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配置策略「如何配置债券」
己亥年已至,资金面宽松态势不改,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的格局,也让基金业人士普遍判定,2019年债券牛市仍将延续。纵观新基金发行市场,过去火了一年的债券基金,今年仍旧成为基金公司力推的产品类型,可转债基金、中长期纯债基金、短债基金、被动债券指数基金等各种细分品种百花齐放,从产品数量上看,债券基金已超千只,对于投资者来说难免眼花缭乱。2019年债基应该如何配置?怎样规避踩雷债基?多位公募基金专业人士给出各自的答案。
超额收益最佳:可转债基金
“当下股债市场均向好,进取型的投资者不妨配置一些可转债基金博取超额收益。”北京一家中型公募固收部总监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该固收总监透露,2018年末,其所在投研团队认为A股市场的牛市行情即将开启,提前提高了旗下债基对可转债的配置比例。由此享受到了开年权益市场反弹带来的一波可转债的上涨行情。
确如上述固收总监所讲,在债券型基金细分类型中,可转债基金年内领涨业绩榜。数据显示,截至2月19日,可统计的79只可转债基金(份额分开计算,下同)的平均业绩已高达6.58%,远超债券型基金1.49%的平均业绩水平。并且,当下可转债基金的业绩也可与很多权益类绩优基金比肩,譬如名列可转债基金业绩榜首位的银华中证转债指数增强B和东吴中证可转换债券B,2只可转债的分级产品更是分别实现了38.8%和31.68%年内净值增长。除此之外,普通可转债基金中,收益超过10%的产品也多达9只。
如果用不同的收益趋势来描述各类细分的债券型基金,格上财富研究员张婷认为,超额收益即对应可转债基金,因为其既有股性又有债性,在股市好的时候涨幅较大,也更容易获得超额收益。
当前为何选择可转债基金更能博取超额收益呢?张婷分析指出,可转债基金主投可转债,是债券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债券,拥有股性和债性兼具的特质,其债性在于,若债券持有人不想转换,则可以继续持有债券,直到偿还期满时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但是如果持有人看好发债公司股票增值潜力,在宽限期之后可以行使转换权,按照预定转换价格将债券转换成为股票,且发债公司不得拒绝,即所谓的股性。也就是说,可转债基金上涨时可如同股票实现快速收益,但下跌时也可如同债券稳健托底。
在确定当下可转债基金更易博取超额收益后,投资者又该如何选投呢?一位FOF基金经理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在股市走牛时,可选择仓位稍高的产品,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更强,但考虑到债券的防御属性,投资者还要关注基金公司的固定收益类管理能力以及长期收益稳健的基金经理,毕竟可转债基金在整个债基大类中风险较高,投资者还需多方面考量。
绝对收益最佳:中长期纯债基金
面对波诡云谲的A股市场,不少基民会“拒股市于千里之外”,针对此类投资者,中长期债券型基金无疑是最佳选择。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从新产品申报层面上看,基金公司也热衷于发行中长期纯债基金。据证监会发布的最新一期基金募集申请表数据显示,截至2月3日,近一周申报获受理的32只基金产品中,中长期纯债基金占比近六成。
而在业绩方面,中长期纯债基金也表现不俗。据数据统计,截至2月19日,1354只中长期纯债基金的年内平均业绩为1.08%。其中,实现正收益的产品达到1309只,占总数的96.68%。在跌幅排行中,只有此前踩雷违约债16信威01的东吴鼎利和信达澳银纯债跌幅超过5%。
张婷认为,由于中长期纯债基金只含有债性,且久期偏长,是绝对收益的最佳选择。但她也建议投资者,在选投过程中,还应关注纯债基金对于利率债和信用债的选择。在利率债方面,目前中美利差有所扩大,人民币压力有所减小,期限利差已经处于较高位置,加上实际经济承压,长端利率的配置价值更加凸显。对于信用债而言,当下低等级的信用利差仍然处于高位,信用风险未能有效缓解,因此,对于信用债而言,应选择中高等级信用债,避开低等级。整体来看,利率债选择长久期配置,信用债选择高等级,避开低等级。
不过,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随着信用风险到期无法兑付等情况的频现,规避踩雷债基也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王骅强调,投资者在选择产品时既要考虑收益水平,也要关注在牛熊转换阶段的风控能力。同时,个体信用资质分化的背景下,更需要关注基金公司债券投研团队的整体实力,特别是信用评级、防范信用风险的能力。此外,还要主要关注偏好信用配置策略的产品,精选行业轮动能力和挖掘个券Alpha能力强的基金经理。
