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私利中学「贵州哪个县负债400亿」
近期,香港凯莉山国际学校被爆出负债3亿元,学校无法退回家长购买的高额债券,涉款逾2亿元。该校很多家长的维权,也让香港国际学校的债券买卖再次进入公众视野,计划送学生就读香港国际学校的家长徘徊不前。
此前,受疫情、社会不稳定因素、文化认同、不公平待遇等因素影响,香港已有大量“双非港宝”回到内地就读。加之此次该国际学校的负债事件,香港的国际学校将面临更大的生存挑战。
1
疯狂的债券与风险
在香港凯莉山国际学校被爆出负债3亿元后,11月20日校方再度招生之际,超四十名家长组成“凯莉山学校联盟”,敦促港府介入调查,等待维权。
图源:网络
作为英国传统名校Mount Kelly的香港分校,香港凯莉山国际学校每年学费为15至20万元。与香港其他国际学校一样,学生想在该校入学,还需另外购买学校债券获得提名权。据悉该校已经发行的债券总价值超过2亿港币,每张债券面值192万元到300万元不等,不少家长甚至持有上千万元的债券。
实际上,在香港就读国际学校需要购买学校债券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知名的汉基国际学校和弘历书院等学校的债券更是难求。
图源:弘历书院招生简章
根据范迪信留学咨询的解释,每所私立学校可以自行拟定债券政策,如价格多少、是否强制购买、是否可以归还、是否可以在二手市场上自由买卖等,各学校要求并不相同。家长可以通过个人或者企业名义购买私立学校的债券,以增加子女录取评估的次数和机会;持有债券的企业可享优先安排员工及董事的子女入读资格。
此外,在购买债券之后,申请学生可以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录取权,如果学生达到学校要求的入学水平,手持债券的学生录取概率更大。
实际上,债券并不能百分百保证学生入读心仪的私立学校,但很多家庭为了增加录取概率,仍会斥巨资购买心仪学校的债券。然而,部分私立学校债券“一券难求”,即使有钱也买不到。家长甚至不惜购买流向二手市场中价格飞涨几十倍的债券。
图源:香港教育局
今年11月,香港教育局发文称无论私立学校是否收取其他费用,若长期面对收生不足的情况,学校的财政状况及日常营运都无可避免地会出现问题,甚至有停办的可能性,且已有相关个案出现。
故此,香港教育局建议家长在选择安排子女入读私立学校或考虑参与学校的筹集资金计划时,应事先搜集有关学校的资料。此外,还需了解营运有关集资计划的目的及理据,仔细阅读计划的详情或合约条款,并向学校索取更多财务资讯,考虑当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对学校持续营办是否充满信心等,以保障自己的权益。
2
香港私立学校债券为何狂飙?
根据香港教育局官网,香港私立教育体系内包含的国际学校和私立独立学校,均以自负盈亏和市场主导的方式运作。
其中,私立独立学校主要为本地家庭提供公立学校体系以外的教育选择,大多数私立独立学校提供非本地课程;国际学校一般指,采用专为某一特定文化或语言类别学生,特别设立完整非本地课程,及/或学生不会参加本地考试的学校。这类学校主要满足在香港居住的非本地家庭,以及因工作或投资而来港的家庭对国际学校学额的需求。
图源:香港教育局
整体上看,私立独立学校的办学宗旨、目标学生和适用的要求均有别于国际学校,部分学校会视本身为国际学校以外的选择。私立独立学校须确保所取录的学生最少有70%为香港永久性居民。
但无论何种私立学校均需根据学与教、学校发展、校舍设施和基建工程等进行财务储备。私立学校往往通过借贷和各种筹集资金计划筹集相关经费,用作经费累积储备,以支持学校长远发展及大型学校改善工程,例如兴建教学大楼等。
伴随着不断的发展,私立学校筹集资金计划的形式趋向多样化,主要包含了债券、资本费、提名权费等。债券是学校的自行集资方式,用以学校基建或发展新课程项目,不受教育局或香港金融管理局规管。也正因如此,香港的私立学校债券价格一度飙升。此前内地赴港就读学生人数的增加,更加剧了私立学校债券价格的飞涨。
3
香港私立教育陷困局?
据香港教育统筹局资料,2020-2021年香港共有54所国际学校,其中,小学与中学一贯制学校共计26所,国际小学20所,国际中学8所。另外香港还有7所私立独立学校,分别为智新书院、弘立书院、薄扶林(南区)、基督教国际学校、保良局蔡继有学校、启新书院、沪江维多利亚学校、耀中国际学校(中学),其中前六所学校均为小学、中学一贯制学校。
正如香港教育局所言,近年来伴随着香港社会因素、疫情等不确定性的加码,香港的很多国际学校正面临生源和运营危机。这或许是学校出现债务危机的一大原因。
学龄人口结构性下降
根据香港教育局2021年7月公布的数字,2020/21学年全港的1,050间幼儿园中,接近半数出现K1空缺的现象。其中,观塘、葵青、东区等均有逾40间幼儿园出现K1空缺。不少过往学位抢手的幼儿园,今年也出现了此类情况,如位于九龙城区的圣若望英文书院幼儿园等。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幼儿园学生人数的整体递减。香港教育局资料显示,香港幼儿园学生人数已由2015/16年度的18.5万人,减少至2020/21年度的16.5万人。
图源:香港教育局
另一方面,香港学龄人口的结构下降,已经威胁到公立学校的生存。今年11月,香港教育局发言人表示,鉴于香港中学适龄人口将会出现结构性下降,且龙翔官立中学所处的黄大仙区有较多剩余学位,经教育局对教育政策、学龄人口变化、学额供求、官立学校整体发展需要、政府资源运用等因素的详细考量,决定合并龙翔官立中学与九龙工业学校。
“双非港宝”回潮
《南方日报》202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推进,广东省已形成了包括1所港澳子弟学校、2所香港子弟学校和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等地18所中小学港澳子弟班在内的港澳子弟教育体系,在读学生规模达到3,700人;另外还有大量港澳子弟就读于常规中小学的常规班级,其中在广州市就读的港澳台中小学生超过1.8万人。
赴香港就读的内地学生一度撑起了香港国际教育的半边天,但近年来的“双非港宝”回潮让这些私立学校面临挑战。
港人移居内地
伴随着疫情、社会问题,以及各地吸引港人前来就业、落户的政策,很多香港人选择移居内地。2021年以来,媒体报道了多位明星选择迁居内地。如陈小春、杨千嬅等选择在上海定居,这些明星的孩子也从香港的私立学校转出,进入上海当地的国际化学校就读。
香港正面临着生源不足的问题,与公立学校相比,自负盈亏的香港私立学校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因此,在进入香港国际学校之前,家长还需要对学校进行详细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