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的坑「网上理财被坑了怎么办」
今天我们来扒一扒大家熟悉的银行理财产品,细数一下银行理财产品都有哪些坑需要我们注意的。
银行理财产品第一坑——购买日不等于起息日
只要你去银行柜台询问客户经理,最近有哪些理财产品可以买,客户经理便会拿出一个理财产品的列表,上面有正在销售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名称,产品期限以及所对应的收益率,但是不知道你有没有仔细算过,其实银行理财的预期收益率并不等于你实际拿到手的收益率,总是会少了一些钱,那么这些钱到底去哪里了呢?
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总共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募集期、储蓄期和清算期,而这三个阶段只有储蓄期才是真正开始按照预期收益率计算利息的。储蓄期前的那段时间,是按活期利息进行计算的,所以如果募集期太长,投资期又短的话,实际收益会减少很多。
比如一款产品募集期在国庆节前,储蓄期在国庆节后,那么国庆长假这段时间,银行是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进行计算的,相当于是没有什么收益,因此建议不要选择募集期太长以及储蓄期特别短的银行理财产品,如果在投资时间上没有把握好,会非常影响收益的。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在产品的募集期最后一天打款,第二天便成立,按储蓄期计算利息,这是最高效的。但事实上这样完美的配合是很难做到的。
我们拿两个具体的产品来比较一下,一个产品募集期是5天时间,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5%的35天理财产品,当天发行立即抢购,另一个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3%的40天理财产品,当天购买,马上开始计算利息的,到底哪个收益更高呢?我们以5万元为例,计算结果发现第一个收益高期限短的产品,最后实际的利息为215.75元。而第二个收益低期限长的产品,最后实际到手的利息为235.61元,是不是很意外?第二个产品实际到手的收益反而高于第一个产品,这就是投资理财中经常遇到的坑,购买日不等于起息日。
银行理财产品第二坑——到期日不等于到账日
大部分银行的理财产品说的产品到期基本都是当天晚上资金就到账了,但不代表所有理财产品到期日都等于到账日。
比如说货币基金一般是T 1日到账,债券基金T 2日到账,股票基金是T 3~5日到账,QD基金甚至是T 10日到账,这里的T就表示到期日,有些理财产品是银行代理销售的产品,这些产品到账日大多数都会滞后于到期日3~5天。对于购买理财的客户而言,其实也是资金的时间成本。当然这个不是银行有意为之,而是资金在证券公司和银行端清算时需要时间。因此客户到银行买理财产品,除了关注到期日,还要关注到账日,因为到账日不等于到期日。
银行理财产品第三坑——预期收益不等于保证收益
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是保本保收益,没有任何风险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先来了解一下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分为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保证收益理财产品指的是收益是固定的,到期后可以获得协议上规定的收益,反之就称为非保证型理财产品。
非保证型理财产品又可以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指的是银行按照约定向客户保证本金的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客户自己承担,并按照实际的投资收益情况确定客户最终实际收益的理财产品。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就是对客户既不保证本金的支付,也不对投资收益进行保证。
非保证型理财产品在合同中大部分都是以预期收益或者业绩比较基准来表示,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银行理财产品的合同中,收益率前面会加预期两个字,只要加了这两个字,就意味着我们预计这个产品未来收益是多少,但是不保证一定做到。除非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合同中清晰地写明了保本两个字,因此我们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一定要看清合同,而不只是凭借理财经理的介绍。当然银行理财产品中保本和非保本产品的收益率也是不同的,他们之间一般会相差1.5%~2%左右的收益。
银行理财产品第四坑——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不一定都是银行自己的产品
如果你看中的是银行的信誉,那就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要注意这个产品是银行的自营产品,还是属于银行的代销产品,辨别这一点最直接的方式,看理财产品的合同上盖的印章是哪里的。如果是银行自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合同上只会出现银行的印章,但如果是银行代销的金融理财产品,那么合同上除了有银行的印章外,还会出现产品发行方、产品投资方或者承销公司等的相关印章。当然你也可以记住理财产品的名称和代码,直接拨打银行的客服电话进行询问确认。
如果销售协议上出现了其他银行的公章或者没有银行的公章时,这个时候你就需要高度警惕了,很有可能是银行员工自己私售的第三方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第五坑——银行销售的产品是不会亏钱的
经常会看到一些客户去银行闹事,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客户在银行里买的理财产品亏钱了。
如果这些客户是在其他地方买了同样的理财产品,出现亏钱的现象,可能未必会闹事,只是因为他们是从银行买的这些产品,有一段时间银行跟保险公司合作,卖银保产品,其实是保险中的投连险是有风险的,但是客户不知道,他们的观念会认为银行卖出来的产品是不会亏钱的,但是没有想到市场的大幅波动,使得这类理财类的保险产品也受到了一定的业绩波动。这个时候客户才意识到原来银行销售的产品还是会亏钱的。随着财富管理的不断发展,银行也在跟着投资者的需求不断寻找创新类的产品,因此投资人自己需要有能力来辨别银行里销售的各类理财产品以及他们所对应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