与五叔设立了祥记公司,在向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交了2.5万英镑(折合当时的银圆40万)保证金之后,取得了山西省亚细来壳牌火油的总代理权。
祥记公司的买卖,为孔祥熙带来了相当可观的利润,至于中美同盟会则没有什么大的成就。
至此,我们也发现了教会的奥秘。孔祥熙少年时代所在的华美公学,其宗旨也是培养为教会服务的知识分子,通过他们联系中国上层社会。当时孔祥熙久病不愈前往教会开办的医院看病,当医院得知前来求医的是名门之后,十分高兴。他们认为从孔祥熙身上能打开与中国上层联系的缺口,以致于孔祥熙回忆起童年时代的那场病,称之为“因祸得福”。
在受到教会的偏爱下赴美留学,从欧柏林大学到耶鲁大学,再到回国创办铭贤学校,这背后都有着教会的身影。由于长期生活在美式教会学校,他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也都是西化的。
在未步入政坛之前,由于孔祥熙与教会的特别关系,使得他的人生不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受益良多。而且也是由于基督教的关系,他与宋耀如产生了共鸣。
孔祥熙成长的三大关键因素靠上王正廷1913年,孔祥熙东渡日本,在日本他担任了中华留日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被外界称道不已。但实际上,他此行是受人之托,却在无意之中结识了他政途的引路人--王正廷。
当时的总干事原是由王正廷担任,由于王在政治上有些失误,遭到了学生的围攻,只好引咎辞职,之后才有了孔祥熙东渡日本的故事。
所以说,孔祥熙此举等于是为王正廷解了围,因此王对孔十分感激,之后便有了王正廷的投桃报李。他之所以担此大任是受人之托,在此机缘巧合下与王正廷搭上了关系。
王正廷
王正廷也曾留学美国耶律大学,与孔祥熙是校友。归国后,他在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工作,之后一直活跃在革命的最前线,1919年还参加了“巴黎和会”,可以说,王正廷在政治上很活跃。
孔祥熙在政治上的发迹离不开王正廷的引导,他在四十岁时还未改业,在山西开着进出口贸易公司。但自从追随了王正廷后,才步入仕途。孔祥熙一直追随王正廷,鞍前马后为其效力,逐渐成为王正廷班底的一员干将,活跃在旧中国政治舞台上。
王正廷先后担任过鲁案善后督办公署的督办,和中俄会议督办公署的督办,孔祥熙也在这两个机构工作过。后来,王正廷失势下台后,孔祥熙接过了他的衣钵,其班底成员大都出自这两个公署。
追随孙中山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孙中山发起了二次革命,但很快就失败了。之后孙中山全家和宋耀如全家被迫流亡日本。
孔祥熙在日本期间,经常出入孙中山在东京的寓所,协助整理组建中华革命党的党务,负责经费用捐献与劝募,还参与了处理孙中山的机密文书工作。
当时一代革命要人都汇集在日本,孔祥熙在其中似乎并不值得一提,但随着时间的考验,大多数人都溃败而去,而孔祥熙却是其中一个坚持下来的人,因此也得到了孙中山的高度赞赏。
由此看来,孔与孙之间不仅仅只是连襟的关系,也称得上是患难之交。这也为孔祥熙日后爬上国民政府高位积聚了一笔厚厚的资本。
宋霭龄与孔祥熙
孔宋联姻孔祥熙东渡日本,除了去做总干事外,还有另外两个原因。其一,由于他襄赞“二次革命”,招来了杀身之祸,因此被迫加入了流亡日本的队伍。其二,便是转移丧偶之后的寂寞感。
东渡日本之后,他原本并不指望有什么收获,然而却是无意插柳柳成荫,意想不想的收获纷至沓来,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与宋耀如的大女儿宋霭龄相结合。
宋家被誉为中国没有加冕的王朝,宋家6个子女两代人影响中国政治和中美关系长达半个多世纪,蜚誉中外的宋氏三姐妹的婚配更是令人称奇。然而所有辉煌的背后都得感谢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宋家王朝的首脑--宋耀如。
