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债券A「博时宏观回报债券B」
摘要: 聊聊债券市场的混沌初开~
正文内容开始前的郑重提示:基金拆解系列内容只做基金基本拆解、并非进行投资标的推荐。
本系列内容选择拆解标的方式及步骤为:晨星网——基金筛选器——选择一家基金公司——选择“3年3星以上 5年3星以上”两个条件——按5年评级做从高到低排序,依次进行拆解。基金数据截止至文章撰写当天,具体日期在基金详情图当中有体现。
任何推荐本身都有极大局限性,投资决策只能由自己做出,基金拆解系列内容只想表达认真看一只基金产品的基本步骤,由于每只基金历史信息不同,碍于文章篇幅有限并不能涵盖全部内容,如需全部详细资料,请自行查阅基金历年公告。误认本文为推荐基金标的文章,照此投资,盈亏请自负。
把基金读成故事,让“理”财点亮生活。
债基扎堆儿又一只,华夏债券A/B,这名称有点意思。
关于基金名称后缀的问题,最常见的就是A和C,见怪不怪了,很多基金都是既有A类份额又有C类份额的。
A类份额就是在申购的时候一次性按一定比例从全部用来投资基金的钱里面扣掉一部分费用;C类份额就不是这样了,申购的时候不要钱,但是得按照一定比例去按天收取销售服务费。
对比下来,如果长期投资的话,其实还是A类划算一点,一次性售完就完了,长期拿着的话,过了一定的时间期限想赎回的时候,会少收、甚至不收赎回费。B类份额其实已经比较少见,就是我们常说的“后端收费”,申购的时候不收钱,到你赎回的时候再去把当初没交的申购费“找”回来。
对于这只华夏债券A/B来说,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001001”一个代码对应着“华夏债券A/B”这一个名称,多少觉得有点怪怪的。但其实应该是华夏债券A/B(前端)001001和华夏债券A/B(后端)001002这样配套来的。
两类份额的申购费差别就是这样的——
数据来源:Wind
不过后端收费的份额至少在支付宝上是买不到的,搜索001002这个代码会显示“本平台暂不销售”,普通人投资也很少会去特意找后端收费的份额来买。华夏债券在2006年4月也有增设了C类份额001003出来。
C类份额在晨星网上给出的评级也真的不低,A/B和C类份额本质上就是一只基金,还是按照老规矩,主要以A类份额为主去看了。
一、华夏债券A/B的成立及历史排名
数据来源:Wind
华夏债券A/B001001成立于2002年10月23日,成立至今18.4年,取得总回报188.84%,年化复合回报5.94%,截止2020年4季报规模8.03亿。晨星评级十年三星、五年五星、三年五星;万得评级五年三星、三年二星。
C类份额001003成立在2006年——
数据来源:Wind
成立至今14.9年,取得总回报139.43%,年化复合回报6.02%,截止2020年4季报规模5.16亿。晨星评级十年三星、五年四星、三年五星;万得评级五年三星、三年二星。
规模合并到一起来算就是13.19亿,在债基里面,虽然不算大,但是也还行吧,毕竟如果拉个平均值的话,债基的规模也就是几亿的意思。
之前一直很执着债基的规模效应问题,觉得从议价能力的角度去考虑,债基肯定是规模越大越好的。但其实规模问题确实也不能认真,尤其是去年信用债暴雷的那个阶段,债基的基金经理们很多都在忙着控规模,那种情形下就显现出来,还是规模小一点的基金比较不用担心无债可买。
这基金从成立以来的时间加权回报表现来看,还是成立时间比较晚的C类份额有复合年化回报看起来更好一点。但其实时间加权的算法并不能全面的表现基金的实际收益情况,历史上好的和不好的阶段表现糅合在一起这么算出来的,中间的基金规模缩量或者扩大带来的资金流入流出并没有体现出来。
按照以前看基金的经验来看,一只基金同时有A类和C类份额,并且还同时成立的话,通常都是C类的业绩稍逊于A类的。
今天这个华夏债券的A/B和C类份额成立时间上相差4年,C类的复合年化回报表现6.02%优于A/B的5.94%一点,可以理解为是成立时间不同带来的差异了,还是以成立时间长的A类份额为主来看基金表现吧。
万得的同类排名上看,这基金也属于一级债基,和前面看的华夏聚利、华夏双债增强的分类一样,但不一样的是,这基金成立时间早啊!
