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煤气历史「上个世纪的上海」
■ 从煤气灯、煤球炉到搪瓷灶,纪录片《城市记忆》回顾上海150年的煤气发展历程
1865年,上海第一次出现10盏煤气路灯,老百姓都围着看,认为这是自来火。
为了解决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煤气难,政府发行了煤气债券,集资扩建了浦东煤气厂和吴淞煤气厂。
煤气,最初用来做城市照明。
150多年前,上海还是个小县城,户外基本没有照明。据载,只有每年的元宵夜才会看到“火树银花”的景致。这时,有6个英国年轻商人向租借工部局写信,要求把英国煤气引进上海;同时也向上海道台请求建厂。他们最终得到了许可。
这6个英国人在报纸上登了一则招股书,募集十万两白银筹建煤气厂。招股书发布2年后,在今天的苏州河南岸、西藏中路以西的位置建成了上海最早的煤气厂。
于是在1865年,上海街头第一次出现了10盏人们没有见过的煤气路灯,它们取代了煤油灯。早期煤气灯有许多缺陷,闪耀性很强,老百姓为了一睹“奇观”,都围着灯管。大家都在议论,这火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最终大家的共识是,这是自来火,所以煤气厂最初也叫做“自来火房”。
这距离欧洲工业革命发明煤制气干馏技术才10多年,早于亚洲各个城市,被看作上海城市公用事业开端。
为什么6个英国人能将煤气引进上海?其中一个原因是6人中叫C.J.King的英国年轻人对这项技术很熟悉,曾在发明煤气的英国威斯明斯特煤气公司工作过,“另一方面,他们看到外滩逐渐繁华起来,预感到未来城市生活需要煤气”。《大师》栏目制片人王韧介绍。
11月21日,纪实频道《大师》栏目推出了纪录片《城市记忆:上海煤气150年》上集,11月28日将播出下集。从煤气灯、煤球炉到煤气柜,该片讲述了上海煤气发展历程中的故事。
“新里弄”和“旧里弄”
煤气生产依靠煤做原料。中国是产煤国,但在刚有煤气厂和煤气灯的年代还没有大规模开采,主要依赖进口,价格很贵。直到1881年开滦煤矿产煤,煤气灯价格才有所下降。
但那时煤气灯已经遇到了更严重的“挑战”——比煤气灯更亮的电灯来了。1882年上海已经有了第一盏电灯。在此后漫长的70年里,煤气灯与电灯并存。
1934年,无声电影《神女》还拍摄了一组镜头记录煤气灯如何点燃:工人沿着靠在墙上的扶梯爬到灯柱边,打开灯罩,用明火把它点亮,把灯罩罩好再爬下来。但一年后,煤气灯就被电灯全部取代。“自来火房”开始调整方向,主要发展家庭烹饪和取暖。
20世纪初,上海将西方灶具引入,煤气逐渐得到推广。当时上海分“旧式里弄”和“新式里弄”,两者间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就是有没有用煤气。
王韧说,“在那时,这可是有钱人家才能用的奢侈品,用户不多。”据统计,在1949年,上海只有1.7万户人家用煤气烧饭,煤气的普及率只有1.9% 。煤气当时是清洁能源,而更多普通人家里则是成千上万只烟雾缭绕的煤球炉。
计划年代煤气仍是梦想
1950年代初,上海兴建两万户工人住宅。曹杨新村是全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居民们不用再烧煤球炉了。
在老人们的记忆里,1949年前要铺上管道、装上一个煤气灶,需要两根金条,一立方米的煤气价格相当于5斤大米;解放后6次降价至7分钱一立方米,相当于半斤粳米的价格。同时,新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如灶头不用买,可以3元钱租1年。
即使这样,到1966年,上海100户人家中能用上煤气的仍不到6家。在计划年代里,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一切都必须严格按计划执行,安装煤气变成很多人的梦想。
“煤气难”矛盾逐渐突出
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到上世纪90年代初仍有100万只煤球炉,还有一半的家庭用不上煤气,使用煤炭比重一度超过70%,居全国之首。
当时煤气公司所辖只有杨树浦煤气厂和吴淞煤气厂,虽然一直在改造挖潜,但仍相当老旧。
片子里介绍了这样一件旧事:上世纪80年代,一位英国燃气公司的代表访问杨树浦煤气厂。他特别惊讶地说,“我看到我们博物馆的东西了,你们竟然还在用!”
1983年上海兴建浦东煤气厂,这是解放后上海第一家煤气厂。但杯水车薪,气源仍然紧张。
纪录片也讲了另一则故事:一天,市长收到一封反映“煤气难”的信,写信者为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1989年,复旦大学一批教授分到凉城新村的新房,把煤球炉也带进了新居。一日三餐烧饭,煤球炉让居民小区乌烟瘴气。时任上海市煤气公司经理的李龙龄回忆,当时市政府有规定,为公平起见,要按建房顺序输送煤气。
煤气债券、液化气钢瓶、搪瓷灶的集体回忆
上世纪80年代的“煤气难”凸显了供应缺口越来越大的问题,新建煤气厂的要求非常紧迫。当年建设一个煤气厂要一二十亿元人民币,时任上海市长的朱镕基提议:发一些煤气债券。以发行债券的形式募集煤气建设资金,这在解放后公用事业的发展史上绝无仅有。当时集资10个亿,市政府出了5个亿,用这笔钱启动了浦东煤气厂二期工程,扩建了吴淞煤气厂。此外,新建石洞口煤气厂,上马焦化厂“三联供”项目。
在建设的漫长过程中,迫不及待要告别煤球炉时代的老百姓又用上了“液化气”或“钢瓶”。一时间,灌装石油液化气成了宠儿,但当时想得到一个钢瓶的门槛也非常高。
片中,曾主持浦东煤气厂建设的王钰初厂长回忆:“那时我拎了一个钢瓶到丈母娘家去,弄堂里的眼睛都看着我,能弄到一个钢瓶很了不起。”
而与煤气普及相对应的,是厨房灶头。以前英国人留下的灶头适合平底锅,直到1957年,我国有了自己设计的、适合中国圆形锅用的灶头。其中,五七型灶头和搪瓷灶最普及。
设计者沈国民说,最让他费神的是如何设计让老百姓用得起的灶头。当时的搪瓷煤气灶只要17元钱,今天它已成了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王韧觉得,上海燃气发展150年的历程,每一步脚印都值得去回顾,每种进步都折射了城市发展的某些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