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保债计划「什么债规模增长较快」
先说结论:
1、2015-2022年期间,保险公司共发行资本补充债81笔,资金规模达到3641.5亿元。
其中,2020年共发行了21笔补充债,资本补充债数量21 笔、资金规模78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2、“13精”给出了81笔资本补充债券票面利率的描述性统计。
简单平均票面利率水平为4.8%,中位数为4.9%,最小值为3.3%,最大值为6.5%。
从时间趋势来看,2022年度发行的资本补充债票面利率是最低的,平均仅有3.6%;
票面利率水平最高的是2015年,该年度发行了576亿元规模的资本补充债,平均票面利率5.1%。
从不同保险机构类型来看,寿险行业有2406亿元,票面利率4.41%;
财险行业有825.5亿元,票面利率4.38%;
保险集团有260亿元,票面利率4.9%;
再保险有150亿元,票面利率4.6%。
3、实证结果显示,首次债项评级越高,其债券票面利率水平越低。
首次债项评级每提高一个等级,债券票面利率下降约0.34个百分点。
保险机构资产规模越大,其发行债券的票面利率也越低。
资产规模每提高1个百分点,债券票面利率下降约0.0007个百分点。
4、“13精”给出了81笔资本补充债的发行日期、规模、票面利率、首次债项评级以及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改善程度等指标。
2020年新华保险发行的100亿元规模的资本补充债,首次债务评级AAA,票面利率3.3%,是所有资本补充债价格最低的,对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提升约9个百分点;
2016年长安责任发行的5亿元规模的资本补充债,首次债务评级A-,票面利率6.3%,是所有资本补充债价格最高的,对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提升约97个百分点。
2022年已发行的两笔资本补充债来自于太平人寿和工银安盛,债券规模均为50亿元,债券评级均为AAA级,票面利率水平分别为3.45%和3.70%,这可能与两家机构资产规模差异有关。
5、“13精”列出了保险机构债券发行利率与其综合投资收益率的比较。
如果保险机构发行的债券票面利率低于投资收益率,则会形成正的利差额。
对于该保险机构而言,发行资本补充债即能够提高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又能够通过投资管理覆盖其债券成本,产生“一石二鸟”的作用。
2016年阳光人寿发行的60亿元规模的资本补充债,票面利率为3.6%,而该机构近六年综合投资收益率平均高达6.8%,由此产生了3.2个百分点利差。
我们可以简单理解,阳光人寿发行60亿元资本补充债,不仅帮助其提高了17个点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还为公司每年贡献了近2个亿的净利润。
同样是2016年,长安责任发行的5亿元的资本补充债,票面利率为6.5%,该机构近六年综合投资收益率仅为3.2%,产生了利差损失。
我们可以简单理解,长安责任发行5亿元资本补充债,用每年几乎1600万的成本,提高了97个点的偿付能力充足率。
此外,“13精”还给出了65家保险机构现持有的资本补充债的规模及其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影响。
正文:
3月15日,工银安盛成功发行了50亿规模的资本补充债,债券票面利率3.7%,该笔资金将提升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约20个百分点。
随着偿二代二期工程的推进,很多保险机构又将面临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压力。
同时,银保监会对于保险公司股东资质、资金来源的监管要求逐渐收紧,审批门槛也不断提高,通过原有股东增资或者引入新股东的方式难度不断加大。
资本补充债可以用于补充保险公司附属资本,增强公司偿付能力,以解保险公司燃眉之急。同时,也可以提升保险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优质信用形象。
“13精”收集了2015-2022年期间保险机构发行的资本补充债项目,包括债券发行日、到期兑付日、上市交易日、债券期限、实际发行量(亿) 、债券起息日、票面利率(%)、首次主体评级、首次债项评级、最新主体评级、最新债项评级等指标数据。
基于此,“13精”分析了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对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改善程度。
1
不同保险机构现有资本补充债规模状况
截止2021年底,共有65家保险机构持有资本补充债,其中寿险40家、财险14家、保险集团8家、再保险3家。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上市保险机构2021年度偿付能力报告还未披露,故这些机构使用的是2021年半年度或第三季度数据替代。
附属资本的总规模高达4905亿元,对保险行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提升幅度约14个百分点。
其中,寿险行业附属资本规模2351亿元,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提升幅度约13个百分点;
保险集团附属资本规模1532亿元,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提升幅度约11个百分点;
财险行业附属资本规模872亿元,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提升幅度约41个百分点;
再保险附属资本规模150亿元,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提升幅度约44个百分点。
2
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规模状况
2015-2022年期间,保险公司共发行资本补充债81笔,资金规模达到3641.5亿元。
其中,2020年共发行了21笔补充债,资本补充债数量21 笔、资金规模78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需要指出的是,截止到2021年底,已有15笔资本补充债已按约定执行债券赎回权进行了兑付,债券规模908亿元,仍存续的资本补充债数量还有66笔。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太平人寿、工银安盛各自发行了一笔50亿元规模的资本补充债,票面利率分别为3.45%、3.70%。
从时间趋势来看,2022年度发行的资本补充债票面利率是最低的,票面利率水平最高的是2015年,该年度发行了576亿元规模的资本补充债,平均票面利率5.1%。
然而,从图形上看,我们似乎并不能简单得出2015年至2022年是波动下降的结论。
从不同保险机构类型来看,81笔资本补充债中,寿险行业发行了58笔,财险行业发行了17笔,再保险行业发行了4比,保险集团发行了2笔。
从3641.5亿元资本补充债规模构成来看,寿险行业有2406亿元,票面利率4.41%;
财险行业有825.5亿元,票面利率4.38%;
保险集团有260亿元,票面利率4.9%;
再保险有150亿元,票面利率4.6%。
3
资本补充债的票面利率分布状况
“13精”给出了81笔资本补充债券票面利率的描述性统计。
简单平均票面利率水平为4.8%,中位数为4.9%,最小值为3.3%,最大值为6.5%。
不难发现,不同债券票面利率水平差异还是很大的。
到底,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债券的发现利率呢?