在看南方系列的时候,看到过一只南方早年发行的债券基金-南方宝元,那基金也是2002年成立的,成立时间是9月20日,就是中国第一只开放式债券型基金。今天我们看的这只华夏债券A/B只比南方宝元晚了一个月而已,也是债基家族的绝对元老。
南方宝元从成立之初,投资范围设置的就是一只可以买股票的二级债基,但华夏A/B当年招募的时候,投资范围是仅限于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直到2007年2月才召开了持有人大会,把投资范围扩大成为:
“还可参与一级市场新股申购,持有因可转债转股所形成的股票以及股票派发或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分离交易的权证等资产,但非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投资比例合计不超过基金资产的20%。因上述原因持有的股票和权证等资产,基金将在其可交易之日起的60个交易日内卖出。基金不通过二级市场买入股票或权证。”
所以这么一只基金如果细说2007年以前的同类排名的话,其实应该归到纯债基金的范畴里,不过当年基金一共没几只,轮到债基就更少,所以最初的起点确实可以忽略不计了。从2007年调整完投资范围算到现在,也已经是十几年过去了,这样去看一级债基的同类排名,就是有道理的。
10年有同期完整数据的70只基金中排名42;5年有同期完整数据的126只基金中排名18;3年有同期完整数据的139只基金中排名13;2年有同期完整数据的140只基金中排名16;1年有同期完整数据的149只基金当中排名第8;最近半年,158只基金当中排名第8位。
排名的表现看起来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这基的表现绝对是曾经不如现在。但其实如果综合考虑市场发展状况、基金经理的不同投资风格来综合衡量的话,可能会有不太一样的感受。
二、华夏债券A/B的基本信息
基金目前的业绩比较基准是:中证综合债总指数
中证综合债指数由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及银行间市场上市的,所有剩余期限1个月以上的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央行票据及企业短期融资券构成的。
不过这个业绩基准并不是当年基金2002年成立的时候就采用的。
数据来源:Wind
在2015年10月1日以前,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一直都是:53%中信标普银行间债券指数 46%中信标普国债指数1%中信标普企业债指数
这个基准比较细,也比较能说明基金的投资到底都是瞄着哪些债来下手的。后来更换的这个中证综合债总指数是2008年才发布,跑了几年足够稳定之后才选择了变更。
指数基日是2002年12月31日,至今的走势就是这样:
数据来源:Wind
比起之前看过的包括券种范围更广的中债综合指数那个长期大起大落的走势曲线来看,中证综合债总指数的整体向上真是平稳太多了。
基金当前的投资范围也并不是2002年成立之初设计的那样,而是在2007年调整成为了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
1、主要投资债券;
2、不能从二级市场上买股票,但是可参与一级市场新股申购或增发,持有可以买可转债转股过去的股票、还有打新增发拿到的股票,要在60个交易日内卖出;
3、可转债可以转股,但因为转股拿到的股票,还有权证那些非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投资比例合计不超过基金资产的20%
就是一个比较中规中矩的设置,而且一级市场拿到的股票必须在60个交易日内卖出,这个设计就和之前看到的华夏聚利、双债增强非常不同了,那两只基金虽然也是一级债基,但股票是6个月内卖出。
这时间范围的不同带来的差异当然很大,想想2014年牛市启动的时候,那不就是半年的时间大盘整体拉上去的……想一想如果是在牛市启动前夕打到了新股,一直拿满6个月,带来的收益当然是很亮眼的,也可能会在基金净值上有所表现,但这种短期内的收益就并不来自于基金主要投资的债券资产。
从基金成立以来的资产配置情况看,除了最初几年的数据没有,2004年开始的数据统计当中,直到2011年之前,基金的现金配置比例都有过比较明显较高的时间段。最突出的就是2007年中这段时间,债的配置降低到53%、现金持有35% 。
数据来源:Wind
年景好的时候谁不想接近满仓的好好赚钱呢,当时就是因为年景不好,才不得已减仓去持有现金的……
债券基金从2002年开始发行,正是因为从2002年开始,中国债券市场开始从初级阶段不断深化发展,后来逐渐趋于成熟。
大概是因为公募基金在1999年那轮行情当中表现出来的对市场的稳定作用,让监管层看到了已经取得投资者信任的公募基金,对于债券市场的发展来说,或许同样作用重大。于是在2002年债券市场全面发展的开始阶段,就希望公募基金成为其中重要参与者。
不过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这几十年里,其实什么事情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虽然当年的债券市场我们这些年轻人是注定没有经历过,那会儿的股票市场我们也是只能通过历史资料和数据去回顾,但想一想就会知道,那些年的债市也肯定是波折不断。
数据来源:Choice
还是以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的走势图来看,红框框里2013年的飙升当然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大家都能关注到的。但黄色方框里面那些早期的频繁大幅度变动在这张图上留下的记录,才真的触目惊心。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作为基准地位其实是2007年才确立,在以前更倾向用7年期国债作为基准品种。分着看太纠结了,直接都用10年期国债利率去做参照系就会发现,2002-2005年这期间的波动真是太大了,而且好像透着那么一股“不理性”发展的味道。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债市整体表现粗浅的理解就是一个反相关的关系,凡是收益率飙升的时候,就是债市整体下跌的时候;相反就是债券的大牛市。
所以从这图上就能看出来,华夏债券A/B早年持仓当中时不时来一次现金持有比例高,都可以看成是基金经理的“择时”躲避市场风险的选择。
后来的发展当然也挺波澜壮阔,就是不再像当年那么突兀,总算有点空间留给基金经理去平滑基金净值表现。
2002年,10年期国债利率呈现明显V形,在当年的6-7月创出低点;2003年是非典大爆发的一年,利率起步回升;2004年开始“非理性”表现,市场出现崩溃;2005年随着利率大幅度向下调整,债券市场迎来大牛市;2006年是波动市场;2007通胀年里面,又是大熊市;2008年开始峰回路转的大起大落;2009年经济触底反弹;2010年又出现了滞涨的苗头……
就是在当初这么凛冽的市场环境当中,这基金竟然还一直还分红不断,虽然分的并不多。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
一般来说,基金想要分红,需要满足3个条件:
1、当期收益为正;
2、当期收益足以弥补前期亏损;
3、仅可对填平前期亏损的剩余可分配利润分红
也就是说,有收益的基金才能够分红,一只基金能分红,起码说明它是赚钱的!而一只基金能一年分多次红,说明他在持续赚钱!
截止到这里,真是对当年在基金成立之后早期阶段里执掌基金的基金经理太好奇了!这都是怎么做到的?!
篇幅所限,剩下的净值表现、基金经理更迭,都留着明天继续看吧~
每周一-周四18:00,拆解基金,学会细读产品,让选基不再焦虑!
基础分析,不作为投资建议,据此投资,盈亏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