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稳经济政策PK 沪杭投放4万汽车指标 北京可按租金提取公积金
近期,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转好,稳经济成为全国上下的重中之重。
4月底至5月底,国务院相继发布《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和《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动经济运行恢复正常轨道。深圳、上海、北京、天津、青岛、杭州、沈阳等多个城市紧随其后,出台了促消费、稳经济的相关政策。
这些政策花样百出,从投资到消费,从外贸到交通,从产业到就业,从企业到个人,无不涵盖。各大城市究竟都有哪些亮点举措,搜狐城市为你盘点一下。
-01-
促消费,深圳出手又快又狠
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然而今年3月以来的这轮疫情,对各大城市消费数据影响巨大。在已公布消费数据的19个万亿GDP城市中,有9个城市1-4月社消总额都出现负增长,其中上海、苏州跌幅位居前两位,分别为-14.2%、-7.5%。
要提振经济,释放消费潜力是重要抓手;而想要释放消费,汽车和家电等大宗消费被视为最大着力点。目前已有深圳、上海、北京、杭州、青岛、天津等多个城市出台了促进汽车消费的相关政策,基本集中在增加小客车指标和发放购车补贴两个方面。
上海、深圳、杭州出手豪横。其中上海、杭州年内新增4万个小客车指标,深圳新增2万个指标;上海对购买纯电动汽车的消费者给予1万元/辆的财政补贴,杭州给予最高1万元/辆的补贴,深圳对购置新能源汽车的中签者,给予最高2万元/辆的补贴。
广州虽然没有单独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但也将按照《广东省进一步促进消费若干措施》的要求,在5-6月期间增加3万个购车指标,并给予最高1万元/辆的补贴。
其余城市力度相对较小。比如天津年内增投3.5万个个人摇号指标,但没有提及购车补贴;北京提出了最高1万元/辆的购车补贴,但没有增加摇号指标。
还有一些城市补贴方式比较特殊,比如无锡。无锡市滨湖区将购房与购车挂钩,提出在5月13日-6月30日期间,向总房款在200万元以上的购房者,提供2-5万元大额购车消费券。
除了汽车之外,家电也是大宗消费品之一,在这方面,深圳依旧是最豪横的城市。深圳规定,5-8月期间,对消费者购买电视机、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以及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均按照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每人累计最高2000元。如此大手笔的投入效果显著,6月1日至5日,苏宁易购深圳大区市场销售同比增长102%,其中端午小长假同比暴增353%。
作为此轮促消费大潮中最早行动的城市,深圳可谓诚意十足。除了大宗消费品方面的财政补贴,深圳还计划发放四轮共5亿元消费券,包括购物、餐饮、文体和数字人民币红包,这个力度在已出台相关政策的城市中也是最大的。
-02-
保生产,北京上海打通区域堵点
除了消费之外,工业生产也是深受疫情拖累的领域。从22个已公布相关数据的万亿GDP城市来看,有19个城市1-4月规上工业增加值/总产值增速都较一季度有所下滑,深处疫情中心的上海、北京、苏州更是下滑了10个百分点以上。
令人颇为在意的是,此轮上海爆发的疫情充分显示,龙头城市一旦停摆,处于一体化循环节点的城市也将被迫减速。比如上海的汽车产业,不仅拥有上汽、特斯拉等多家整车企业,还聚集了1100多家零部件企业,与江浙周边形成了规模巨大的长三角汽车产业链。停摆20余天,上海汽车产能下降76%,合肥等长三角多个汽车制造强市也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多个重点城市在提振经济的政策中,都加入了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内容。比如上海提出建立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互保机制,共同保供强链;在物流运输方面,加快推广使用全国统一互认的通行证,提升跨省运输中转站运行效率,推广无接触物流方式。
北京则一定程度上参考了上海复工经验,提出健全分级分类、动态管理的重点企业“白名单”制度,争取更多重点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纳入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保障范围,建立京津冀三地互认、互通、互供、互保企业“白名单池”。
天津和沈阳更为直接,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在疫情发生时进行闭环生产,确保其稳定生产,原则上不要求停产。杭州也提出,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在疫情发生时进行闭环生产。
此外,杭州和青岛还特别提出了放松对货运车辆的防疫通行限制,落实货车司机“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机制,保障物流、人流运输的通畅和高效。天津特别提出实施京津地区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数据实时共享,确保北京市重点物资供应。
-03-
稳就业,上海补贴力度最大
疫情之下,居民的生产生活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收入减少、失业待业等问题十分常见,处理好返岗就业等问题也是城市稳经济的必要一环。
出于对基层疫情防控的考虑,部分大城市提出了扩充社区工作力量,这样既能增加不少就业岗位,也能减轻基层防疫工作的压力。比如北京提出临时招用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旅游会展、教育培训及零售等停工行业从业人员,兼职参与社区疫情防控等工作,并给予适当补贴;上海将加大社区卫生和公共卫生岗位、社区工作者岗位招聘力度。
更多的城市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提出了补贴。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因此,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极大。
北京提出,招用毕业年度本市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给予每人1500元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执行期限至2022年底。杭州、天津和沈阳与北京相同,都是每人1500元的标准。青岛标准稍低,给予1000元/人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上海是补贴力度最大的城市,对招录登记失业三个月以上人员或上海2022届高校毕业生,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按每人2000元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仅从这条政策来看,上海不仅补贴数额最大,补贴对象还包括了登记失业三个月以上的人员,可以说是诚意十足。
还有一些城市通过发放补贴鼓励企业稳岗,比如上海和无锡。上海对餐饮、零售、旅游、交通运输、文体娱乐、住宿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不裁员少裁员的,给予每人600元一次性稳岗补贴,每户企业补贴上限300万元。无锡对市区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不裁员少裁员的,发放1000元/人的一次性稳岗补贴。
除了给企业的补贴之外,还有一些城市已经落实了《关于实施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的通知》。北京提出,职工在本市租住商品房,可按实际支付房租提取住房公积金,不受缴存人月缴存额限制;上海每户家庭(含单身家庭)最高月提取限额从2500元调整为3000元。
疫情之下,上海人才出现了短暂的“离沪潮”,人们对这座城市的信任和向往也有所减弱。而从一系列措施来看,上海对于挽留人才、稳定就业的心情还是非常迫切且诚意十足的。我们希望,上海以及全国各大城市的经济运行和生产生活,都能早日恢复正轨。
参考资料:
[1] 各地政府官网、各地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