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信用债市场「信用债市场」
新华财经北京12月31日电(史可)年关将至,该如何诠释2021年的信用债市场?这一年,市场收益率曲线平稳下行、一级发行量升至历史高位,但同时,“信用收缩”俨然成为市场主旋律,信用债到期量增幅较大,影响了净融资规模的扩张。
这一年,国内宏观经济逐步修复,但部分微观主体仍面临一定压力,市场流动性分层特征依然较为显著。这一年的信用风险蓝图上书写出截然不同的两幅图章:房企流动性风险由点及面扩散,违约债券数量创下历史之最;地方国企信用风险未见近一步暴露,投资者对城投债由预期谨慎转向乐观拥抱。
展望2022年,资管新规正式落地的脚步渐行渐近,叠加理财净值化整改推进等因素影响,机构预计信用债市场短期波动或将加大,但同时,未来市场结构将更趋合理,定价更加理性,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拉大,风险溢价回归合理水平。
2021年信用债市场回顾:收益率平稳下移 净融资大幅收缩
与2020年信用债收益率走势大起大落不同,2021年信用债市场收益率曲线平稳下移。上半年来看,市场主要受资金面和“资产荒”主导,及至5月末,市场走出“小牛市”。但是6月份开始,受到负面舆情等因素影响,市场出现调整。进入7月份之后,降准信号带动信用债市场再度走强,直至8月份,信用债整体收益率达到全年新低。尽管9月末开始,房地产企业流动性冲击波一度令市场转弱,但伴随房企融资出现反弹,进入10月份之后,市场边际修复,收益率曲线再度转为下行。
总体来看,2021年信用债市场收益率回归和国债正相关的走势,其中AA 品种利率下行最多,特别是中短票和城投债收益率呈现较大幅度的下行走势。
从中短票来看,新华财经根据中债登数据统计发现,截至12月29日,5年期AAA、AA 、AA和AA-到期收益率分别报3.3037%、3.5531%、4.1831%、6.5331%,较年初分别下行50bp、80bp、56bp和38bp。城投债方面亦是如此,3年期品种收益率下行最为明显,根据新华财经统计,截至12月29日,3年期AAA、AA 、AA的城投债收益率年内分别累跌60bp、66bp、78bp。
一级市场方面,年初至今,信用债(此为狭义信用债,包括一般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超短融、短融,下同)发行量处于历史高位。根据新华财经统计,截至12月29日,全年信用债共发行约19.90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31%,远超2018、2019年的同期水平。
具体到月度发行量上,今年有六个月份信用债的单月发行量均达到万亿水平,分别是1月、3月、4月、7月、8月和11月份,其中,今年1月份因当月信用债到期量处于较高水平,相对应的续做量不低,使得信用债开年发行规模便超出了既往三年同期水平。3、4月,信用债一级市场迎来年内第一个发行小高峰,连续两个月发行额处于万亿水平,之后,信用债发行在6-8月份迎来了今年第二个发行高峰期,月均发行量为约万亿水平。
不过,尽管年内信用债发行量升至高位,但是全年净融资规模却呈现收缩状态。统计发现,公司债净融资额锐减成为全年市场净融资大幅收缩的主因,根据新华财经计算,年内公司债的净融资额为9338.12亿元,去年同期为超2万亿元,环比大幅下降逾六成,与此同时,全年公司债的到期偿还量却高达2.17万亿元。
机构分析认为,“信用收缩”俨然2021年信用债市场的主旋律。这是因为,2021年地产调控等政策影响效果逐步显现,基建投资增长趋于平稳,财政发力的重点在于保民生、保就业,专项债优先支持在建项目。经济环境在“调结构、防风险”为主的基调下,政府部门加快主动降杠杆步伐,低效率杠杆行为减少,整体上杠杆行为对信用环境的拉动趋于减弱。
年内信用风险画像:债券展期事件陡增 评级下调大幅上扬
2021年以来,国内宏观经济逐步修复,但部分微观主体仍面临一定压力,信用债市场上分层特征较为显著。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发行主体信用风险持续释放。全年来看,债市违约规模和违约笔数虽较2020年有所回落,但总体信用风险压力仍处于高位。根据新华财经统计,截至12月29日,2021年债市违约规模合计1526.93亿元,违约笔数达144只,环比去年同期小幅下降。
不同于2020年因永煤违约风波而引致的国企违约后来居上,2021年市场的主要违约主体聚焦于非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二者的违约债券数量和规模占比均较大。地域分布方面,受海航集团旗下企业大规模违约影响,海南省成为了债市风险暴露的主要发生地,其余违约主体位于河北省、重庆市、天津市、云南省、湖北省等。行业方面则多集中于交通运输行业、房地产、金融控股、医药、装备制造、电子及轻工制造行业。
