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大涨意味着什么「可转债比股价高意味着什么」
“可转债” (顾名思义:可以在规定期限内转换成股票的债券)市场再次活跃异常,截止目前,凯中转债、蓝盾转债、万里转债等十多只转债涨20%,触发临停。
注意:“可转债”涉及企业两种证券形式:债券与股票,“可转债”原则上是一种债券,它有自己的交易价格,股票也有自己的交易价格,2个交易市场,2种交易价格,买“可转债”就是在2个市场共同作用下,看投资者能否赚钱。
看着“可转债”涨势喜人的行情,许多证券技术专家们拿着K线,均线分析的头头是道,一幅资深人士的作派。孰不知要玩好一个游戏首先要明白其中的规则,否则就只能被别人当作“韭菜”割。
每一家企业发行“可转债”后它1手的“转股数量”是一定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转股数量 = 发行价 * 10张(1手)/ 转股价,其中“发行价”通常都是100元,并且市场上交易1手等于10张可转债,其“转股价”又是发行时规定好的,那么以转股价5.18元的“可转债A”为例,它1手的转股数量就是193股。
截止2020年10月22日,收盘价210元/张,那么买进1手需要支付2100元,假设“当天买进当天转股又当天卖出股票”(当日企业股票收盘价为6.1元/股),那么转股账面成本193股*5.18元 = 999.74元,需要注意的是,你的成本是2100元,并非999.74元,你获得收益:6.1元*193股 – 2100元 = -992.7元,净亏992.7元。
所以我们通常看到的“转股价值” 【(现股价/转股价)*100】与“转股溢价率” 【(可转债价格 - 转股价值)/转股价值*100%】并不是你真正的收益。
“转股价值”越低,你的“转股账面成本”才会越低,在牛市时,与现阶段股价的差距才会加大,你的获利空间才会变大。
而同时你的“转股溢价率”也是越低越好,因为只有这样,你从二级市场上才能取得低成本的“可转债”,两者共低,你的“真实付现成本”才是健康的。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两者共低的情况几乎不会出现,通常都是“可转债价格低的,溢价率高;溢价率低的,可转债价格高”,目的就是为了抹平在转股的过程中产生的收益。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支“可转债B”,发行价100元,转股价40.54元,那么1手的转股数量就是:100元*10张/40.54元 = 24股,截止2020年10月22日,收盘价117元(企业股票收盘价34.9元),也假设“当天买进当天转股又当天卖出”,真实付现成本1170元,卖出共获得24股*34.9元 = 837.6元,亏损332.4元。
发现没有,无论哪一支,只要你买,就亏钱,在现在的可转债市场上,“可转债A”企业的股价需要达到10.88(2100/193)元,第二支需要达到48.75(1170/24)元,投资者才能赢利。
但是,发行债券的目的是为了给企业融资,扩大现金流,如果由于发行债券的成本过大,就违背了初衷,此时“强赎触发价”应运而生。
什么叫做“强赎触发价”?
答:该公司的股票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有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高于当期转股价格的130%(含),该公司会按照债券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的价格赎回全部或部分未转股的可转债。
简单的理解就是:满足条件的情况下,企业有回购机制,哪怕你现阶段“赚大发了”,也挡不住企业耍无赖。
可转债A的强赎触发价(耍无赖的价格)是6.73元,可转债B的则是52.7元,但是“可转债A”对应企业的股价根本达不到标准(10.88元),可转债B有希望(48.75元),但以现在的股价,希望也不大,这就是越买越亏的体现。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可以在“可转债”市场获得一个稳定的收益率呢?有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可转债价格”与“强赎触发价”作为标准,如果购买“可转债”的价格换算的“股价”,远远背离“转股价”与“强赎触发价”,那么现阶段的“可转债价格”无论多高,都没有投资的价值,即便你把它“当作股票买高杀跌”也只是误入了敌人的圈套。
虽然证券是一个全民参与的市场,但他仍是一个专业性强,门槛高的职业,一种金融产品当中打包的概念越多,设立的规则就会越多,对于普通参与者而言就越容易上当。
(你的收获我的进步,谢谢你的点赞、关注@困困账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