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原因有哪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每逢年初,最怕投资者询问,为何过去一年基金赚钱,但他自己却没赚钱。”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客服人员向记者感慨道。
2021年以来,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怪象依然“有增无减”。
近日,天天基金网针对基金投资者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28日,53%受访基民的年内收益率为负,35%受访基民表示年化收益率在10%以内,只有9%受访基民表示年化收益率能达到10%-30%。
与此对应的是,2021年主动权益类基金(包括股票投资类基金、混合类基金)的年化回报率接近9%,这意味着逾半数基民在2021年实际收益率低于产品收益率。
在多位基金业内人士看来,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怪象延续,存在着多重原因:一是众多基民盲目追逐热门投资题材,导致他们频繁交易,稍有不慎就陷入亏损窘境;二是部分基民将债券类公募基金视为“固收类产品”,一看到相关基金净值多日回调,就迅速抛售止损,反而错失基金收复失地的机会;三是不少基民喜欢快进快出“赚快钱”,持有基金时间相对较短,无法获取长期投资红利。
“但是,要改变基民这些交易行为,绝非易事。”上述基金公司客服人员向记者指出。一方面众多基民都是“小白”,未必了解不同基金的投资策略与收益逻辑,很容易采取盲目追市场热点,追逐明星基金经理的“简单”投资方式,二是不少基民依然将债券类/混合类公募基金产品视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无法容忍基金产品净值出现一定幅度下跌。
他遇到的最典型案例,就是不少基民一看到债券类公募基金产品净值连续多天下跌,就再也坐不住了,纷纷止损赎回。但事实上,债券类基金净值回调可能是受到市场环境影响,一旦市场好转,这类基金净值很快就收复失地。很多基民却因自己的频繁操作蒙受“损失”。
记者多方了解到,为了改变“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怪象,不少基金公司与财富管理机构纷纷倡导基民采取长期投资策略。
去年10月下旬,景顺长城基金、富国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三家基金公司联合发布《公募权益类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指出,在统计129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4682万客户及5.65亿笔交易数据后,他们发现基民持仓时间越长,投资者平均收益率水平越高,比如当基民持仓时间低于3个月时,基民平均收益率为负,盈利客户占比仅为39.10%;反之持仓时间超过3个月,盈利客户占比大幅提升到63.72%,平均收益率也由负转正。
去年底,蚂蚁基金联合43家基金公司发布《2021基金经理千次调研报告》指出,逾5成受访基金经理建议基民持有基金产品时间最好高于一年。
“基民的长期持有投资,应建立在投资优质公募基金产品的基础上。”一位基金投顾机构负责人向记者直言。目前二级市场各类投资策略公募基金产品超过9000只,对众多基民“小白”而言,如何遴选出优质基金产品配置,俨然是一大挑战。
他指出,尽管众多基金投顾机构一直建议基民在选择基金产品时,要优先关注基金经理投资理念、产品投资策略、波动率和回撤等因素,而非历史收益。但在实际操作环节,很多基金小白根本不了解如何“看透”基金经理投资里面与产品投资策略,仍然凭借产品历史收益,基金以往排名,是否具有投资热点,基金经理是否具有知名度等简单指标进行投资,导致其投资“出错”几率大增。
记者多方了解到,目前众多基金投顾机构与财富管理平台也注意到这个问题,正积极引入各种算法模型帮助广大基民“遴选”优质基金产品。
四川省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登琼表示,当前,行业监管部门、基金公司及销售服务等市场主体、基金行业自律组织等市场参与方正着力化解“基金赚钱,基民不一定赚钱”这个难点,努力实现投资者利益最大化、并创造良好的盈利体验。