每笔资本补充债项目均收集到首次主体评级、首次债项评级。对此,我们将首次债项评级按照评级高低进行排序,“A-”级取值为1,“A ”级取值为2,以此类推,“AAA ”级取值为8,使用fdcrdum表示,票面利率使用rate表示;
同时,我们也将机构资产规模的对数作为重要影响变量加入模型,并将年份作为控制变量以刻画各年度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影响。
实证结果显示,首次债项评级越高,其债券票面利率水平越低。首次债项评级每提高一个等级,债券票面利率下降约0.34个百分点。
保险机构资产规模越大,其发行债券的票面利率也越低。资产规模每提高1个百分点,债券票面利率下降约0.0007个百分点。
这说明,公司规模对债券发行的票面利率具有显著性负影响。对此,我们将所有债券按照公司规模进行分类。总体来看,票面利率与资产规模成反比。
4
资本补充债规模票面利率排行榜
表1给出了所有资本补充债的发行日期、规模、票面利率、首次债项评级以及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改善程度等指标。
2020年新华保险发行的100亿元规模的资本补充债,首次债务评级AAA,票面利率3.3%,是所有资本补充债价格最低的,对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提升约9个百分点;
2016年长安责任发行的5亿元规模的资本补充债,首次债务评级A-,票面利率6.3%,是所有资本补充债价格最高的,对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提升约97个百分点。
2022年已发行的两笔资本补充债来自于太平人寿和工银安盛,债券规模均为50亿元,债券评级均为AAA级,票面利率水平分别为3.45%和3.70%,这可能与两家机构资产规模差异有关。
限于篇幅所限,本文只列示了前30名的情况,其他51家资本补充债发行规模及票面利率等指标可以登陆13精资讯机构版进行查询。
5
资本补充债成本不是简单的票面利率
事实上,资本补充债的发行成本不能简单理解为票面利率。险资在发债之后,还可以运用所筹集的资金进行投资。
因此,我们进一步将这些发债公司的票面利率与其投资收益率进行了比较。
保险机构投资收益率指的是基于2015-2020年财报数据加权计算而得的综合投资收益率,并与保险机构发行债券的票面利率比较,计算利差。
我们给出了保险机构利差与票面利率的散点图关系。
不难发现,如果债券票面利率过高,则利差往往为负;如果债券票面利率较低,基本上会形成正的利差额。
如此,对于保险机构而言,发行资本补充债即能够提高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又能够通过投资管理覆盖其债券成本,产生“一石二鸟”的作用。
“13精”列出了保险机构债券发行利率与其综合投资收益率的比较。
2016年阳光人寿发行的60亿元规模的资本补充债,票面利率为3.6%,而该机构近六年综合投资收益率平均高达6.8%,由此产生了3.2个百分点利差。
我们可以简单理解,阳光人寿发行60亿元资本补充债,不仅帮助其提高了17个点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还为公司每年贡献了近2个亿的净利润。
同样是2016年,长安责任发行的5亿元的资本补充债,票面利率为6.5%,该机构近六年综合投资收益率仅为3.2%,产生了利差损失。
我们可以简单理解,长安责任发行5亿元资本补充债,用每年几乎1600万的成本,提高了97个点的偿付能力充足率。
限于篇幅所限,本文只列示了前30名的情况,其他51家资本补充债利差指标可以登陆13精资讯机构版进行查询。
6
资本补充债对解决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影响
此外,“13精”还给出了65家保险机构现持有的资本补充债的规模及其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影响。
其中,中华集团持有的资本补充债规模85.9亿元,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提升约68个百分点;
人保再保险持有的资本补充债规模20亿元,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提升约66个百分点;
交银人寿持有的资本补充债规模48亿元,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提升约75个百分点;
阳光财产持有的资本补充债规模60亿元,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提升约86个百分点。
更多保险机构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可登录“13精”小程序之风险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