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是啥意思「啥玩意」
评级这个东西,类比点儿的说法就是人品口碑。古时候我们讲人品,靠的是口口相授,比如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说的就是季布这个私人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品值。再往上贵一点儿的,天子口含天宪,金口玉言。在古代家国合一的条件下,这差不多就相当于现在的国家信用。
传说当年光绪皇帝带着小太监偷着溜出宫去玩,饿了的时候去吃了碗豆腐脑,会钞的时候两人一摸,发现都没带钱。结果小皇帝热血一涌,就给写了个欠条,欠银子一千两,顺手盖了个私章。这家做小本生意的哪见过这么大欠条,思前想后之下决定还是去试试,毕竟是个天使资金,赢了海边别墅,输了赶紧跑路。太后听了这事儿说,不能失信于民,于是就给足额兑付了,顺手还成就了北京城里响当当的豆腐侯。
为什么讲天子玉言只是差不多呢,因为皇家还有自己的私库。好点儿的皇帝在公共财政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把自家的内库里的银子拿出来补贴,相当于还有个增信机制。智商差点儿的就返其道而行之,比如把建海军的钱挪出来做寿,有点儿类似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淘公司底子中饱私囊。
做同业,做债券的同行对于评级都熟悉。因为市场上债券千千万,发行人也有万万千。想做一只合格的债券汪,无论是一级还是二级汪,除了消息要灵腿脚要快,也得对这些债券和发行人的评级有个基本概念。
1.内评跟外评
通常情况下,我们遇到的评级应该有2种。一种叫外部评级,另一种叫内评。外部评级里,通常又会被划分出两大阵营,一是三大国际评级公司的评级,即标普、惠誉和穆迪。二是国内评级公司的评级,比如大公国际、中诚信什么的等。至于内部评级,通常是由机构的中台根据自行收集的数据信息,按本行内部的模型评出来的。这属于相当层级的机密了。当然,相对于评级结果而言,评级模型更值钱。大银行有内评和外评,都是针对客户的,而且二者还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果非要说更信任哪一个,那应该是内评。毕竟外评三家公司偶尔会打架,但自家人只有一个标准,打不起来。
另有一些中小银行,可能很难对所有客户都建立自己的评级,即便有,也很难保证其足够明确精准的反应企业的经营变化,所以在放贷款的时候,有时候会认可四大行的内评,也算是搭个顺风车。至于境内与境外的外部评级差异,以前的许多年,境内AAA评级满街走的现象确实存在,就好像武皇帝后期,朝里的高官比低官还多,那也就不值钱了。毕竟无论是官场上还是评级市场里,金字塔型是可以被接受的,评级市场里纺锤型也是可以,但倒三角型,是不太妥当的结构。这些年来刚性兑付金身破了,青海盐湖、东北有色、华晨集团等还有一大批,那段时间让境内的评级公司很没面子。毕竟还有那么大一批好公司都在里面的,合着大家都是AAA,结果有的说躺就躺,有的拄拐站着,说好的分级分层呢?长此以往下去,保不齐哪天就会有人说,阿姨我也不想努力了。
2.评级的由来
信用评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50年,那时候美国铁路公司要发债融资,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亨利.普尔开始在《美国铁路期刊》上刊发铁路公司资产负债利润什么的,算是评级公司的雏形,到1860年这哥干脆成立了普尔出版社。到1909年,约翰.穆迪出版了《穆迪美国铁路投资分析指南》,里面开始对债券进行评价,并创造性的使用评级符号。接着欧洲的惠誉出版公司发布了《惠誉债券手册》开始公布金融数据,并在1924年发明了从AAA到D的评级制度。