“只有广大基民通过配置多款优质基金,持续获取良好的盈利体验,才能容易接受长期持有与均衡配置的投资策略,使实际投资收益不断接近公募基金产品回报,扭转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怪象。”蚂蚁财富投研总监李小军表示。
三大交易心态导致“基民收益低于基金回报”
在李小军看来,基民投资收益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市场收益β 超额收益α 用户行为收益X”。
“广大基民往往更关注基金产品能否跑赢市场收益β与超额收益α,却忽略自身行为收益X所带来的交易磨损。”他指出。广大基民的交易磨损行为,主要包括基金产品持有时间太短、资产配置不均衡、追涨杀跌、交易频繁等。
《2021基金经理千次调研报告》通过调研约1.2万名基金投资者发现,不少受访基民认为自己投资亏损的主要原因,恰恰是持有时间短、资产配置不均衡、追涨杀跌、交易频繁。
“这背后,反映广大基民普遍存在的三大基金投资心态,一是以为赶上市场热点就能赚钱,因而频繁交易基金产品只为追赶市场热点,但这类投资行为往往带来很强的追涨杀跌效应;二是将债券类/混合类基金产品当成固收类产品进行投资,一旦基金净值短期内连续回落,他们就盲目止损;三是不少基民带有很强的赚快钱心态投资基金产品,稍有盈利就迅速获利离场并寻找下一个快速赚钱基金产品,一旦稍有操作失误,不但回吐所有盈利,还容易遭遇投资亏损。”上述基金投顾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
“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我们看到另一种景象——即基金持有时间与投资收益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即持有时间越长,收益反而越高。”李小军表示。以蚂蚁基金“金选”用户为例,持有期逾1年的基民平均收益率为14%,持有逾2年的基民平均收益率为33%,后者收益比前者高出逾两倍。
“我们专门对这种景象进行分析,发现基金持有时间与投资收益之所以呈现较强正相关性,主要基于三大原因。”他透露。一是很多行业与投资赛道尽管存在短期波动性,但长期而言仍具有高成长性与高景气度,相关基金产品的长期回报依然相当丰厚;二是很多基金经理用长期投资眼光落实投资策略与选股策略,尽管有些股票短期内会存在较大波动,但中长期仍会交出不错的股价上涨成绩;三是不少基金经理也在不断学习提升投资水准,从而更好地管控基金产品波动性与回撤值,若投资者因一次基金净值较大幅度回撤而贸然赎回,反而错失“长期持有所带来的时间红利”。
“因此,我们一直倡导广大基民积极践行长期持有基金策略,力争将基民实际投资回报持续接近基金产品收益。”他坦言。
记者多方了解到,这背后,关乎广大基民的理财心智投教。无论是持有时间短、资产配置不均衡、还是追涨杀跌、交易频繁等交易行为,都源自一个根本问题——即广大基民热衷“择时交易获利”。
“在国内公私募领域,能通过择时交易获取长期稳健可观回报的基金经理屈指可数,多数基民热衷择时交易,其结果可想而知——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怪象自然越演越烈。”一位私募基金负责人指出。若要吸引广大基民践行长期持有基金投资策略,关键是引导广大基民从“择时交易”转向“择基交易”(即配置若干优质基金进行长期投资获利),但其前提是,投顾机构与财富管理平台必须帮广大基民遴选优质基金,先让他们体会到良好的盈利体验,才能推动他们逐步加大长期投资力度。
南方基金FOF投资部负责人李文良表示,对于没有时间、精力或不想费神筛选基金的投资者,FOF(基金中基金)与基金投顾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投资选择。目前,全市场公募基金数量约9000只,针对投资者“选基难、择时难、持基难、跟踪难”的四大痛点,FOF和基金投顾业务也可助力解决。
践行长期投资需先“选准基金”
记者了解到,为了促进基民从“择时交易”向“择基交易”转变,不少财富管理平台与基金公司开展了诸多尝试。
“去年起,我们专门搭建了新的算法模型,力争从逾9000只公募基金产品里遴选出约50-100只优质公募基金产品,展示给投资者,先确保投资者通过配置其中多款基金产品实现较低波动性与较高回报率,再吸引他们持续加大长期投资力度。”上述公募基金公司客服人员告诉记者。
李小军对此感同身受。
