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背后的平衡是什么「咖啡过萃」
文/ 邱慈观、张旭华
今年四月,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暴光,股价暴跌,优惠券挤兑,其后证监会入驻调查,端幸更换高层主管。瑞幸高调崛起,从一开始就对标星巴克,环环相比,以凸显自己。但事实上,两者除了门店数量、咖啡单价等显性差异之外,有更多的隐含差异。
针对于此,笔者发表了“与星巴克相比,瑞幸关心ESG吗?”一文,得到读者的热烈回应。现在以盈利和社会良心之间的平衡为题,谈谈这个未见瑞幸重视,星巴克却必须面对的议题。
咖啡的可持续发展挑战
去年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可持续投资中心,发布了一份有关咖啡生产的研究报告,指出其经济可行性及可持续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咖啡生产会涉及非法用工、中间商剥削、工作场所安全疑虑等问题,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形成挑战。咖啡耕种会涉及污染土壤、破坏水源,对环境可持续发展形成挑战。
全球有六千万农户以咖啡为生,正辛苦承担着气候变化对咖啡种植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咖啡豆质量下降,咖啡树染病频繁。更糟的是,咖啡农户的日均收入低,其中很多竟不及1.9美元的极贫线,而无论消费者为一杯咖啡出价多少,最终只有很小一部分会流入咖啡农手中。
星巴克创始于1971年,无论可持续发展或ESG的理念,那个年代都尚未浮现事实上,当时社会上主导的是股东优先说,诺奖得主傅利曼教授的知名短文――“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增加其获利“,更被奉为圭臬。ESG一词当时亦未见使用,社会上才开始讲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企业社会责任),但相关的理论基础仍处于建构阶段,其中包括利益相关者说及企业目的说。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ESG的理念,在1990年代由联合国及环境团体的宣导后,才开始受到正视。譬如,可持续报告准则的制订组织――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于1997年由联合国推动成立。全球第一个可持续性评级系统――道琼斯指数的企业可持续性评级(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于1999年推出。另外,企业的ESG实践与可持续发展之结合,也出现在这时期:可持续报告准则就以企业的ESG实践来界定其可持续发展责任,而可持续性评级体系对企业评估内容就是其ESG实践。
从股东优先说的立场,当企业以最大化股东价值为目的时,可以不面对ESG责任,这可能是星巴克最初所处的情况。但当星巴克步入成长期后,时代已经改变,新范式兴起,而它必须考虑股东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方,包括供应商、顾客、员工、运营社区、自然环境等。
对于星巴克,这有消极与积极两层意义。在消极层面,它应该维持底线伦理,确保其运营不会违反”不伤害原则”,譬如污染土壤、破坏水源、损害工人健康等。在积极层面,它应该改善咖啡农民的技能和生活,提升顾客的体验,为股东创造更高的价值。然而这背后的关键,是星巴克必须顾及各种利益相关方的福祉,且在盈利与社会良心之间求取平衡。
星巴克自述:在盈利和社会良心之间求取平衡
可持续发展挑战下的标准
星巴克于1992年启动了可持续发展历程,设定各阶段的里程碑,将ESG融入日常运营流程,以平衡盈利与责任担当。
星巴克以咖啡豆供应链为命脉,商业模式以第三空间为诉求,但两者都因可持续性疑虑而遭受批评。因此,星巴克须以符合ESG标准的方式运营,才能获得社会认同。
无论是咖啡豆供应链或绿色零售门店,当时相关的可持续性标准并不存在,故星巴克和其他组织联手合作制订标准,其中以C.A.F.E.(咖啡和种植者公平规范)及LEED for Retail Program(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的零售项目)最广为人知。
C.A.F.E.是一种公平贸易标志,2004年由星巴克、保护国际组织和第三方认证组织SCS Global Services(科学认证系统全球服务组织)共同推出。这套规范之目的,是为了提高咖啡生产流程的伦理标准,其中覆盖咖啡农场、合作社、加工厂及烘焙厂。相关流程中各单元的ESG实践,都依据设定的标准而以计分卡评估,合格咖啡才可获得认证。星巴克自订全部咖啡豆来源都符合C.A.F.E.标准的目标,而SCS Global Services负责其供应链标准之审计框架及方法监督。
为了让咖啡豆来源能达到C.A.F.E.标准,从2004年起,星巴克先后在全球建立了九个种植者支持中心,为咖啡农免费提供种植、加工相关的知识培训和技术支持。另外,咖啡农户常因欠缺抵押品及收入证明而未能从银行融资,故星巴克又涉入普惠金融,对各地的咖啡农户发放小额贷款,以支持其生产运营。
LEED for Retail Program是将美国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LEEDs)原先针对大型建筑物的规格进行调整,以适用于零售门店。星巴克于2001年和美国绿建筑协会合作,发展出这套专门对标零售的新规格,为门店兴建及内部装修建立行业标准,其中包括用水、用电、排污等要求。
星巴克:绿色门店计划,以2025年达到一万家为目标