评级公司有发展,大家当然都想来凑热闹赚钱,于是就蓬勃发展起来。不过用膝盖想也知道,美国搞铁路那个年代就是一部血泪史,所以评级公司也是良莠不齐。到了1975年,美国证监会正式把标普穆迪跟惠誉宣布为“国家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算是让他们拿到了垄断资格,先发优势。到现在,拿到资格的一共有10家公司,除了这三巨头,还有晨星,加拿大的多美年,墨西哥的HR,日本的评级研究所等。不过评级市场里内卷得很厉害,三巨头占了95%左右的市场份额,其他几家也就因此名不见经传。
噢,还得多说一句,就算是三巨头,相互之间的差距也很大,标普自己大约就占了50%的市场份额,穆迪差不多是1/3的样子,而惠誉就只有13%左右。层级差别还是很大的。
3.评级公司的吃饭方式
最早的时候,评级公司是靠卖报告吃饭的,相当于向互联网上网收服务费,后来翅膀硬了,改成向发行人要钱,类似于向商家收广告费。2008年那会儿,评级公司被骂成过街狗。因为一堆爆雷的债券都拿着A或者AA的评级。所以亏了本的投资者有充分的理由跟口水来质疑评级公司有失公允。可是就算口水吐上天,你再买债券还是只能相信他们。没办法,世界就这么大。
不过评级公司也不是没有改进,2011年8月时候,美帝国主义正在水深火热之中,标普忽然说把美国国债从AAA给降了一级变成AA ,还把展望给定成了负面。当时在市场上引起了轩然大波。都不用别人出来,山姆大叔自己就先跳脚了,说老子就是3A选手,现在是,将来也是。当时新闻记者都很振奋,说新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总算要来了。其实有啥可高兴的,真来了你能好?回头看看,这个操作并没有动摇美国国债的地位,倒是给评级机构加了不少分。
在从AAA到D的广泛分类里,BBB-是个分水岭。比它高的叫投资级IG,比它低的叫高收益债,不好听点叫垃圾债。评级公司核心的吃饭本事之一在于能准确的把这两大类给分开。按标普自己的研究报告,在1981-2018年间,高收益债的违约率在1-11%之间波动,而投资级在违约率最高的2002跟2008年也只有0.42%。这意思是告诉大家,我还是有好几把刷子的。
在中国,以前评级公司有行业保护,境外机构进不来。而同时中国债券市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扩容。玻璃门外的钱赚不到,境外评级公司眼睛都是红的。这两年中国境内做金融开放,对于评级公司和broker都放宽了准入,已经有公司在中国境内申请开子公司了。
惠誉这几天修订了评级标准,主要是更新了中国地产商的行业回报率、资本周转率和净债务与净资产比等,然后按新标准,一口气把29家中资地产公司放进了观察名单。进了名单就会进入审查期,时间大约6个月,你身体良好报表健康就OK,不OK的就看情况,比如调整评级展望,或者下调一级什么的。反正这玩意和考察干部不一样,那个是向上,这个更容易向下。
其实惠誉这操作已经很细腻了。要是真的一窝蜂的给你调降个七八家你也不好说话。但是干评级公司的都明白,生意是要靠人赏饭吃的。你这么铁,今后哪个公司敢找你做评级?所谓做人留一线,事后好相见。现在房企的贷款不说断了,但肯定比以前难借很多。另有的财源就是发债信托理财什么的。那些机构的前台就算分析得再详尽说风险可控,制度上毕竟有指标跟着。一旦降级,很可能引发被动斩仓。如果再有几个先进公司搞了个系统自动交易,那就真被动踩踏了。
所以惠誉这手微操看圈可点。一方面说我注意到这个情况了,有划了重点了。另一方面又说我还得花时间研究这里面哪些兄弟还能抢救回来,哪些根本是误伤。六个月的缓冲期不短了,要是还不明朗,那估计也不用太明朗了。
相对而言,在国内的评级公司更加倾向采取观望而非立即调整,相信也是基于同样的考虑。国家是在调整房地产市场,不是在吊打市场。又是周末了,等会儿看看还有什么新闻跟瓜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