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M前景「技术供水」
DCM专线:特邀华盛香港企业融资部(DCM)天团,带大家看风云变幻的中环债市,解析和回答债券市场的现存现象与问题。
美联储局激进加息 缩表
联储局发布的3月议息会议纪录显示,与会委员对缩表的意向远较市场预期为激进。委员普遍认为,每月缩减上限600亿美元美国国债和350亿美元按揭抵押证券(MBS),即合共每月950亿美元是合适的,意味着较上轮2017年缩表的每月上限500亿美元多出接近一倍。
除了缩表规模意外地激进,实际操作时间亦远较预期为早。纪录显示,联储局将在下次会议时启动缩表,并按市场条件在三个月或较长时间,逐步提升缩表规模至950亿美元上限。
在纪录发布前一天,获提名为联储局副主席、立场向来较温和的布兰纳德率先透露当局缩表进程将远较上轮周期为快,甚至引用伏尔克对待通胀的观点,可见当局控制通胀的决心。
大家对伏尔克有印象吗?没错就是那位曾在主掌联储局期间,将联储局利率在1981年大幅度提高至20%,虽然导致美国经济衰退,但是对抗了通胀的传奇人物。
不过,联储局在3月首次加息25点子后,多组长短债息差急跌至负数(孳息曲线倒挂),如当局继续大幅加息,经济或未能承受利率大幅攀升的冲击。但在第三季末或第四季时,美国经济或已相当疲弱, 是否真的能如此激进加息?市场拭目以待ing。
人行的宽松政策 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我们这边,则是另一个局面,2022年4月25日,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
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
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市场等待宽松货币政策已久,久旱逢甘露,当然市场甚至对进一步降息也有一定程度的预期,同样需要时间来验证。
内房这边其实也还有一道槛,4月底之前或许就是一个时间点to be or not to be。一方面楼市松绑措施不断,多个城市放松限购限售等政策,市场期待在放松的政策下,内房销售出现复苏。
在3月底之前的业绩公布期内,不少港交所上市的主流美元债发行人,有一些内房虽然发了业绩,但是核数师发出了“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意见,也有不少内房在时限内只能发出未经审核业绩,或者甚至没有能发出业绩,以及更换核数师,根据港交所规定,上市公司须于4月底前公布其2021年经审核年度报告,否则其股份须暂停交易,投资者可密切关注未来的事态发展。
晨儿姐:内房核数风暴带来的结果和影响是巨大的
内房核数风暴带来的结果和影响是巨大的。也集中暴露了境外高收益债一直以来的一些系统性问题。以往高收益债要发行,基本都是依赖评级、核数师、律师等专业人士所做的文案工作。这些持牌人士和机构某种程度上用个人职业生涯赌上了市场对其工作的信任。所以出现了刺激的一幕:当这波违约潮出现时,市场敲破了脑袋问:过去看到的那些数,不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演变成这样呀?我们过去看到的都是什么?
Edmund:今年新发行的7个中资美元可转债中,中国房地产占了4只
上月底房企4家房企(旭辉、碧桂园、龙湖、越秀)共计250亿元中期票据的注册获得审批,说明此类房企属于市场认可质量较好的好房企。其中旭辉及碧桂园分别在今年发行了可转债,再次证明有能力发行可转债的内房企,是投资者对他们实力及前景认可的好指标。其中旭辉除了在月初发行19.57亿港元2025年到期的6.95%可换股债券以外,更成功在月中同一笔可转债基础上增发额外5.88亿元。今年新发行的7只中资美元可转债中,中国房地产共占了4只,看起来投资者仍然对部分房企的前景信心满满的。
Winson:政策效果需要时间来反映,让市场慢慢消化。
近期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不断投入资源研究和部置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不过政策效果是需要时间去反映的,让市场慢慢消化。反观房地产销售层面,全国各大城市成交面积和成交加速下降,土地成交也持续下滑。这样背景下,美元债市场在3月下旬的反弹后,4月交易回复平静和稳步回调也是合乎预期。但4月以来回调的幅度還是低于之前的反弹,尤其一些优质的名字像新城、碧桂园、旭辉等。如果投资者对于内房有信心不防多留意国企背景的一些名字,像绿地、中海外等。
张殿权:疫情之下,更大力度政策出台,翘首以待
从公布一季度的统计数据看,不论是社会融资还是银行贷款,其增量和增速,都可谓水势汹涌,但却迟迟未能按期望流入实体经济,降准效果尚待观察,疫情之下,后续更大力度的政策出台,也就自然而然地令人翘首以待。
以上就是本期【DCM专线】的所有内容,大佬们的“一句话”是否有解答你的疑惑呢?
关注我们,更多【DCM专线】精彩内容不容错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