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摊余成本法债基的问题「摊余成本法债基突遭」
新发权益基金爆款频现,摊余成本法债基则引爆固定收益类新品市场。7月以来成立的摊余成本法债基均获火热认购,首募规模皆超75亿元。与此同时,多家公募正快马加鞭布局该类产品,一日之内多达10只基金密集上架。
8只摊余成本法债基
募资634亿
近期市场总体延续股强债弱格局,摊余成本法定开债基却不断升温。继6月底两只爆款产品成立后,同类新品均受热捧。
截至昨日,7月以来已有8只摊余成本法债基(A/C份额合并统计)陆续成立,合计募资高达634亿元,占新发债基总募资额的86.5%。其中,华宝宝利86个月、景顺长城弘远66个月、广发汇浦三年、兴业稳泰66个月、天弘鑫意39个月、易方达恒茂39个月等多只新品成立规模均接近80亿元。
蜂巢基金认为,近期长期限摊余成本法债基的热销主要由机构投资者积极配置推动。摊余成本法债基缺少交易性资本利得的机会,投资人通过其购买行为完成择时,这一特性决定了产品成立时点非常关键。债市经历前期调整后已迎来较佳配置时点,为资金入场提供了机会。另外,采取摊余成本法估值的基金以买入债券时的实际利率摊销,净值波动主要由融资成本变化造成,能够较好地平滑收益,适合对利润波动容忍度较低的机构投资者。
华南一家公募固定收益部总监坦言,近1个月以来摊余成本法债基快速升温,主要是此前积压的配置需求集中爆发。“今年1月,部分基金公司接到窗口指导,摊余成本法债基募集规模被限制在80亿之内。叠加债券收益率下降,机构配置热情有所降低,此后几个月摊余成本法债券基金的发行大幅降温。近期摊余成本法定开债基加速获批,加上债市再迎配置时点,该类产品再次成为亮点。”
“在资管产品净值化转型和市场流动性宽裕的背景下,货基与银行理财收益持续下行,摊余成本法定开债基成为银行自营、保险资管等投资者解决‘配置焦虑’的良方。我们公司一只摊余成本法定开债基于近日成立,认购资金大多来自机构。”上述华南公募固定收益部总监补充道。
蜂巢基金表示,摊余成本法定开债基拥有200%的杠杆操作空间,对管理人的合理建仓、一二级拿券的资源调配能力要求较高,因此,资源调配能力和融资能力较强的管理人更受青睐。
基金公司加快布局
一日10只新品上架
业内普遍看好摊余成本法债基的发展前景,基金公司也快马加鞭布局。
仅7月20日,就有易方达基金、中欧基金、中金基金、长信基金、英大基金、国金基金、东方红资管、上银基金、蜂巢基金和华富基金等公司旗下10只产品齐齐启动发行。本周,基金新发市场还将迎来华润元大基金、西部利得基金、太平基金、嘉合基金、德邦基金等多家公司旗下摊余成本法债基新品。
证监会截至7月10日的数据显示,目前尚有多只摊余成本法定开债基待批,如鑫元安硕66个月、交银施罗德裕远88个月、新华新享惠融88个月、浦银安盛普华66个月等。
不过,业内人士坦言,该类产品规模快速扩张后可能也隐藏着风险。
蜂巢基金表示,摊余成本法债基主要风险来自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涉及投资品种,如投资信用债的情形,如果所投债券的发行人信用状况发生恶化,摊余成本法债基投资人或面临损失。因此,目前摊余成本法债基的合同中都有类似的允许发行人信用状况恶化时管理人可以将债券卖出的豁免条款。流动性风险则主要涉及杠杆问题,管理人为提高产品收益,可能选择较高的杠杆率融资买入期限和封闭期相同的债券,而融资买入的债券在持有期间不得卖出,流动性的维持主要来自管理人的正回购融资能力。这意味着如果杠杆资金成本过高,会对产品净值造成负面影响。
业内普遍认为,在打破刚兑之后,净值化管理会成为主流,盈利稳定的摊余成本法债基会持续迎合保险、银行资管等仍有基金净值稳定需求的机构投资者配置需要。
本文源自证券时报