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 承德银行在行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词”可谓层出不穷,其中事关3亿人金融服务的“新市民”一词更是成为各方关注、讨论的热点。正如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在近日下发的通知中指出:“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是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共同富裕的必要举措”。作为一家致力于在情系社会民生中增进群众祈福的金融机构,承德银行不断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切实增强新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用实际行动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一份力量。
创新产品,促进新市民创业就业
如今很多新市民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特别是一些青年创业者,他们有的刚毕业就留在承德打拼,有的因返乡创业或子女上学来到承德市区,对于他们来说,资金是大问题。承德银行加强对新市民创业形态、收入特点、资金需求等因素的分析,在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和团省委的大力支持下,创新推出特色金融贷款产品—“青扶贷”。据悉,相比其他贷款产品,该产品在担保、贴息、减费让利、还款方式、流程审批等环节具备一定优势,为承德市青年创业者“贷”出希望。
今年已经37岁的郑先生打算开一家装修公司,在得知“青扶贷”项目后,第一时间来到承德银行进行咨询。在客户经理小徐的介绍下,郑先生才不再为年龄的问题担心。原来,“青扶贷”面向45周岁以下的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者和应往届大学毕业生,不限户籍,承德银行可向申请成功者提供单笔不超过30万元、时间不超过两年的贷款。“正是‘青扶贷’帮助了我度过了开业初期的最艰难时刻,作为一名返乡创业者,真的要特别感谢承德银行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郑先生激动地告诉笔者。
截至今年2月末,承德银行已累计发放“青扶贷”贷款81笔,累计放款?余万元,带动300多名新市民创业就业,被他们亲切的称之为“及时雨”。
优化服务,满足新市民金融需求
来自重庆万州区的范先生最近想在承德开立一张银行卡,却因异地户籍和在本市无固定职业的原因犯了难。据悉,范先生因投靠子女原因来承居住,帮忙照顾小孩,辗转多家金融机构后,被严格的“反洗钱”要求拒之门外。“我的户口本在老家,我也没有驾照,我更没有单位工作证明,银行要辅助资料,我都不知道去哪里找”。范先生一方面有些着急,另一方面也对银行严格的工作程序表示理解。
承德银行的简易开户服务恰恰解决了范先生的燃眉之急,在了解了范先生的基本情况后,大堂经理小王结合范先生需求,为其介绍了功能相对精简、风险性较小的简易开户流程,从登记填表、联网核查、人脸识别,短短几分钟,范先生就成功开立了一张崭新的承德银行热河卡,虽然约定了非柜面支付交易限额和交易笔数,但对于范先生来说已经足够用。
“承德银行的简易开户服务确保了银行卡功能、客户身份核实程度和账户风险等级的精准匹配,特别是针为范先生这样的新市民,大大提升了该类人群基础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得性。除此之外,承德银行的热河卡减免工本费、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动账查询费、手机银行转账等费用,这些减免政策更好的满足了新市民金融服务需求”。来自该行结算管理部的员工表示。
加强合作,提高新市民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协同,发挥政策合力,一直是承德银行坚持追求和不懈努力的目标。“近年来,我们积极推动金融服务与财政、就业、住房、社保等领域的有效衔接,特别是在提高新市民公共服务水平方面,如农民工工资发放、住房公积金缴存和使用、社保代理服务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来自承德银行公司银行部负责人表示。
工作满三年的邢台人小张自民族师范学院毕业后就留在承德,近日小张在承德银行顺利办理了住房公积金贷款,贷款金额30万元,期限10年。“承德银行工作效率高,服务态度好,帮我实现了在承德买房的梦想”。小张一边看着贷款合同,一边高兴地说道。承德银行作为承德市住户公积金管理中心委托办理业务的合作金融机构,自2014年起为全市居民百姓提供公积金归集、提取、贷款等公共服务,截至2021年末,共发放公积金贷款863笔,贷款总额3400余万元,为140余家缴存单位归集公积金2.7亿元以上,为缴存员工提取公积8150笔,提取总额1亿元以上。
除了公积金业务,承德银行也是承德市社保业务代理网点,在承德市各区县营业网点都设有专人、专柜、专网,为广大群众提供社保卡开立、挂失、密码重置等业务。“因工作调动原因,我从邯郸来到承德,也算承德的新市民!那天去药店买药,发现我社保卡的归属地还在邯郸市,划不过去。这不,我拿着身份证和社保卡,来到承德银行,短短一分钟就完成了归属地变更业务,真是太方便了!”来承德工作不到一个月的李先生说道。
一次开户、一次放款、一次公金积或社保服务,充分体现了承德银行对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关注和支持。接下来,承德银行将加大调查研究力度,及时了解新市民群体的所想、所求,加快创新,以安全、高效、智能为目标,为新市民丰富金融产品、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体验。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承德银行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