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国债重出江湖 如何出招 「国债逆回购自动设置」
记者 樊旭
时隔13年,特别国债将重出江湖。
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形势,正式提出“发行特别国债”,这将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发行此类债券。由于疫情导致经济每况愈下,此前业界对于发行特别国债已有较高呼声。
3月刚刚收官,市场普遍预计一季度中国经济负增长已成定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2月,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品总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均出现两位数以上的下滑,投资和社消下跌幅度更是超过20%。虽然3月以来复工复产有所加快,但海外疫情的暴发大大增加了未来增长的不确定性。
由于特别国债具有应用于特定领域的属性,且不计入财政赤字,可以精准地对受困领域进行施救,在当下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经济学家对于本次特别国债可以支持的领域提出了多种猜想,包括补贴中小企业、促进居民消费、脱贫攻坚等。
优先补给企业和家庭是当下最热门的观点之一。
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认为,应该优先考虑帮扶企业和家庭恢复元气。他对界面新闻指出,主要的方向有三个,一是给中低收入家庭发放补贴,二是减免老百姓的个人所得税,三是减免中小微企业增值税和所得税等相关税收。
国海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樊磊也认为应优先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他对界面新闻表示,稳就业是当务之急,一些欧洲国家采取的政府在疫情期间负担不裁员的企业例如80%的薪水就是很好的政策,值得参考。
不过,樊磊提到表示,特别国债在过去都没有直接用于政府支出。如果还是遵循这一思路,那么可能用于补充金融机构主要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帮助它们更好地向受到冲击的企业提供应急贷款,达到稳就业的目的。
我国分别在1998年和2007年发行过两次特别国债,其中2007年发行的部分特别国债在到期后进行了定向续作。具体来看,1998年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四大国有银行资本金,化解不良资产,提高资本充足率。2007年发行的约1.55万亿元特别国债,用于向央行购买外汇储备注资中投公司。
促消费是另一个热门的选项。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日前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表示,本次发行的特别国债应该优先用于公共消费领域,以此来带动个人消费的回暖。
他指出,在投资和消费顺序上,公共消费比公共投资更重要。公共投资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而公共消费有带动效应,通过公共消费可以带动居民的私人消费,对抑制当前消费下行的态势有积极作用。
粤开证券李奇霖也认为,特别国债可能更多是用于促进消费,以扩大消费的方式来对冲外需对经济的拖累。
他上周发布研究报告称,用于促消费,不仅能将支出的选择权交由居民部门和市场,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还可以有效切断“外需大幅减弱—居民收入下降—国内消费支出大幅下降”的恶性循环,充分发挥消费的杠杆效应,更好的稳增长与保就业。
扶贫也是一个可能的方向。
有分析师指出,今年是全面脱贫的最后一年,实现这一目标意义重大。3月27日政治局会议通稿有相当比例的篇幅用于强调脱贫攻坚,发行特别国债所筹集的资金,可能会给脱贫压力较大的人群适当补助,或者加大贫困地区的产业扶贫力度。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刘春生认为,由于特别国债必须指向特定的项目,如果应用于精准扶贫,相对来说会更加定位精准、灵活有效,产生的政策效益也更为稳定。
对于特别国债要不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多数分析师持反对意见。他们指出,传统基建已有了专项债的支持,再使用特别国债没有必要。而且,如果再向传统基建投入,会影响近年来去产能的效果。
李奇霖表示,特别国债如果应用于政府主导的基建,虽然执行力强、见效快,对经济的推动更强,但带动的多是钢铁、水泥等重工业行业。这些行业经过2015-2018年艰难的供给侧改革,过剩产能已经得到较好的去化,不应重蹈覆辙。
3月27日政治局会议除了提到发行特别国债外,还提到“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分析师普遍预计,今年专项债规模可能扩大至3.5万-4万亿元。截至目前,财政部已经提前下达了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1.29万亿元。
至于此次特别国债的发行规模,经济学家多认为可能会突破1万亿元。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是最早呼吁发行特别国债的研究机构。他们在2月下旬就呼吁尽快发行1万亿-1.5万亿元特别国债,以最低成本弥补政策优惠和抗疫情相关支出带来的财政收支缺口,防止地方政府收支缺口放大的次生影响。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日前撰文指出,考虑到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需求升高与通货膨胀的影响,必要情况下特别国债发行规模可在2万亿元左右。此外,在当前疫情冲击下,经济增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若经济受损严重,则需要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定经济,对于规模的预期也更高。
也有专家认为,发行特别国债要综合考虑财政偿还能力以及风险承受能力等多个因素,以及经济风险的传导性可能对未来社会发展带来的潜在影响,因此,发行规模不宜太高。
孙明春就表示,1万亿元的规模已经不小,差不多相当于2019年中国GDP的1%。
樊磊则认为,特别国债发行规模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政府直接支出进行补贴等,规模可能需要达到1万亿-2万亿元;如果是用于补充金融机构等资本金,由于其本身具有乘数效应,规模可以较小一些,比如5000亿-10000亿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