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级干部120万元 科级干部70万元 如此授信错在哪
文 | 青的蜂
近日,一份抬头为“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的红头文件显示,广西巴马农村商业银行对全县干部职工进行整体授信。
图源:澎湃新闻
经县政府同意,处级干部授信额度120万元、科级干部授信70万元、普通科员授信50万元,授信期限5年,干部职工只需填表即可办理。目前,当地政府已确认这一消息属实。
公职人员坐在办公室,就有授信从天而降?
其实,这是一种“主动授信”。近年来,一些银行不断创新工作,在征求许可的前提下,根据客户的代发工资、存款情况、住房公积金、社保缴纳信息等,对客户主动提供授信额度,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用款,不用款不产生利息,用款时根据用款情况产生利息。在许多银行看来,公职人员具有收入稳定、信誉好、个人诚信度高的特点,是提供信贷业务特色产品的优质客户群体。只要能充分征求客户许可,让客户自愿选择办理,这可以看作是业务创新。
银行可以优化授信的流程,但绝对不能改变授信的本质。
从根本上说,授信是一种风险控制,银行可以根据风险偏好对一些群体进行主动授信,但不能弱化银行对授信申请人的实地调查等尽职调查要求,也不能弱化授信审批人员在授信核定、授信后管理等环节的尽职义务,否则就很有可能导致多头授信、过度授信等问题,给金融体系带来风险。这一点很好理解,每名干部职工家里的资产情况、消费情况、收入情况等都不尽相同,用行政级别来确定授信额度,本身就是不合规、不合理的。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整体授信是以红头文件的方式进行的,这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一方面,消费者使用授信额度,应当遵守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文件里明晃晃写着“广大干部职工务必提高政治站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有很强的行政命令意味,岂不是让授信“变了味”?另一方面,银行授信归根到底是一种市场的行为,既然是市场的事情,就应该交给市场办,政府不能越俎代庖。红头文件公然指定了当地的农商行,中间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政商关系能不能说得清?
图源:巴马县政府官网
事情引发关注后,当地解释称,给公职人员提供整体授信主要是响应国务院号召,从促进消费的角度推出的一项举措。看似初衷很好,但这不禁让人想起湖南怀化也曾印发的一份红头文件,当地要求从教师工资中扣取促进“消费款”,初衷也很好,但却遭到了舆论的一致批评。疫情之下,促进消费有序恢复发展当然是紧迫且必要的,但说到底,消费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自由。不管是公务员、教师,还是普通老百姓,都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公共政策哪怕初衷再好,同样得遵守基本的法律法规,尊重各个群体的合法权益。
通过红头文件对公职人员整体授信,显然是一种错误方法,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银行,在充分认识错误的时候,还应该打开格局,更完整地看待促进消费。促进消费,不仅仅是让人花钱,更要打通消费堵点和痛点,破除制约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营造有利于接触性消费的环境。
当前,一些公职人员轻易获得金融支持的同时,还有很多市场主体面临困难,是不是可以换位思考、均衡发力,既不造成闲置或浪费授信额度,也让急需使用资金的人得到应有帮助呢?
【作者】 王庆峰
南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