同时,2021年新增违约主体数量减少,年度违约率降至0.58%,创2018年以来新低。根据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统计,截至12月28日,2021年新增违约主体27家,债券余额共232亿元,其中包括16家主体发生展期,涉及债券余额146亿元。
梳理发现,2021年的信用风险呈现出两大鲜明特点:一是受央行等五部委联合发文规范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的影响,信评机构加大企业风险揭示力度,行业监管趋严,评级下调大幅增加;二是债券展期或者延期兑付事件陡增。
根据东方金诚提供给新华财经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28日,年内全市场共计144家发行人主体信用评级被调低,同比增长42.57%;全市场共计发生级别下调269次,同比增长62.05%,其中有50家发行人主体年内信用评级被下调2次及以上。数据并显示,今年评级展望下调的次数也在大幅增加,截至12月28日,全市场发生79次对评级展望单独下调的负面调整,同比增长139.39%。
东方金诚对此分析道,一是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措施逐步落地,部分自身经营不善、盲目扩张的房企信用风险开始暴露,并向其上下游、金融领域等传导,今年房地产、建筑装饰、金融和交通运输等行业级别下调数量及新增违约数量占比均超50%;二是今年以来监管对优化评级生态、加强对信用评级的监督管理的态度进一步明确,评级标准趋严;三是随着市场逐渐从“监管驱动”向“投资人驱动”转型,评级机构更重视投资人的认可,存在提升评级质量的内生动力。
“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地,评级机构在评级方法、模型等方面会进一步完善,充分发挥出风险揭示和定价的作用,逐步推动信用评级行业更好服务于债券市场健康发展。”东方金诚相关人士对新华财经如此表示。
年内信用风险方面的另一大显著特点是,债券兑付延期或者展期事件频频发生,显示发行人信用风险存在延迟暴露隐患。新华财经统计发现,以债券违约余额计算,截至12月29日,全年违约发生时的债券余额合计2469.93亿元,其中,发生实质性违约的债券余额共计1782.93亿元,但同时有649.58亿元债券余额将进行展期兑付,占比达27%,全年仅有两只违约债券展期后完成兑付,规模仅为11.25亿元,涉及发行人分别是广东太安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新文化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另以违约债券笔数来计算的话,全年发生违约的144只债券中,有多达71只债券宣告展期,占比约三成。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闫衍表示,自2018年以来,发行人与持有人达成债券展期协议的事件逐年递增,2021年内债券展期规模同比进一步增加。债券展期兑付对于阶段性缓解发行人债务压力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否能真正解决发行人的债务兑付危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造血能力的修复,以及外部融资渠道的改善。此外,随着展期事件可接受度提升,债券展期兑付期限也在逐渐变长。因此,债券展期发行人很大程度上存在信用风险延迟暴露的可能。
微观主体“冰火两重天”:城投债违约预期落空 房企流动性危机演化
2021年随着经济从疫情影响中逐步修复,稳定宏观杠杆率、防范债务风险重新成为重要政策目标,房地产和城投的融资监管均转紧,不过两大行业却经历了截然相反的调整。
城投方面,2019年的永煤违约成为信用债市场飞出的黑天鹅事件,由此,不少机构认为,城投刚兑的预期势必将会打破。但是目前来看,非但违约预期落空,而且机构抱团城投、高等级信用债现象明显,城投配置力度的增加也带动了部分城投债估值收益呈现下行趋势。
具体从时间线上来看,自6月份开始,城投平台的信用风险得以明显缓释,并且也带动了地方国企的信用跟随修复。当月,先是永煤展期债券“20永煤SCP007”完成兑付;紧接着天津、西宁等地纷纷召开债券市场投资人恳谈会,通过设立信用保障基金等方式稳定国企融资,政策利好之下,天津国企信用债净融资当月实现年内首度回正。
海通证券分析认为,城投债政策调整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背后的深层逻辑是地方经济发展和政府债务风险之间的博弈,按照前几次周期时长来看,均不超过3年。2021年明显进入新一轮的政策收紧周期,政策边际收紧,官方频频提及“稳杠杆”“加强债务管理”“财政紧平衡”等,国资委“点面结合、长短结合、防禁结合”,加强债务风险防控。该机构认为,城投债短期依旧是以借新还旧为主,以时间换空间,争取未来化解时间。
