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新增地方债额度超8成已发行「地方债」
证券时报今日(2月10日)援引Wind统计数据称,2022年1月全国各地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规模达到6989亿元。2021年1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额度为3623亿元。照此计算,今年1月地方债发行规模增长了3366亿元,同比增长92.9%,喜迎“开门红”。
聚焦新增专项债发行,市场看好基建投资“开门稳”
《证券时报》称,不同于去年首月地方债全部为再融资债券,今年1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占到地方债规模的69.3%,成为了地方债发行“开门红”的主角。综合外界反映来看,新增专项债规模和地方债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建设,是市场关注的两大热点。
在去年12月16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表示,财政部已向各地提前下达了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这次提前下达在额度分配上没有搞‘一刀切’,而是充分考虑了各地项目资金的需求和施工条件,项目资金需求多、施工条件好的地方多分,反之则适当少分。”
海通证券9日的研报表示,2022年1月至2月8日,地方政府债共发行177只,总规模达7325.33亿元。其中山东和福建省都发行了19只,成为发行数量最多的地区。同时,广东省发行债券共计规模1165.59亿元,发行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期内全国已发行地方专项债147只,规模达5113.51亿元,超提前下达专项债额度的三分之一。
从用途来看,用于城乡、市政和产业园区基建的专项债占比最大,达42.2%;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第二大用途,占比18.3%,其次为民生服务与社会事业以及棚户改造,占比分别为16.0%和10.7%,其余部分投向农林水利、老旧小区改造、乡村振兴等领域。
重视基建投资的宏观布局,在各省债券的发行安排上已有体现。
以河南省为例。中国债券信息网显示,1月13日,河南省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总部成功发行政府专项债券382.01亿元,是2022年全国首个发行地方债的省份。综合河南省财政厅消息,其中城乡发展专项债券179.87亿元,社会事业专项债券65.41亿元,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136.73亿元。
中国债券信息网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在地方债发行尤其是新增专项债方面,国家已多次释放信号。
在去年12月16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预算司负责人兼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主任宋其超也在会上对2022年专项债券支持的重点方向进行了解读:其一是聚焦短板领域,其二是聚焦重点方向,财政部已经会同国家发改委印发通知,明确了2022年专项债券重点用于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9个大方向;其三是聚焦重点项目,“积极发挥专项债券对重大规划和战略的支撑作用。”
今年1月21日,财政部部长刘昆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表示:2022年,要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按照保持政府总体杠杆率基本稳定的原则,确定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优化债券使用方向,不撒“胡椒面”,重点支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做深做细项目储备,合理加快使用进度,确保债券资金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更好发挥对投资的拉动作用。
今年以来,市场对地方债提振基建投资“开门稳”广泛看好,不少人持乐观态度。
中信证券联席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表示,预计一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量将在1万亿以上。在同时考虑去年专项债的结余与城投融资约束后,预计今年上半年基建投资增速将在5%以上,乐观的情形下有望达到10%。
植信投资研究院分析称,考虑到计划发行地方债规模与新增专项债提前批额度,若按通常约85%左右的专项债最终投向广义基建投资,则一季度约有2.2亿元资金可用于基建投资,将有效推动基建投资的快速增长。
去年地方债发行规模近7.5万亿元,重视基建与民生
昨日(2月9日),我国去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余额情况出炉,引发各界关注。
财政部信息显示,2021年1-12月,全国发行新增债券43709亿元,其中一般债券7865亿元、专项债券35844亿元。全国发行再融资债券31189亿元,其中一般债券17804亿元、专项债券13385亿元。2021年1-12月,地方政府债券到期偿还本金26685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支付利息9280亿元。
2021年1-12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 文件截图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304700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其中,一般债务137709亿元,专项债务166991亿元;政府债券303078亿元,非政府债券形式存量政府债务1622亿元。
中金公司早先(1月19日)研报称,我国2021年地方债发行规模近7.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从新增债资金用途看,2021年地方新增债资金投向以基建与民生领域为主,投向结构与2020年基本相似。
中金公司研报截图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