宋耀如从小便有游历美国、闯荡世界的传奇经历,他有着雄厚的财资,但大部分资金都用于支持孙中山革命,是国民革命成功的重要财力支柱。
宋耀如一家人
为宋霭龄与孔祥熙牵线搭桥的人,正是宋耀如。孔祥熙在日本有了一些名气之后,也引起了宋耀如的注意,于是,有一天,宋耀如也拜访了孔祥熙。两人见面后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在无意的交谈中,孔祥熙提到了1906年在美国与宋霭龄有过一面之缘,之后宋耀如甚是有意撮合,于是便邀请孔到家中做客,这样孔宋二人就这样在相别8年后又见面了。
孔祥熙称赞宋小姐温和文雅,处事明快,是他佩服的女中豪杰。而宋霭龄则赞赏孔祥熙赚钱有章法,有着天生的理财本领。这次见面促成了他们的相爱相知,进而缔结百年好合。
宋霭龄在孔祥熙的政治生命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似乎是不言而喻的。
集财权与一身的时代民国年间,孔祥熙作为政府要员,先后任国民政府中央银行、中国银行、农民银行行长,实业部、财政部部长等职,可以说管了一辈子的钱,国人戏称其为“财神爷”。
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靠关税、盐税和统税。但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占税收比列80%的沿海地区落入日寇之手,国民政府的税源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战争之下的税收减少了,但是军费却增加了很多。
全面抗战开始后,每日军费至少要500万,全年需18亿元,而1937年度的实际收入不到5亿,单军费就超过了实际收入的3倍多。
为了维持战时财政,孔祥熙采取了四大措施:
其一,颁布并实施了《公库法》。按照规定,政府各机关的一切收入,都要集中于公库,不得各自为政,以消除中饱私囊的积弊。通过这一法案,孔祥熙进一步强化了对财政的控制。
其二,想尽各种办法增加税收,比如借债、增税、发钞、募捐、动用备战储金、变卖产业、征发七种方法。
增税的手法很多,但孔推行的新三税,即货物税、直接税和食盐战时附加税,虽然弥补了部分财政赤字,但是却坑苦了老百姓。别的不说,当时在四川,一只鸡、一枚蛋、一棵白菜、一根葱都有税,而且后期新税还在不断增加,人民苦不堪言。
其三,大举外债。孔先是发行了很多公债,1937年南京民国政府发行了战时救国公债5亿元,尽管战前公债不受欢迎,但还是被认购了一半。不过这些债券到最后都没什么信誉可言。
同时,孔又致力于外债之举,当时的债权国主要有美国、苏联和英国,此外也有向法、比、熏等国借款,举借外债总金额高达10.5亿美金。
其四,就是大量印钞票。为了填补财政赤字,只有靠印发钞票了,1938年发行额为23.1亿元,至1945年已高达10319亿元。通货膨胀的政策,使广大人民群众遭受了极其残酷的剥削,而四大家族却从中攫取了巨额的社会财富。
为了缓解军粮民食问题,孔祥熙还推行了田赋征实,原本是土地所有者缴纳,但地主总是想尽办法,将这项负担直接或间接转稼到劳动者身上,所以,最终劳动人民成为受掠夺的对象。
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孔祥熙作为掌握财政大权的政府要员,大敌当前,民族为难之际,尽管缓解了战争所带来的财政紧张局势,但并不能掩盖其敛财的斑斑劣迹。
在四大家族中,孔祥熙最会敛财。抗战期间,孔祥熙与其妻宋霭龄虽然也为国家民族做了一些有益的事,但同时也利用他们手中的权力,大发横财。
在抗战期间,他手握行政、财政、金融大权,与此同时,他所经营的企业也空前的扩大了。其旗下企业涉及金融、工业、商业和文化事业等各方面。
金融方面,孔祥熙在山西老家有一间私人银行,名为“山西裕华银行”,在暗地里经营了30年。银行虽是私人资本,但本质上是商业银行,而且根据需要开设了很多分行。
孔祥熙在中央银行为裕华开设了透支户,至1941年年透支额高达三千万。在1941年的黄金抛售中,裕华银行大买黄金,然后又在西安分行售出,从中赢利。