在产品选择方面,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偏向信用债持仓的博时信用债纯债C、大成景兴信用债A、广发聚利,利率信用综合持仓的博时稳定价值B以及重点持仓中高等级产业债招商产业A等出现在南方某基金研究院的投资组合名单中。
余额理财最佳:短期纯债基金
由于风险收益介于货币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之间,且流动性较强,短债基金在2018年表现突出,备受投资者青睐,更是一度站上风口,成为2018年多家基金公司规模逆袭的利器。回顾短债基金在2018年的业绩表现,数据显示,短债基金2018年全年平均净值增长4.37%,年度收益超过5%的产品即过半数。而同期货币基金的平均业绩则仅为3.55%,单只产品的最高年度收益也不足4.7%。
而今年以来,截至2月19日,年内短债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约为0.66%,较2018年同期略微增加了0.02个百分点。就2019年的走势来看,“短债基金虽然可能表现难以超越去年,但仍是货币基金的良好替代品”的观点成为多位市场分析人士的共识。盈米基金FOF研究院研究总监杨媛春就表示,因为流动性宽裕,利率不存在大幅上行的基础,短债基金目前优于货币基金。
张婷也认为,由于短债基金久期较短,且波动虽然整体较小,但略大于货币基金,可以作为其良好的替代产品,2019年仍有收益空间。沪上一位资深分析师也指出,在余额理财方面,对于偏保守型的普通投资者来说,没有实时需求的闲置资金用来投资短债基金也会是更好的选择。
数据显示,截至2月19日,短债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0.66%,小幅跑赢同期货币基金0.38%的平均收益水平。最新发行的银华安鑫短债基金经理王树丽指出,尽管此时布局短债基金赚快钱概率偏低,但作为流动性与收益性兼备的产品类型,短债基金不会昙花一现,依然具备布局的价值。
具体到短债基金的投资管理,王树丽表示,短债基金的定位是货币基金的加强版,同样是流动性管理工具。因此,保持组合的流动性安全、控制组合的波动性、保持收益的稳健至关重要。在产品的久期控制上,总体在一年期以内,在市场波动时组合回撤相对可控。
防御性最佳:债券指数基金
除上述3类债基外,随着债券违约呈现常态化趋势,具有投资透明、风险分散等优势的债券指数基金也越发受到投资者热捧。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1月就出现了国内第2只首募规模超百亿的该类型产品。1月24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发布交银施罗德中债1-3年农发行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交银中债1-3年农发债指数”)基金合同生效公告。公告内容显示,交银中债1-3年农发债指数于1月23日成立,首募规模高达102.04亿元。
事实上,自2018年下半年起,债券指数基金就备受市场关注,多只产品首募规模远超2亿元的成立线。如2018年11月成立的广发中债1-3年国开债,发行仅1天就结束募集,成立规模达213.7亿元,是截至目前规模最大的债券指数基金。而在同年10月和12月成立的海富通地方政府债ETF和博时中债1-3年政金债指数A首募规模也达到了60.46亿元和55.22亿元。
在债券指数基金的布局方面,沪上一位分析人士表示,当前债券指数基金的数量较少,而且大多数规模集中在少数几只基金上,因此选择债券指数型基金时,尽量选择规模大的,这样能够覆盖到指数内的多数债券可以降低跟踪误差。
此外,一家大型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内部人士也建议,投资债券指数基金需要注意久期长短,配置短久期还是长久期取决于对宏观经济和债券市场走势的判断。对于债券市场不够了解的个人投资者,还是推荐投资主动管理型债券基金。
王骅认为,未来债券指数基金还会有较大发展。他表示,债券类被动产品在国内金融市场发展起步较晚,参与的也主要是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对这类产品的认知度还有待提高。不过受2018年该类型产品业绩出色以及基金公司发力营销的影响,这类产品也会逐渐被普通投资者接受。
而在布局方面,张婷建议,由于指数基金通常不加杠杆,且收益约为平均水平,因此,防御方面可以选择被动跟踪标的的债券指数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