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债务限额空间「剩余规模小于1亿的可转债」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杜涛 8月16日,在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当前地方专项债余额尚未达到债务限额,要依法盘活债务限额空间,并用好已发行的地方专项债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符合条件项目越多的地方得到的资金要越多。
上述表述涉及两个问题:当前专项债债务限额空间有多大?如何用好用足?
按照7月27日,财政部公布的《2022年6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余额情况》显示,2022年全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218185.08亿元,截至2022年6月末,专项债务202645亿元。
这意味着,当前地方专项债余额距离限额尚有1.5万亿元左右的空间。
中国财政学会副秘书长冯俏彬告诉记者,1.5万亿元是财政多年节省下来的债务余额空间。专项债余额性质本身也是专项债,虽然不能突破现有专项债管理使用规定,但是不排除根据新情况做出一些边际上的变化。比如在使用方向上或者具体管理等方面,做出调整以适应当前经济运行情况。
债务限额
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财政货币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
债务限额即中央对地方政府发行债券采取限额管理,举债余额不得突破限额。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等于上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加上当年新增债务限额(或减去当年调减债务限额)。
2017年,财政部印发《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分配管理暂行办法》提到,新增限额分配选取影响政府债务规模的客观因素,根据各地区债务风险、财力状况等,并统筹考虑中央确定的重大项目支出、地方融资需求等情况,采用因素法测算。新增限额分配应当体现正向激励原则,财政实力强、举债空间大、债务风险低、债务管理绩效好的地区多安排,财政实力弱、举债空间小、债务风险高、债务管理绩效差的地区少安排或不安排。
从全国来看,地方政府债务总限额由国务院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等因素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具体分为一般债务限额和专项债务限额。财政部7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347503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其中,一般债务144858亿元,专项债务202645亿元;政府债券345881亿元,非政府债券形式存量政府债务1622亿元。
《上海市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显示,2021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核定上海市政府债务限额为10603.1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4639.5亿元,专项债务限额5963.6亿元)。截至2021年底,上海市政府债务余额为7356.8亿元(其中:按类型分,一般债务余额3120.3亿元,专项债务余额4236.5亿元;按级次分,市级债务余额1948亿元,区级债务余额5408.8亿元)。
从上述报告中可以看出,目前上海有3000亿元以上的债务限额空间。
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空间并不一致。江苏省公布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余额情况显示,财政部核定江苏省2021年政府债务限额20823.14亿元,年末债务余额预计为18963.76亿元,债务限额空间约为1800亿元。
根据天津预算报告显示的政府债务限额余额情况,财政部核定天津市2021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7982.1亿元,2021年底,天津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7882亿元,几无限额空间。
中财-中证鹏元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告诉记者,7月数据公布之后,可以看出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所以在今年专项债额度使用完毕后,为了稳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目标,才会鼓励地方政府使用去年的专项债限额空间额度。
一位政府投融资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专项债的问题在于地区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是落后的地方,限额越少,以经济基础稍显落后的西北地区为例,专项债核定的额度就比较小,而一些基础设施发达的地区额度就分配较多,这之间并不平衡。其次,目前专项债存在大量资金滞留,很多资金拨付给了代建单位,若是代建单位没有给施工单位付钱,是达不到稳增长的目的。
用在哪里?
1.5万亿元的专项债限额空间应该用在哪里?
温来成认为,1.5万亿元虽然是去年的限额,但用在2022年还是要遵守目前的使用范围。比如政策鼓励的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等9大领域。此外,还需要注意合理扩大适用范围。
2022年4月份,财政部预算司负责人、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主任宋其超表示,2022年专项债券投向领域总体保持稳定,将继续重点用于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9大领域。
宋其超表示,2022年财政部合理扩大了专项债券使用范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大惠民生、解民忧等领域投资。近期,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各地补报了一批2022年专项债券项目,指导地方将城市管网建设、水利等重点领域项目作为补报重点;二是支持增后劲、上水平项目建设。主要是围绕新基建等加大支持力度,研究将具有公益性且有一定收益的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作为支持重点;三是推动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建设。要求各地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好农业农村领域项目储备,将粮食仓储物流设施作为专项债券支持重点,支持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上述政府投融资人士希望能够将专项债在使用流程和转化项目变得更为便捷,同时严格限制专项债转向一般开支,要求专项债只能用于在建或者新项目的使用,并在使用新资金时,注意用好存量,提高专项债使用效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