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股市和债市的深层逻辑「股市涨债市是不是就跌」
来源:政信三公子
大家好,我是三公子。
众所周知,我在网络上是个固收公众号博主。现实工作中,分管公司的高收益债券投资业务。
但在做债券之前,我还是个07年入市的老股民,有10年的股票投资经验。
在会员群里聊债券之余,我也在断断续续的聊对股市的看法。当年的股票投资经验,对我去思考高收益债券的策略,起了很大的帮助。
从去年8月份开始,尤其是新年后春节前,我都是看空股票大盘市场的,并且多次公开劝谏会员群的读者,不要抄底。
这一认识和市场主流观点是背离的。当然,我们去做高收益债,认识和市场主流观点也是背离的。
只有你的右侧决策,是市场共识的左侧时,才能赚到超额收益。
这一超额收益的取得,没有什么神秘的,主要取决于认知的差异。
今天花了整整一天,把各路首席和专家的春节期间文章,估计得有十几二十万字吧,仔仔细细阅读了一遍。
同步把可读性强且逻辑清晰明了的文章,转发到了会员群里,共同思考和借鉴。
但有个最直观的感觉,就是:
excuse me?
有些文章,水的没法看。
我冒昧翻译一下这类文章的主旨:
前途是光明的,过程是曲折的。
哪里会曲折,会爆雷,会死人,我也不知道。反正,不在曲折中死亡的人,就会迎来光明的前途。
利率必将下行,信用肯定扩张,机会都是结构性的,但我也不知道结构性机会在哪里。
原来经济靠地产和基建,很单一。以后就全面开花,平衡发展了。你还别质疑我,长期看必然如此。
不信?10年以后,你再来怼我试试。
别急眼,怎么还急眼了呢?
信就完事儿了!
相信党领导下的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换挡必将带动资本市场取得伟大胜利。
这都说了些什么玩意儿?
真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总结起来头头是道,展望起来含含糊糊。
回顾一下,还还不是“首席”的问题,前些年看他们的文章,功底深厚,数据扎实,不仅能学知识,还能学文化,遣词造句富含哲理又充满了美感。
估计,实习生队伍扩招了吧。
言归正传,聊聊对今年股票市场的判断。
太具体的内容,最近几年,我的精力都在债券,缺乏深入的研究,在此简单聊聊逻辑和常识。
其一,箱体内的慢牛。
在1月20号的文章《护士妹妹走光图》里分析过:
当前的财政金融政策,在我眼里是个箱体政策。
箱体的上端,是各行各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和人民福祉与中长期利益的结合。
箱体的下端,是不能发生系统性风险,是三保和六稳。
这意味着很深刻的内涵:
上面有顶(红线),
下面有底(底限)。
财政金融政策,不能超过红线,也不能跌破底限。将会围绕着经济稳中有进的大趋势,做波动性的动态调整。
如果不放心,做个傻瓜型策略:
政策导向的双碳和市场导向的白酒,精选个股做个行业ETF增强,来回做T,涨了卖,跌了买。到年底,看看收益如何。
其二,货币与信用的博弈。
股票市场是货币现象,背后是买卖博弈。
债券市场是信用现象,背后是财政扩张。
按照黄益平老师的说法:
钱印多了,最终一定是会有后果的。
但是这个后果未必是以通胀或者价格水平上升的形式反映出来,也许会反映在资产泡沫里,又也许会反映在金融风险中,这有不确定性。
个人的理解,钱印多了,不一定会进入到股市里,可能更多进入债市里了。
因为:
经济转型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
热点轮动一遍,价格都抬高后,炒无可炒了,缺乏足够的实打实的东西来正向反馈。
所以,新基金发不动了,没有新水进场,股市自然普涨不起来。
但财政扩张的效果必然是立竿见影的。
极端点说,白天挖坑,晚上埋坑,天亮后再挖坑,天黑后再埋坑,循环往复,这事儿想做多久就做多久,GDP和就业也跟着起来了。对资金来说,也满足了避险需求。
货币和信用双松,是我最担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