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费是啥「择校费和学费的区别」
又到了一周大家最垂头丧气的一天,周一。不过相信那些选择了自己喜爱职业的朋友们,还是很欢迎工作日的到来,比如说我。
工作的时候,选对老板很重要,读书的时候,选对学校也很重要。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彩蝶纷飞,父母撒欢,又到了给孩子物色名校的季节。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保健、养老和子女教育已经成了中国高净值人群的三大核心需求。比起物质消费,教育投入花钱于无形,但一旦作出选择,影响却很长远。
你花3万块买一个皮包,得到的只会是一个皮包。而你把这笔钱花在教育上,孩子的将来就平添了很多可能,说不定他用这个皮包的钱,长大了给你换来一座皮革厂,不差钱也不差“包”,倒闭了还能赚个小姨子。不过很可惜,3万块搁现在,买一个皮包还行,上学可上不起。
远了不说咱们就说香港,在香港的教育体系中,学校大致有这么几类:第一类,公立学校,教职工属于公务员;第二类,资助学校和直资学校,部分经费出自政府津贴。
但是一部分家长直接跳过这两类,直奔入学要求高、收费更高的第三类,私立学校和国际学校。
由于历史的特殊性,香港早在100多年前就诞生了国际学校。1890年,港英殖民政府开办了一所以英语为第一教学语言的具有国际性质的小学——埃利斯•卡多爵士小学。旨在满足那些来自印度的驻港官员,以及商界人士子女的教育需要。所以很多香港人英文带印度味儿就很容易理解了。
回归以后,一国两制,教育体制不变,私立名校和国际学校就那么几间,僧多粥少,根本满足不了香港本地以及越来越多内地学生的入学需求。
打算去这种学校读书的孩子,自身和家庭条件都不会差,分数高能力强人不傻钱还多。可是在大家都很有钱的情况下,那怎么比呢?比谁更有钱呀~于是,一些名校开始对外发行债券,以债券的形式向学生筹集资金作为学校基建工程和发展之用,购买后可以提高孩子获得面试和被录取的几率。
当然,大家礼尚往来嘛,你花了钱我不能让你白花,来来来~多做两套卷子。至于这笔钱的叫法,有的学校叫债券;有的学校叫本金券;有的学校叫提名权;有的学校很耿直,就叫建校费。
各大名校的债券也不是统一定价,说出来你可能不信,那价格真不是一般土豪能接受的,二般的也不行。有的学校,基础债券价格竟然炒到了1000万港币。这将来孩子毕了业,要是不干那种“一秒几十万上下”的工作,一辈子也赚不回来啊!
和内地择校的“赞助费”不同,香港有些名校债券是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自由转让的。也就是说,孩子毕业以后可以把手中的债券卖给其他有需要的家长。500万买的800万轻松卖掉,不过赚的300万需要跟学校五五分成。那也值呀,相当于这学白上了!我的意思是,不光债券本金,连学费都赚回来了,美滋滋!
有书院2002年发售的本金券,第一批每张售价15万港元,到了2013年底已经叫价660万,现在普遍在720万左右,价格翻了将近50倍。
可即便是这么贵,竟然还是一券难求,丧心病狂的程度不亚于学区房。据说曾经有位商界大佬,为了女儿上学,包下了当年市场上这所学校所有的本金券,花了差不多一亿港币,本金券摞起来跟校长一边儿高。大佬的女儿最后自然是顺利入学,不然怕是整间学校都要被买下来了。
那么,购买了学校的天价债券是不是相当于一只脚已经踏入了名校大门?我在这里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当然是……你想多了!
学校不会因为你买了债券就降低录取标准,债券的作用就好像是多给了你一条命,有债券的孩子第一次面试不通过,学校可以再提供一次面试的机会。但很多孩子没有债券,照样一次面试就通过了,可以说是面试界的欧皇。
读名校需要孩子和家长共同的努力,很多学校不光要面试孩子,还要面试家长。孩子好不容易面试合格,离名校只有一步之遥,总有个别熊家长在最后一轮给搞砸了。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孩子上学的大事要是折在你手里,从此以后你就是全家的罪人,再无任何地位可言,孩儿他妈、大娃、二胎、菲佣、狗,然后才轮到你。
想要顺利通关,家长得弄明白面试题。首先是一些基本信息,通常面试都要求英文对答,考验的是父母的文化背景,高学历高收入高素质的“三高家长”更容易受到校方的青睐。
另外,不要小瞧家庭住址哟,它往往能体现出一个家庭的经济水平。有钱人为了女儿上学,能花一个亿买学区豪宅。坊间传闻,位处山顶的名校,入读的学生必须居住在山顶。可能因为山顶空气好,人比较精神?
大家都知道山顶是富人区,有些家长不得已只好借用住在山顶的亲朋好友的地址给孩子报名。老师家访一看地址,咦?怎么半个班都住这户!难道是群租房!
面试中还有一些加分题和陷阱题,千万不要掉以轻心。比方说,“平时都跟孩子参加什么休闲活动啊”?去读书会的和去游戏厅的,得分肯定不一样,照此推理,说“喜欢在楼下踢球啥的”,还是说“哦也就是练习下击剑或者学点骑术什么的”,得分可能也会不一样。
再比方说“平时有没有热心慈善公益”?管理慈善基金会和上街头找路人募捐的家长,得分肯定更不一样。为了增加录取机会,很多家长工作之余还要去上“面试课”,有的中介机构甚至直接做起了代替家长面试的生意。
在这个拼爹拼妈的时代,名校里也存在着一条“家长鄙视链”,“有亲戚是校友的家长”鄙视“没亲戚是校友的家长”,“没亲戚是校友的家长”鄙视“花钱赞助学校的家长”,“花钱赞助学校的家长”鄙视“花钱赞助学校的内地学生家长”,“花钱赞助学校的内地学生家长”鄙视前面所有的家长!
校友怎么了,校友能吃吗?你们孩子在学校吃的穿的用的哪样不是我们出的钱,不信咱们比比债券,你出一张,我压个对儿,你出个对儿,我四张炸你!
如今,香港名校在家长们的眼中已然成为了“高等圈子”的媒介。 “择校费”的存在其实是在帮助家长给孩子“择圈子”,首富的孙子读哪儿,明星的孩子读哪儿,我们家孩子也得跟着读哪儿,毕业十几年以后同学聚会,是撸串还是私人会所,成败在此一举啊。
以前我们总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在线,可从香港名校的债券看来,打从一开始,大伙就压根不在同一个体育场啊。
在什么场地咱们可能做不了什么改变,但是,既然博尔特不管在什么场地比赛都能赢,我看还是让孩子开心的跑起来更重要。
编辑:欣如、蒙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