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券正式纳入彭博巴克莱指数基金「中债7-10年期国开行债券指数」
4月1日起,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将正式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被完全纳入后,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债券将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之后的第四大计价货币债券。
彭博中国总裁李冰表示:“中国债券能够加入国际债券指数,会促进全球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同时这是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被国际认同的里程碑式的事件。”
分20个月纳入
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是国际主流债券指数之一,创建于1973年。彭博公司也是国际金融市场影响力较大的三大债券指数供应商之一,另外两家是富时罗素公司和摩根大通银行。
公开数据显示,来自全球至少5万亿美元以上的资产在跟踪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若加上私募等其他机构估计有8万亿-9万亿美元。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这次纳入指数的债券为中国国债和三家政策性银行债券,代码分别为:国债(CGB)、国开债(SDBC)、农发行债券(ADBCH)以及进出口银行债券(EXIMCH)。纳入的债券需要符合以下标准:发行规模不低于50亿元;久期不少于1年;固定收益;在银行间市场挂牌上市。
彭博全球指数业务负责人Steve Berkley在近期的媒体见面会上介绍称,4月开始及之后每个月对应债券市值的5%将被纳入指数,20个月内完成。每个月纳入规模或因发行规模变化而有所变化,如果当月中国国债或政策性金融债发行规模大,则中国债券所占比例也会增加。
根据截至1月31日的数据,将有364只、约3.3万亿美元市值的中国债券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完全纳入后将在该指数约51万亿美元的总市值中占比6.06%。初步估算,预计将有1000亿美元流入中国债券市场。
外国投资者涌入
事实上,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很多全球投资者都在积极进入中国债券市场。
彭博中国总裁李冰表示,自2019年1月正式宣布会在4月份开始准时将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加入指数,从市场交易量可以看到,境外机构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活跃度显著提升。
债券通交易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境外机构通过债券通日均交易量为64.8亿,较去年全年35.8亿元的日均交易量显著提高。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境外机构对政策性银行债的配置比例加大,李冰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健康的发展。“这是境外投资机构更进一步试水中国境内债市的一个有力证明”。
根据彭博“中国:探索新丝绸之路”投资者会议上调查180余位受访者得出的结果,2019年将购买中国境内债券的受访者高达64.4%,只有8.5%受访者表示今年将减持中国境内债券。
李冰在媒体见面会上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追踪指数的外国投资者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被动投资者,一类是主动投资者。目前趋势是被动投资者越来越多,其根据指数中各债券的比重来投资。
待完善之处
根据前述彭博投资者会议上的调查,目前中国债市流动性不足、评级体系未能与全球接轨、缺乏对冲工具、信用风险等是境外投资者入场的顾虑。
流动性方面,李冰认为随着指数纳入,未来发展的空间很大。“其中最重大的意义之一,是可以撬动国内债市做市机制的正式启动和运营。”李冰表示,目前“债券通”平台上有34家指定做市商,中国债券加入指数后,大量境外投资者入场,会促使这些做市商去报双边价,把买卖报价拉近。随着大型商业银行转型变成做市商的角色越来越活跃,未来银行持有到期的比例一定会越来越少,国债、政金债的流动性也将随之解放。
评级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已经批准美国标普全球公司进入中国信用评级市场。李冰认为应有规律、有秩序地改变评级,国际机构进场也要循序渐进。
衍生品方面,李冰表示,衍生品在风险对冲上非常重要,“如何正确对冲风险、规避风险,是更技术性、更有挑战的一步”。
Steve Berkley表示,下一步可能会优先考虑将中国的公司类信用债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当前没有纳入信用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流动性;二是境外投资者对目前中国的公司类信用债的评级认可度不高。国际投资者更信赖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即标普、穆迪、惠誉的评级。目前已有国际评级机构获准进入中国信用评级市场独立开展业务,随着他们逐渐进入中国市场,将会使信用债纳入指数的进度加快”。
除了公司类信用债,Steve Berkley还表示,未来也会适时考虑将地方政府债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纳入指数,但这还需要时间。“中国债券市场的变化非常快,4月1日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只是其中的一步,相信纳入指数一年后市场会有很大变化”。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