“众多基民未必能全面了解不同基金产品的投资策略差异与基金经理投资风格差异,若让他们通过自身能力从逾9000只公募基金产品选出优质基金,无疑是大海捞针。因此要吸引他们践行长期持有投资理念,得分成三步走,一是帮基民遴选出创造长期良好回报的优质基金产品,二是根据基民的不同持仓状况推介适合的资产均衡配置建议,避免基民出现投资集中度过高状况,尽可能分散投资风险;三是当上述投资策略能创造可观回报时,逐步引导他们加强长期投资。”他指出。
不过,要做好“第一步”,绝非易事。
多位基金投顾机构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他们主要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算法模型,从一个大的基金产品池,将相关优质基金产品纳入“备选池”,再根据他们的实际调研与数据深度分析,再选择其中最顶尖的基金产品纳入“优选池”,再通过一段时间的业绩持续跟踪与风险预警,将选择符合“金选”标准的基金产品最终纳入“金选池”,向广大基民展示,从而吸引基民将更多资金配置“金选”基金,减少盲目追逐市场热点、追涨杀跌、热衷频繁择时交易等行为。
“因此,能入选金选范畴的基金产品,必须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净值波动性相对较低、二是中长期收益相对稳健,三是其投资策略与投资赛道符合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并具有高景气度等,四是基金经理投资风格相对成熟不容易投资犯错等。”一位基金投顾机构业务主管告诉记者。尽管这些产品特点有助于让基民看到良好的盈利体验,但它也给投顾机构带来较大的“择基”挑战——如何在逾9000只基金里识别出具有上述特征的产品,着实相当困难。
李小军向记者透露,蚂蚁基金正与基金评价机构合作,一是基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遴选约180只不同投资策略的“金选”基金产品向广大基民展现,二是联合多家投顾研究联盟、智库专家、FOF管理团队共同优化金选基金的遴选标准,尽可能通过不同维度找出优质基金产品,令基民拥有更高几率获取理想回报。
“在这个过程里,资产均衡配置的价值显得尤其突出。当有些基民配置较多高风险高收益股票型基金产品时,我们会在适当性操作框架下,向他们展现混合型或债券型金选基金产品以平抑投资组合净值波动性;当有些基民集中投资一款基金产品时,我们也会向他们展现具有类似收益特征的其他投资赛道基金产品,进一步分散单一产品投资风险。”他表示。通过分析蚂蚁基金“金选”用户的投资行为收益特征发现,目前约40%金选用户持有逾2只金选基金,相应的风险收益比高于持有一只金选基金的用户。
“我们还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就是在2021年,深决策用户(通过支付宝金选基金渠道在投资基金前浏览各类基金信息时间平均长达320秒)的选基收益与持有收益,大幅优于浅决策用户(在投资基金前浏览各类基金信息时间平均只有30秒),这表明基民在做出投资决策前若能接触到更多有价值的基金投资参考内容与数据,对减少自身错误交易行为与提升投资精准度有着较大帮助。”李小军告诉记者。
在多位基金投顾业内人士看来,上述有趣现象固然很有启发性,但在实际操作环节,由于众多基民是“小白”,未必了解不同基金产品投资策略与基金经理投资风格,难以长时间浏览到最具投资参考价值的基金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提升自己投资准确性的重要辅助工具。
“对此金选基金还会形成真实个性化特征的标签,以便普通投资者更便捷地识别基金特点,比如不抱团,小而美,穿越牛熊,能涨抗跌,晨星五星等。”李小军指出。最终,蚂蚁基金希望帮助广大基民更细致深入地了解“金选基金”的形成逻辑,比如众多基民热衷关注以往历史业绩与基金经理知名度“选基”,那么蚂蚁基金希望能帮助基民了解到知名基金经理获取超额业绩的原因,是选股能力强,交易能力强,还是行业配置眼光独到;再如众多基民发现很多基金产品短期收益相差无几,但蚂蚁基金希望能帮助他们看到不同基金产品业绩相似背后也存在着巨大差异性——有些基金经理偏好成长价值均衡,有些基金经理喜欢超配中小盘,有些基金则擅长根据市场趋势捕捉投资机会,有助于基民根据自身的投资偏好,选择符合自己风险承受力的产品。
“此举能避免广大基民选错基金而反复频繁交易,再度出现持有时间短、追涨杀跌等行为出现。”他指出。毕竟,只有找到能创造满足自身投资收益与风险承受力的公募基金产品投资组合,广大基民才能真正做到“长期投资”,获取长期投资的红利。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