零售门店运营的环境后果,还包括过度使用能源、餐具及包装材料等。因此,星巴克于2018年启动了”增强绿化的零售倡议”,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及SCS Global Services共同规划其门店成长项目,包括改善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保护水源、降低废物等。星巴克更与麦当劳等企业联手,研发适合外卖使用的可溶解纸料,以更加环保的方式运营。
伦理采购的资金来源
伦理采购需要资金支持,除自有资金、银行贷款等来源外,星巴克从2016年开始发行可持续债券(sustainability bonds),至今已发行三只,累计金额22亿美元,在全球咖啡行业居首。
可持续债券是一种主题债券,出现在绿色债券、社会债券之后,而其资金投向包括环境暨社会相关的项目。星巴克于2016年首次发行可持续债券时,这类债券被视为创意金融工具,极受供需双方欢迎。因市场看好,星巴克于2017年发行第二只,2019年再发行第三只。
主题债券的资金用途,须经由独立机构评审。星巴克的可持续债券亦然,由ESG评级机构Sustainalytics评审,而相应基础为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所发布的三套相关规则,包括《绿色债券原则》、《社会债券原则》及《可持续债券指引》。Sustainalytics会基于这些规则,评估星巴克可持续债券的资金用途是否符合预订框架,譬如帮助经济发展、保障农民权利、满足社会基本服务需求等,而后出具一份审核报告。
除了ESG评级机构的报告外,针对由可持续债券所募集资金的投向及进度,在债券存续期间也会定期披露于”资金使用情况报告”,让投资人理解是否符合募集条款的实质内容。资金使用情况报告通常由独立会计师提供意见,而星巴克可持续债券的独立意见,由德勤会计事务所提供,其中确认了资金用途的一致性。
致力于相对平衡
在新时代的浪潮下,各行业中的大企业通常最早回应新范式,主动做出改变,星巴克亦然。在咖啡行业里,星巴克最早启动可持续发展里程,但在过程中,它的可視度高,获得的关注比较多,受到的批评也比较多。
各界对星巴克的批评,与本文相关的有两点,一是利益冲突,另一是锦上添花。在利益冲突方面,有批评者指出,星巴克既是C.A.F.E.标准的推动者又是执行者,存在一定的问题。在锦上添花方面,有批评者指出,可持续债券的资金主要用于咖啡采购,用在农艺研发、普惠金融等方面的都微乎其微,故有装点门面之讥。
另一些批评者则针对提供”独立意见”(independent opinion)的外部机构,质疑其独立性:它们的意见可信吗?还是在替企业有疑虑的行为背书呢?在以上所言情况里,外部机构包括审核星巴克伦理采购的第三方认证组织SCS Global Services,审核其可持续债券框架的第三方评级组织Sustainalytics,以及对其债券资金用途提供意见的德勤会计师事务所。
针对这项批评,凡是了解这类流程的人士都知道,任何使用者付费的服务,不免多少带有背书的成分,而难以完全中立客观。这种制度广泛应用于债信评级、股票分析师报告、企业财务审计报告等,而过去也的确发生过严重的利益冲突,最终导致一些相关改革。不过,除非能够设计出一套足以有效防弊、可行性又高的新制度,否则市场上仍将沿用现有制度。不过,有牌照的认证、评级及审计组织,一般都会为了自身声誉而尽量避免利益冲突。
事实上,这些批评有时过分激进,而不宜据以否定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在新时代里,当企业面对可持续发展的挑战,须对多种利益相关方负责时,就不可能再奉持傅利曼教授的名言,不能再以增加获利为唯一的企业社会责任。取而代之的关键责任,是求取平衡:企业在盈利与社会良心之间求取平衡,在为股东增加价值与为农户谋求福利之间求取平衡,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顾客商品多样化之间求取平衡等等。
但是,平衡不容易做到,人世间也难有绝对的平衡,只有相对的平衡。以平衡经济行为与可持续发展为诉求的各种倡议,也是在为相对平衡而奋斗。这类倡议很多,咖啡行业有C.A.F.E.,棕油行业有可持续棕油圆桌会议(Roundtable on Sustainable Palm Oil, ROSP),森林行业有可持续森林倡议(Sustainable Forestry initiative, SFI),金融行业有赤道原则(Equator Principles)。
标志由上到下分别是:可持续森林倡议、赤道原则与可持续棕油圆桌会议
致力于平衡经济行为与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倡议,有几点特质。第一,它们是自愿性准则,有伦理约束性,但没有硬性法规的强制性。因此,违规者接受的是伦理制裁,而非法律制裁。第二,它们都有相应的商业化认证系统,为合格产品贴标,而C.A.F.E.贴标咖啡、RSPO贴标棕油等都是例子。第三,它们都不是行业下唯一的标准,而面临其他差异化标准的挑战。譬如,C.A.F.E.对标的Fair Trade Coffee,就是以国际公平贸易组织的标准来生产。
这些特质蕴含的后果,可以分别从正面或负面角度来看。譬如,自愿性标准是以高于法规标准的方式鼓励同行切磋琢磨,共同向善。但是,当一套自愿性伦理标准的存在,系为了解决商业问题时,盈利因素不免增添了复杂性,使原本单纯的伦理患得患失,锱铢计较。
这更凸显了一个事实:身处可持续发展挑战下的当代企业,必须同时为多种利益相关方谋福利,而如何在其间求取平衡形成一个关键。这种平衡的求取是恒久的考验,也是持续学习的历程,而唯有能在盈利与社会良心之间权衡兼顾的企业,才能获得社会最高的认同。
(邱慈观是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张旭华是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社会责任投资专项基金研究员)
来源: FT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