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买的银行理财 为什么比以往更容易亏损本金「银行理财亏本」
#你投资理财有什么担心或者焦虑呢#
最近,央视财经的记者调查发现,多家银行已经清退了保本型理财。随后,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也在某峰会上表示,截至2021年末,保本理财已实现清零。
从今年开始,资管新规结束了3年的过渡期正式落地,银行理财进入净值化时代,“保本保息”、“刚性兑付”成为过去式。换句话说,以后买银行理财都要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了,银行不再兜底。
这就要求我们,在购买银行理财时,要关注资金的最终流向,也就是理财项目的投资结构和底层资产。
那么,银行理财一般都投资些什么呢?
最新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1年上)》显示,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结构中,有56.84%的资金配置了债券,占据了底层资产的大头;其次是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占比为13.5%;第三是同业存单,占比10.47%。
债券是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配置资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债券资产中,利率债仅占总投资资产的6.14%;而信用债占了总投资资产的50.70%,是银行理财的主要投资方向。
什么是利率债?什么又是信用债呢?
利率债的发行主体通常有国家或政府信用背书,比如财政部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委托财政部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央行票据都是利率债,信用风险非常低,收益主要受利率变动影响。
而信用债,则是依托企业信用发行的债券,包括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商业银行及非银机构发行的金融债等,受经济环境和发行主体的经营状况等多重因素影响,存在企业无法按时还本付息的信用违约风险。
在经济环境好的时候,信用债违约或逾期的风险不会太高;但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信用债的风险就比较高了,这也就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有亏损甚至爆雷的可能。
2020年,工商银行代销的平衡型理财产品鹏华聚鑫1号-25号全线违约,令人震惊,部分原因就是25只产品不约而同重仓了海航的债券。
好在后来工商银行给了解决方案,承诺2020年10月20日兑付本金的50%,另外48%的本金转为工行理财,2%本金作为该理财的收益,1年后到期兑付。但如果这件事发生在资管新规落地后的今天,投资者大概率就要自吞苦果了。
事实上,2020年也是信用债券违约高发的一年。67家主体的189只债券出现违约,违约主体不乏高信用等级的大公司,比如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紫光集团有限公司等。
2021年的违约规模和违约笔数较2020年有所回落,但据新华财经统计,截至12月29日,信用债违约笔数也高达144只。
展望2022年,疫情的影响还在继续,经济发展又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企业的信用违约风险仍处于高位。
在底层资产兑付危机和资管新规的双重压力下,我们买的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亏损甚至爆雷的概率,会显著增加。
那么,对于追求稳健、不希望本金损失的朋友来说,在资管新规后,还有哪些选择呢?
储蓄型保险是一个。包括非分红型年金和增额终身寿在内的储蓄型保险,是目前市面上屈指可数的刚性兑付产品。
想做家庭中期理财规划的朋友,可以考虑下面这款定期年金。
以40岁女性为例,年交10万元,交3年,到保单第15年时,可取回502485元。这些数字都是写在合同里,明确的、保证的、没有浮动的。
对比了市面上的多款储蓄险,这一款是15年领取最高的。
想做长期理财方案的朋友,推荐增额终身寿险。如果希望兼顾资金的灵活性,可以选择前期现金价值高的产品。
比如下面这一款,年交20万,交5年,保单第5年时,保单账户里的钱(现金价值)已经超过总保费5万多元。之后按照最后一列稳稳增长,时间越往后,增长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