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铺生意到今天怎么样「把黄金当铺当了期限到了咋办」
多年前互联网方兴未艾的时候,看过一笑话,一IT接电话:喂,张总,对,是我。是这么回事。您在家里按了ctrl c,再去单位按ctrl v是不行的,对,粘不上。多贵的电脑也粘不上。最近有人说搞银行和开当铺似的,我不是太不认同的,多有名的人说,我也不太认同。
不过现在有时候下限比较低,本着黑红也是红过,民间科普也是科普的精神,我就把二者随便往一起凑凑,当是个周末的闲聊吧。
当铺是门古老生意,好像南北朝的时候就有,元朝时兴旺过一阵子,经营者多是元人,不知道是不是有专营牌照。当下这生意也有,不过不叫当铺了,太土,现在叫典当行。从当铺升格到典当行,就好像垃圾债券重新起名叫高收益债券一样,忽然听着就香了。想研究当代当铺,最好来澳门。提前做个核酸检测,七天有效,眼下正逢澳门美食节,保证来一次胖一次,万般带不走,唯有肉随身。
当铺门槛不高,但是柜台高。现在的银行现金窗口有防弹玻璃,和当铺柜台高度是一个意思,提高安全性。现金出纳多是年纪不大的小哥小妹,真被打劫什么的,总得有个保护措施。而以前的高柜台,非让你踮着脚才能送进去,也相当程度上杜绝了一些人的歪心思。
当铺得有高手坐镇。也就是电视剧里偶尔见到的老朝奉。遇到拿不准的物件,或是可能的一眼货,就得请老朝奉给掌掌眼,相当于银团贷款前台做完KYC写了调查报告走资负风控的流程。只是当铺分工没这么细,老朝奉大致上是前台兼中台的角色,十之八九还担着贷审会风险会和资负会主席的担子,算是当铺伙计三十众,万千责任在一身。
当铺有自己的规矩。神袍不收,雨伞扇子不收。伞和扇子,都有“散”的谐音,在挺多行业里都不招待见。比如早年戏班子就很忌讳有人带伞来访,黄飞鸿也不行。当下银行放款看得更细,夕阳产业慎放,新兴产业研究好再放,房地产行业挑人,戴上三道杠的都得另眼看待。还有我大澳门的博彩业,也都在条款里写明白了资金不得用于购买博彩用品等。
当铺收物件,都是质押交易,有活当死当之分,当期一满就别想赎回了,很多当铺是靠着这个赚一笔的。这点和银行有很大不同。银行别管是质押还是抵押,最不想要的就是抵质押品,特别希望你到期把钱还了,把东西领走。一旦不得不留下,除非是100%保证金,否则那叫不良,和按斤算的报告直接挂钩。
再者,银行会放很多信用贷款,只要觉得你信用够,还款意愿足,有充分的能力赚钱还钱,就会借给你大把的银子。写到这儿真得吐两句,联合贷这东西是不是信用贷,背后绝大多数的银子是不是银行出的,银行买你们家债券是押到房子还是押到地了,真出了事儿是不是银行在后面背大锅。银行圈儿这些人自己吐槽自己都习惯了,但还是看不得吃饱了骂厨子出了庙打和尚的事儿。
当铺发达之后,还衍生出了周边产品。当了物件有当票,所以就出现了收当票然后给你出押票的生意。差不多相当于二次质押。要不是当铺的折价率太狠,利率也高,这妥妥可以做成一个加杠杆的结构。不知道有没有人哪天能研究出来,说回购市场来源是受了押票的启发。换到押票并不是流程的终止,大清早的还专门有一拨人收押票。收走了,那就是真的再没办法拿回来东西了。嗯,听起来是不是觉得有点儿像福费廷买断的生意?
电视电影里的当铺,几乎没出现什么正面角色的机会,基本都表现得以欺侮劳苦大众为主要生活目标。朝奉捋了一下八字胡,一开口就是:穷生奸计,富长良心。金老先生在武侠小说里写的朝奉,在被迫收到活人当的时候,还顺笔写下了皮破肉烂的字样。银行但凡出点儿什么事儿,网络舆论上也多有不公允地评论出来。凭心而论,银行这些年为了社会责任企业责任没少做事。你看哪家大银行不对口几个地区做扶贫工作,打开哪家银行的APP没有扶贫商品特产?投进去的钱,少的几百万,多的早就上亿了。
话说回来,当年的当铺也是有扶贫助学功能的。老爸老妈说,读大学的时候,一到放寒暑假,就有很多学生把被褥送到当铺去换钱买车票。当铺对于学生送来的这些用品基本上照单全收,付出的银钱也足够回家的车钱。而且,依照当铺的规矩,你收了人家物件,要给保存好,所以逢到天气晴好的时候,还得组织人马帮这些大学生晒被子,然后再重新打包,等学生归来之时,一一笑脸送还,财物两讫。不过现在大家生活都好起来了,往典当行送被褥的是真见不着了,送貂皮大衣的还偶尔听说过。噢,对了前几天说貂皮制品很可能要涨价了, 最近见到丹麦的大佬在道歉,有时间还得跟踪一下后文。
广告时间哈。转发在看,都是支持。多谢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