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模式「赋能的含义」
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为主要特征的金融科技创新正在深刻地影响着资本市场。
对于证券业来说,“金融 科技”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引擎。在此背景下,证券行业积极开发证券科技,过去三年中,在信息技术领域的累计投入已经超过500亿元。500亿元投入的背后,券商探索金融科技赋能证券业发展已有不少项目落地并开始助力业务、经营转型发展。
证券行业加大金融科技投入
促进数字化转型
把深化证券科技运用作为第一生产力,推进证券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创新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在此背景下,近年来,证券行业对信息科技重视程度不断增强,行业信息技术投入逐年增长。证券业协会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行业信息技术投入金额205.01亿元,同比增长10%,较去年同期提高了2.03个百分点。
实际上,2017年至今,证券行业在信息技术领域累计投入达550亿元,行业持续加大信息技术领域的投入为行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金融科技对证券行业最大的帮助就是“数字化转型”,它可以帮助所有证券业务及经营管理实现数字化转型,只是对于不同的业务和不同的管理类别可以有不同的落地方式。
对此,第一创业首席信息官何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经纪业务领域,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工作就是实现全面的线上化运营;但是在投行领域,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工作却反映为在承揽阶段的销售自动化和承做阶段利用AI技术使效率大幅提升。这是由于不同业务的特性和数字化程度有关。经纪业务,特别是在交易相关领域信息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了,只是在营销领域需要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因此才出现了全面线上化运营的需求;而投行业务本身信息化程度不高,前期大量工作是围绕非结构化文档展开的,因此把相关工作文档进一步结构化、规则化就能大幅度提升投行承做效率。”
如今,多家券商将金融科技视为“核心竞争力”之一。为此,在投入方面也是大手笔。2019年,有3家券商的信息技术投入金额超过10亿元,另有11家券商2019年的信息技术投入金额均超过5亿元;券商信息技术投入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最高比例达到了25.01%。
在强竞争的背景下,如何“突围”也成为券商在探索金融科技方面的思考题,各家券商“打法”也各不相同。何江认为:“首先是要让金融科技赋能公司战略核心业务;其次,数据的应用是关键。数据从业务中来,必须回到业务中去,形成业务闭环,才能赋能业务发展;再次是以创新为动力,把金融科技赋能建立在对业务本质的深入理解上,与各大平台企业合作,建立各种业务生态。”
第一创业加入区块链概念
6个金融科技项目落地
近年来,随着券商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加大投入、深入探索,已经有不少金融科技项目落地,甚至已有不少券商开始探索区块链赋能证券业务领域。记者注意到,在目前的区块链概念股当中,第一创业是唯一一只券商股。据悉,第一创业是深圳市金融区块链联盟的发起会员之一。记者在互动平台中看到,近期还有投资者询问第一创业,是否有区块链、数字货币方面的技术储备。第一创业也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一直关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持续研究银行间二级市场债券报价、存证类应用、ABS业务等可能的应用场景。
据何江介绍,第一创业金融科技的中长期目标是“帮助第一创业的经营管理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目前,公司信息中心人员超过80人,网络金融部员工约30人,固定收益业务的科技创新团队员工约10人。后两者都是位于业务线的分散式科技团队。目前,第一创业金融科技项目的六项成果,分别是债券业务综合管理系统(eBOND)、资管投资运营系统(A10)、机构经纪支持系统(机构通)、投资者移动财富终端(智富通APP)、员工展业终端(终极理财师)、虚拟化和云计算(云管平台)。
其中,eBOND是第一创业固定收益业务的金融科技产品,也是围绕公司的优势业务打造的。eBOND围绕着债券一级市场承、分销业务、二级市场报价交易业务打造了一系列软件平台。“eBOND系统上线后对固收各个业务线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大幅提高了业务效率,系统已经完全支持公司债券发行及交易业务的日常工作。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发了供客户使用的移动APP、公众号、小程序等。它能快捷有效地帮助我们的外部用户进行投标、报价、债券净价计算、发送中标通知等日常功能。”何江表示。
除此之外,金融科技在赋能证券业未来业务运营方式转型方面也大有空间。对此,何江列举了两个探索案例,一个是中台核心打造(CRM),另一个是端到端体系建设(分支机构数字化转型项目)。
何江表示:“CRM平台是业务拓展和运营的核心平台,它包括机构业务CRM和经纪业务CRM(偏零售业务)两个部分。它们汇聚了公司所有客户信息和公司与客户发生的业务信息。同时也能方便查询到全国近1.8亿家企业数据和已经与第一创业已发生业务往来的4000多家企业客户的数据。第一创业CRM系统的设计侧重于用户体验的便利性和交互的快捷性,整体操作风格类似微信,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学习成本。”
本文源自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