在工业方面,他原本是不感兴趣的,但在抗战期间,由于他掌握了四联总处,有信用膨胀之权,便插手工业。当时四大家族中宋子文、陈果夫、陈立夫都在抢夺民营企业,孔祥熙也不甘落后。
比如当时由他一手吞并的“华西”公司就是一例。华西缺资金,向孔提出贷款请求,孔表示贷款有困难,但表示可以合资办华西。孔注资后,将华西改组为中国兴业公司,到1943年,在中兴1.2亿的总资本中,孔就占了95%,华西就这样成为了他的囊中之物。他担任此公司董事长10年,在该公司获利也是一个巨大数字。
商业方面是他的老本行,而且比工业来钱快,更是他钟情的行业。孔早期开办的是祥记公司,为美孚煤油公司在山西的推销人。他还开办了药铺,在向宋霭龄求爱时,他说自己的恋爱资本就是药铺。后来抗战时期,在重庆又开办了庆记纱号、强华公司、大元公司、恒义公司等,还有其子女名下的公司也不少。这些公司的开办,既为孔家敛财提供了便利,也从中攫取了巨大利润。
尽管孔祥熙插手了众多行业,但要成为亿万富翁,还有一个重要来源,就是营私舞弊、贪赃枉法。他在国民政府中掌握着各种大权,贪赃的机会是很多的。
比如“三千万元走私案”便是一例,这起案件是孔家利用林世良包庇走私,反被军统查获的一起案件。1937年底,中央信托局(孔祥熙任理事长)迁往香港,孔家大公子孔令侃为了便于走私,在中央信托局设立运输处,并派孔家的忠实管家林世良负责专门私运孔家需要的一切物资,而名号却打着国有资产的运输通道。
1942年,日军进攻缅甸,因滇缅公路是当时国统区唯一对外的海陆交通要道,为统一调度,老蒋派其表弟俞飞鹏去管理。俞到任后,规定任何车辆,都要承运军用物资,没有他的手令,任何车辆不得放行。
然而,林世良不但不执行此令,而且还包庇走私一批价值三千万的物资,从滇缅公路运往重庆。后来俞将此事向老蒋作了汇报,蒋最后下令逮捕了林世良,并判处其死刑。实际上林世良在其中不过是一只替罪羊,而真正的主谋却逍遥法外。但从此事也可看出,老蒋对孔家中饱私囊的纵容。
孔祥熙还有一件贪赃枉法的事,便是众人皆知的侵吞美国公债案,这里不作赘述。
孔祥熙一家巧取豪夺,侵吞人民财产的行为,不但激起社会各界的强烈不满和反抗,而且在国民政府内部也有多人对他不满,并有不少人向老蒋举报他的恶行,最终,在一片国内外的讨伐声中,他被迫下台。
宋氏三姐妹
人生落幕1941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了涉及孔家的“飞机洋狗”丑闻,其攻击的矛头直指孔祥熙。在抗战后期,国民党高层内部矛盾加剧,老蒋也逐渐失去对孔祥熙的信任,四大家族也开始走向分裂,蒋、宋、孔家族内部矛盾也日益加深。
孔祥熙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岌岌可危,由内到外,名声也越来越臭。同时,美国官员们也毫不留情地对孔祥熙公开发难,孔连连受到美国政府官员的指责。最终,罗斯福提出,要求更换孔祥熙的财政部长,孔祥熙此时真正感受到了内外交困的滋味。
抗战后期,几位爱国人士主动搜集孔侵吞美公债的全部材料,试图向国民参政会提出议案,严办孔祥熙,但最终被老蒋压下,不过还是提出了一个质询案。
1944年年初,傅斯年在国民参政会上,向行政院长孔祥熙发难,揭发其在发行美元公债中的营私舞弊行为。之后不久,孔就被免去了财政部长一职。1945年上半年,孔祥熙丑闻不断,他知道自己在旧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再也混不下去了。在内外交困的境况下,孔祥熙于1945年5月辞去了行政副院长;7月辞去了中央银行总裁;10月,又辞去了中国农民银行董事长等职。
1947年,孔祥熙以治病为由,由上海赴美国,从此再未踏上中国大陆一步,1967年8月16日,孔祥熙在纽约逝世,享年87岁。
纵观孔祥熙的人生,我们发现他发迹的秘诀,背靠外国教会,结交名人,还有就是娶宋家小姐。他的棋盘格局相当的大,但终因失道寡助跌落政坛,这也符合历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