同样自下半年开始,处于政策收紧环境中的房地产行业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行业的信用风险大幅抬升,多家全国性民营地产企业海外债券出现违约、境内债券市场亦不乏展期违约冲击,二级市场上相关债券价格大幅下跌。
特别是在10月份开始,房企流动性危机加速扩散,例如10月4日花样年公告美元债触发实质违约;10月19日、10月25日新力集团和当代置业先后公告美元债触发实质违约;11月1日阳光城对旗下美元债及境内ABS寻求展期;11月4日佳兆业理财产品出现兑付困难;11月29日奥园供应链ABS展期;12月以来又先后有富力、荣盛发展等涉及美元债展期事项。
而受到房企流动性危机扩散的影响,地产债价格自9月以来大幅下跌,80元以下房企债券数量陡增,一级市场上民营房企债券发行一度中断。另据新华财经统计发现,仅从境内债券市场来看,年内共有13家房企债券发生违约,涉及违约债券余额达663.07亿元,占全市场的违约比重增至24.84%。
“房地产行业成为今年违约重灾区,全年27家新增违约主体中,有8家为房企,且全部为民营房企。”东方金诚相关人士对新华财经表示,与之相对的,年内地方国企新增违约数量却显著减少,仅为3家,其中豫能化为永煤集团的母公司,天津航空和西部航空属海航系企业,显示出2021年地方国企信用风险未近一步暴露。
2021年房企境内债券违约群像
为缓解房企流动性危机,决策层先后出台了多项化解政策,例如,11月中旬央行发声、交易商协会放宽房企发债等,对房企融资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随后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多部门协同化解危机的进程明显加快。机构分析认为,近期的系列政策与相关表态对校正市场悲观情绪,增强银行等金融机构、资本市场和购房者信心都起到了明显的正面作用,房地产“政策底”已现,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已被排除。
展望2022年信用债市场:资管新规全面落地或会加剧市场波动
不少分析认为,自2018年开始,信用债市场上违约明显增多,其主要触发按键是资管新规的出台。进入2022年后,伴随资管新规正式落地,叠加理财净值化整改推进等因素影响,对于信用债市场有何影响?
东方金诚相关人士对新华财经表示,从2018年至今的情况看,民企违约风险多发,估值风险也相对较高,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的情况下,不利于民企债券市场融资规模的扩大。2022年资管新规全面落地,各类资管产品实现净值化转型,产品净值受到底层资产估值变动的影响将更加直接,将限制资管产品的风险偏好。但也应该看到,部分优秀民企发行人债券市场融资顺畅,且能提供较高的收益水平,在低利率环境下也将持续收到投资人的青睐。
中金固收认为,资管新规的落地可能加剧信用债市场的波动。该机构预计,2022年违约发行人数量可能与2021年持平。行业上地产及相关行业风险相对较高,煤钢电力等国企风险可控;城投系统性风险仍可控,关注尾部风险。
东方金诚预计,2022年城投公募债违约可能性较低,但不排除仍然会有偏尾部区域城投非标违约事件的发生,部分非标融资占比较高的城投公司债务滚续压力加大。一方面,明年稳经济压力加大,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在具体项目落实方面城投公司依然会承担较多的责任,相关的融资预计能够得到基本满足,融资渠道的畅通将利于缓解城投偿债压力,进一步降低城投信用风险。另一方面,在“严肃财经纪律”“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不断被强调的背景下,未来随着地方债务风险管控的落实以及城投企业市场化转型的推进,“有保有压”的监管态势或将延续。这意味着,部分城投企业的新增融资空间可能受到挤压。加之受疫情和土地市场降温等因素影响,地方财政压力加大,外部支持力度或受一定影响,尾部区域中低评级偏弱资质城投的偿债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大。
光大银行资管部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滕飞认为,资管新规主要针对的是刚性兑付下的资金池模式,而资金池资金最主要的投向就是债券市场,因此资管新规对债券市场的影响最大。他认为,随着净值化发行,长久期的信用债将导致净值波动加大,也会降低长久期信用债的需求,因此未来很可能信用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均拉大,使风险定价回归到相对合理的水平上。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