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会议是「中国会议」
中国财富网讯(周黎洁)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7日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形势,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再“定调”。在宏观政策方面,首次提出“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
会议指出,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要抓紧研究提出积极应对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要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和使用,加紧做好重点项目前期准备和建设工作。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接受中国财富客户端采访时表示,会议释放的信号,比市场预期的更积极。总体而言,宽松的力度,在实施方式上是克制的,在政策取向上是积极的,体现了度的把握。
“疫情使得经济下行压力再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再提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还是讲求定力。我们一直讲宏观政策要稳,这一点还要延续。”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表示。
财政政策“三支箭”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承压,在多国推出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的背景下,中国的宏观政策该怎么走?
管清友指出,我们一方面要对冲因疫情造成的经济下行,另一方面要防止大水漫灌和资产的巨大泡沫,以及资产泡沫的破裂。“和欧美国家不同,中国的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发挥的作用要大。”
那么此次会议提出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该如何有为呢?白景明指出,有三个手段,即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专项债券规模,“这三者连成一片,表明我们在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时,财政要积极有为。”
今年2月,由尚福林任理事长、吴晓灵任学术总顾问的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曾发布报告,建议政府加大宏观政策调控,为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提供保障支持,包括:适当提高今年赤字率至3.5%,可争取7000亿元资金;发行特别国债不少于1万亿元等。
多家机构预测,今年赤字率可能突破3%。
对于地方专项债券,此次政治局会议重申要增加规模。在3月2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玲介绍,已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8480亿元,包括专项债12900亿元,专项债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截至3月20日,各地发行新增的地方政府债券14079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76%。
而此次最引市场关注的是特别国债的发行,这是22年来中央第三次采取这一举措。管清友指出,要害不是发不发,主要看国债的钱融到以后用于什么。
多家机构研报指出,基建补短板或为特别国债的主要投向。中信证券研究部指出,可创新特别国债的使用用途,将部分特别国债用于支持银行的永续债发行,提高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和投放意愿,并通过乘数作用进一步放大特别国债的政策效果。
管清友则建议,特别国债融到的钱,三分之二用于民生和企业纾困,三分之一用于所谓的老基建新基建的投资。
管清友说,着力点应该放在民生和企业纾困上,通过搞基建来扩大需求,只能作为辅助。“不能再走老路了,有人建议1万亿都去搞基建,给地方政府作为杠杆资金,让地方政府再去融资,大搞基建,这种方式在过去已经被证明后遗症极大。”
货币政策:利率切实下行
在近一个月时间里,全球逾20个国家央行降息,有的已两度降息。
2019年至今,我国已多次降准,LPR利率累计降了0.26个百分点,降息也在同步推进,尽管3月MLF(中期借贷便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均保持不变,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指出,3月起银行业进行存量贷款定价切换,由原来的贷款基准利率转为LPR,而利率切换本身也是一个降息过程。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金融政策的牵引带动作用,疏通传导机制,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对地方和企业反映的难点堵点问题,要抓紧梳理分析,及时加以解决,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达产。
3月26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0年第一季度例会提出,下大力气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继续释放改革促进降低贷款实际利率的潜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努力做到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与民营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推动供给体系、需求体系和金融体系形成相互支持的三角框架,促进国民经济整体良性循环。
广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指出,我们的理解是:此时继续强调“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是一个重要定调;未来包括LPR会继续调降;是否包括存款基准利率调整将会是市场的期待点,至少它是货币政策的空间之一。
连平指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管齐下很有必要,就货币政策而言,纵向来看,相较于经济增长水平,中国的利率水平已经较低,比如存款基准利率已低于2008年危机时期的水平,利率水平难以持续大幅回落;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预计年内降幅在100个基点到250个基点,即2到4次,MLF利率和LPR利率也会同步小幅下调。
“从货币政策来讲,我们毫不犹豫地该降息就降息。”管清友说,降息不是为了刺激资产泡沫,而是为了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直接降贷款利率,实际上是金融机构给中小企业让利。”
管清友依然强调民生和企业纾困问题,“一定要抓住这个主要矛盾,要降低因疫情导致的民生问题以及中小企业困难,所以现在看来调低贷款利率非常有必要。”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特别关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问题。“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民间借贷司法解释保护的民间借贷年利率是24%,太高了,做什么买卖一年能挣24%以上的利润?一定要降,降到10%以内。”他说。
政策离你我有多远?不远
资本市场和普通百姓该如何看待会议释放的积极信号呢?
白景明用“重大利好”“利益相关”来形容。他指出,政策对稳就业起到重要作用,“财政政策的3个手段都会起到扩大就业的作用,货币政策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调,这是给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企业有钱了才能维持生产,生产好了就业就好。”
白景明指出:“政府正在全方位复苏消费,加快释放国内市场需求,消费增长了,老百姓的安全感幸福感不也提升了吗?”
“一些地方可以结合自身财力,发放消费券、购物券,在政策落地上多做探索。”刘俊海说。
此次政治局会议强调,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刘俊海说,时间紧、任务重,政府缺钱可以向老百姓借钱,但另一方面要给全民减负,建议政府采取藏富于民、放水养鱼等休养生息政策。
“一定要让全民受益,在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方面,建议修改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简化税制,现在低收入人群不用交个人所得税,但高收入阶层个人所得税最高45%还是太高了。”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